《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ID:37908953

大小:36.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2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解决乘加、乘减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学会解答此类实际问题。2、在解题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用乘加、乘减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思考、分析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谈话:夏季里,桃园里的桃子成熟了,(课件出示情境图)看,又大又红的桃子多诱

2、人呀!想去摘吗?不过,茄子老师说了,要回答对他的问题才能摘,请看(课件出示)问题1:大猴采了3筐桃子,每筐12个,一共采了多少个?指名列式解答:12×3=36(个)【奖励一个桃子贴纸】  问题2:大猴采了36个桃子,小猴采了6个,它们一共采了多少个?  指名列式解答:36+6=42(个)【奖励一个桃子贴纸】  二、进入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谈话:你们的表现真好,那我们进入桃园看看吧。(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2)提问: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在学生回答时板贴:大猴:3筐,每筐12个。 

3、 小猴:6个。  (3)提问:你想提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指名回答。  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有选择地板书问题:  ①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  ②大猴比小猴多采了多少个?  (4)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么解决这些问题有信心吗?怎样求出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  ①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列式计算在练习本上,再把你的想法悄悄告诉你的同桌。  ②学生汇报,师板书:12×3=36(个)  36+6=42(个)  (5)提问:你先算的是什么?你是怎样想到先算大猴采多少个的?学生独立思考,后反馈,想法可能有:

4、  ①要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就要把大猴采的个数与小猴采的个数合起来。可大猴采的个数题目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因此,必须先把大猴采的个数算出来,然后把得到的数与小猴采的个数合起来。  ②知道了大猴采3筐,每筐12个,就能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个,再把大猴采的和小猴采的合起来。  只要说得对,师都给予鼓励。  师:我们再来回忆下小朋友的两种方法。(课件出示,齐读,师相机板贴从问题想起,从条件想起。)  (6)集体口答:两只猴一共采了42个。  2、教学“试一试”。  (1)谈话:要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你会计算吗?先

5、独立计算,算好后把你的想法和计算方法与同桌交流。  (2)指名说出自己的算式,师板书:12×3=36(个)  36-6=30(个)  (3)提问:先算什么?你是怎么想到先算大猴采的个数的?  (4)齐口答。  3、反思。  (1)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后在班内交流:两道题都是先算大猴采了多少个,用乘法计算。第一题是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用加法计算;第二题是求大猴比小猴多采了多少个,用减法计算。这两道题目都是分几步完成的?(两步)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6、(板书课题并齐读。)  (2)讲述: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从问题出发寻找条件,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也可以从条件想起,确定先算什么。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思考。刚才,小朋友顺利完成了茄子老师的问题,接下来,老师想要考考你们是不是真的掌握了,可以勇敢接受挑战吗?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星期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公园游玩,这时,他们来到了门口,看到了什么?(他们看到成人:15元,儿童:5元)  师:这表示什么意思?(这说明一个大人进公园需要15元,一个儿童需要5元。

7、)  师:那他们一共要付多少元呢?几个人呢?(引导学生说出2个大人和1个儿童)  请学生试着在自备本上列好算式,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步表示的含义。  指名交流,师相机出示:15×2=30(元)  30+5=35(元)  提问:第一步算的是什么?你是怎么想到先算大人的票价的?(引导学生说说是从条件想起还是从问题想起。)齐口答。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情境图,师: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有4行树苗,每行14棵,已经浇了38棵,求还有多少棵没有浇。)  师:你准备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说说

8、是从条件想起还是从问题想起。)  请学生独立完成在自备本上。  指名交流反馈,师相机出示:14×4=56(棵)  56-38=18(棵)  师:第一步算的是什么?第二步算的是什么?齐口答。  小结:通过学习,小朋友都知道了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既可以从问题想起,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如果有条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应该先求出来;也可以从条件想起,思考这两个条件可以先求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