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转型大资管挑战重重

pe转型大资管挑战重重

ID:37179456

大小:24.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1

pe转型大资管挑战重重_第1页
pe转型大资管挑战重重_第2页
pe转型大资管挑战重重_第3页
资源描述:

《pe转型大资管挑战重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股权投资www.souqian.com/guquan/  PE转型大资管挑战重重  向大资管转型,已经成为深陷行业寒冬PE的方向,而资金紧缺的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是PE转型最直接的切入点。  记者了解到,深圳多家PE有开展房地产基金业务的计划。此前PE龙头九鼎投资亦计划成立大规模的债权基金。  “只要是有这个能力,大家都在谋求新的增长点。”深圳君盛投资董事长廖梓君昨日对本报记者如是称。亦有业内人士分析,PE资金、团队、品牌都较薄弱,真正有能力发展大资管业务的,只是其中极少数。而转型的效果,需要在两三年以后才能显现出来

2、。  转型大资管  近日,北京国民信和投资基金(下称“国民信和”)通过券商资管发行了一款名为“聚信汇富一号”的定向资产管理计划,通过民生银行以委托贷款的形式定向投资于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项目。  这并非是PE“改行”的唯一案例。廖梓君对本报记者称,公司也正在尝试开展传统股权投资之外的业务,并从今年初就开始筹建业务团队。  而这只是PE行业转型大资管的一个缩影。“IPO暂停已经一年多了,股权投资的节奏被打乱之后,只要是有实力的,都会往大资管方面转型。”廖梓君说。  今年以来,PE行业募、投、退仍极为艰难。据清

3、科研究中心统计,今年上半年PE行业募资额为78亿美元,与去年相比下降了57.6%。投资案例为516例,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5.2%,仅相当于2011年的30%左右。退出方面,今年上半年通过IPO退出的案例为13例,而去年同期是174例。  基石资本亦称,拟尝试做一款固定收益的房地产基金。而此前股权投资一路高歌猛进的九鼎投资,也计划成立一只首期10亿元、总规模100亿元的债权基金。  而部分PE则将目光瞄准了公募基金。去年6月,红塔红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得证监会的公募基金管理牌照,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以26%的持股比例,成为其第二大

4、股东,成为国内首家参股公募基金公司的创投机构。此外,新沃资本全资子公司新沃投资等多家机构,已在中国基金行业协会完成备案,并有公募基金公司的计划。  青睐固定收益搜钱网www.souqian.com/3股权投资www.souqian.com/guquan/  除了应对行业低谷的不利影响,一些PE也努力挖掘新的业务潜力。基石资本合伙人陈延立称,固定收益市场规模庞大,且公司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客户资源,已经有一定的现实需求,开发固定收益产品是以往产业链的延伸,能够和股权投资产生协同效应。  并购基金之外,急需资金的房地产业和地方融资平台

5、,便成为PE转型的最好切入点。  国民信和官网信息显示,其已完成的7个投资项目中,有5个即为房地产投资。廖梓君也称,其新业务团队,主要是从事房地产基金业务。而PE开展的此类业务,多为固定收益投资。国民信和上述牙克石项目即为委托贷款+券商资管模式,通过齐鲁证券资管发行资管计划,最后由民生银行发放委托贷款,收益为6.5%~9%。  上述基石资本房地产基金则为夹层基金。其董事长张维此前称,该基金部分资金做股权投资,另一部分则名股实债,约定一定期限后退出;另一部分则纯粹是债务融资。  廖梓君称,相对于股权投资,房地产基金等固定收益投资

6、风险低,投资期限相对也比较短,但能否成功则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有没有专业的团队,二是有没有募集低成本资金的能力。  目前地产基金的收益在10%~15%,给LP的回报一般在9%~10%。而另一种则进行委托贷款,收益略高,今年5月,南京一家PE就以15%的年化利率,向上市公司大元股份(600146.SH)发放了1.1亿元一年期委托贷款。  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值管理是PE转型大资管的另一方向。茂信投资合伙人张颖就认为,证监会正着手新股发行改革,未来新股锁定期可能被延长。在此情况下,将会有市值管理的业务出现。“市值管理不是短期行为,

7、所以应多关注二级市场,做到一二级的联动,这是我们在大资管方向下可以考虑的情况。”张颖说。  但PE开展市值管理业务并非易事。在深圳某PE高层看来,市值管理主要是在二级市场,无论是业务模式,还是专业团队,与PE过去的业务有很大不同,与公募基金的业务比较接近,PE不一定具备这样的能力。  挑战重重  随着越来越多的PE试图向大资管转型。在业内人士看来,迎来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并非所有PE都有机会分得一杯羹。  在英菲尼迪董事总经理赵丽梅看来,单就PE本身而言,真正能进入大资管阶段的,在国内最多不会超过10家机构,而绝大多

8、数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从数量上来讲,我估计这个比例不会超过百分之个位数。”她说。  “在现有的PE中,可能最多只有20%能浮出来,能走到最后的就更少。”廖梓君亦持同样看法,目前行业仍未走出寒冬,很多PE可能会在这一轮行业低谷中消失,有能力往大资管方向发展的,只有部分前期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