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学情分析参考表单

单元学情分析参考表单

ID:37819494

大小:16.2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31

单元学情分析参考表单_第1页
单元学情分析参考表单_第2页
单元学情分析参考表单_第3页
资源描述:

《单元学情分析参考表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元学情分析参考表单基本信息姓名:程菲菲性别:女年龄:34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学一级教龄:14职务:中学教师所任学科:化学教材版本:人教版单元名称: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专题)第四课《化学式与化合价》学情分析对本学科的情感态度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特有的“语言”,它能准确、简练的表达化学含义,是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相联系的桥梁。对于初中生来说,化学用语知识是化学学习启蒙阶段的关键内容。学生只有较好的掌握,才能正确地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进而进行一系列化学思维活动。(1)多数初中生对化学用语知识的学习存在

2、一定的误区,学习效率有待提高。学生认同化学用语知识的重要性,但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兴趣也不高。   (2)初中生化学用语知识学习的整体水平还需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通过测试结果分析可知大多数学生在化学符号识记书写、内涵理解、符号思维运用三个重要方面的学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3)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化学用语知识学习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识记策略、建构的知识层级不同,以致在把握化学符号内涵,运用化学符号思维解决问题上存在较大差异。  学生已经学到的与新知识相关的知识学生在学习化学用语知识前,已

3、经对微观的物质世界有了一定认识,分子、原子以及原子的结构、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这些对于化学用语的学习有了一定帮助,理解了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有助于进一步用符号来表示。学生已有知识中,可能缺乏对学习新知起支撑作用的知识,或存在会起干扰或混淆作用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以及建立三者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于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学生学习最大的困难是化学符号和具体的宏观物质与微观物质不能产生联系。宏观表征是指对物质所进行的外在可观察的

4、现象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反映,在化学学科中具体指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外在表现。当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学生通过观察木炭可感知木炭是黑色的固体,氧气是无色气体;通过闻氧气的气味得出氧气是没有气味的,同时,通过实验知道木炭燃烧是需要氧气的;通过观察发光的实验现象以及触摸瓶壁得出木炭燃烧放出热量,从而完成一系列的直观感知,形成对物质的宏观表征的认识。宏观表征的难度不大且有记忆再现性。微观表征是不能直接被观察到的,主要指物质的微观组成和结构、微观粒子的运动及相互作用等微观属性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反映。学生微观表

5、征的形成,需要通过想象来完成,而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想象力,所以教师通过模型展示、多媒体演示或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作比喻等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讲原子的构成时,可将原子核比作是放在十层大楼的一个小枣,电子在大楼的空间里不停的运动。凭此帮助学生理解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符号表征:是指由拉丁文和英文字母组成的符号和图形符号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反映。它属于人们认识的第二信号系统,间接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因而符号表征的学习比较困难。符号表征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这种符号虽然简洁,但是内涵丰富。例如:“CO2”既有宏观意义:表

6、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又有微观意义: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等。符号表征不仅是化学学习的一种,也是将宏观表征和微观表征联系起来的桥梁。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化学用语的中介作用。学生的学习期待化学用语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思维工具,也是化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等内容是化学启蒙学习的核心知识,也是化学学习的分化点。之前几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还是有着浓厚的兴趣的(前面的学习中有

7、很多的化学实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还是很努力想要把化学学好。可是,这部分化学用语的学习内容就变得不是那么吸引他们,而且宏观和微观的认识也是难点,所以教师应该充分的去备学生,想尽办法从枯燥的知识中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抓住学生。前测对教学的启示在教学前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其实教师在教学前对学生学习情况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针对学生情况调整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

8、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上课前,我认真地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应用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上可能有的反应做了充分的反思。经过课前的反思与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