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_试卷习题__5 第五单元检测卷

八下语文_试卷习题__5 第五单元检测卷

ID:37158176

大小:1.10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9

上传者:U-2437
八下语文_试卷习题__5 第五单元检测卷_第1页
八下语文_试卷习题__5 第五单元检测卷_第2页
八下语文_试卷习题__5 第五单元检测卷_第3页
八下语文_试卷习题__5 第五单元检测卷_第4页
八下语文_试卷习题__5 第五单元检测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下语文_试卷习题__5 第五单元检测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五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题序一二三总分得分一、积累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寒噤(jìn)  推搡(sǎng)  演绎(yì)   目眩神迷(xuàn)B.迂回(yú)沟壑(hè)矗立(chù)怒不可遏(è)C.蠕动(rú)蜿蜒(wān)穹顶(qiónɡ)纷至沓来(tā)D.敦实(dūn)翌日(lì)虔诚(qián)接踵而至(zhǒnɡ)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告诫   曼延   前呼后拥   名副其实B.妩媚驰聘漫不经心和颜悦色C.恭顺腑瞰风云变幻震耳欲聋D.轻盈陡峭瞬息万变五彩斑斓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1)我不由得暗暗______自己:再也不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2)他不禁又沉浸在那个一直______在脑海里的美丽梦境中。(3)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______了山的心灵。A.训诫  缭绕  贴紧      B.告诫  萦绕  贴近C.训诫缭绕贴近D.告诫萦绕贴紧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未来5年,我国出境游客数量将达到5亿人次左右,周边国家将率先受益。B.好的经验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落实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和引导,防止不被用歪了。C.今年春季的降雨量与往年相比减少了一倍多,抗旱保苗成为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D.一代一代传承的好门风,能让我们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里找到真正的人生价值。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A.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B.我们拾级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踞苍穹。C.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D.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6.填入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蜿蜒曲折的沙底小河,顺着山脚涓涓地流着,______,______,______,随着微风和涟漪的荡漾,宛如天真的孩子在欢笑。第7页共7页 ①那澄清的河水,泛起花纹般的微波②花纹般的微波,在那澄清的河水上泛起③水面可见来往穿梭般游逛的一群群小鱼儿④一群群小鱼儿,来来往往穿梭般地游逛⑤嫩绿的杨柳,被夕阳倒映在水里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7.诗词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1)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知困,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3)李白的《送友人》中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2分)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文字,出自苏联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人公____________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了一个无产阶级战士。9.综合性学习。(6分)学校为弘扬传统文化举办了一次书画展,其中有一幅丰子恺的画(如右图)特别引人注目。请欣赏这幅画,并按要求作答。(6分)(1)请描述画面主要内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说说你对这幅画主题的理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4分)(一)阅读《壶口瀑布》选段,完成题目。(14分)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旋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第7页共7页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10.作者在枯水期观壶口瀑布的感受如何?又是怎样表现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着力描摹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的壶口,又说它“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的句子。(3分)“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纵观全文,文章绝大部分是围绕着水来写的,而选文第三自然段却写脚下的石头,请问这样写是何道理?(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2分)观秦兵马俑①车驶过秦始皇陵,骊山巍峨,扑人眉宇。一个高高的土丘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石榴树,田地里长满了青青的蔬菜,间或能看到青翠茁壮、逗人喜爱的麦苗。②西安是一个最容易让人发思古幽情的地方。看到半坡,自然就想到了蒙昧远古的祖先,想到汉族公认的始祖轩辕黄帝。骊山当然让我想到周幽王和骊姬,始皇陵里埋着妇孺皆知的秦始皇第7页共7页 ,而茂陵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陵墓。至于唐代,那遗迹更是到处可见。抬头一看,低头一想,无一不让你想到唐诗辉煌的黄金时代,想到那些显赫的诗人与脍炙人口的诗句。走过灞桥,我怎会不想到当年折柳赠别的名句和真挚不舍的友情呢?一看到终南山,那“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吟咏之声,就在我耳边响起。一走过渭水,那“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诗句马上把我带到了长安的深秋中,凉意袭人。而“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把春雨中千树万树枝头滴着红雨的杏花带到我眼前,湿意阵阵。大明宫“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①”,我仿佛亲眼看到当年世界首都长安的情景,大街上熙熙攘攘,在黄皮肤的人群中夹杂着不少或白或黑、衣着怪异、语言奇特的外国学者、商人、僧侣、外交官……③总之,在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我眼前幻影迷离,心头忆念零乱,耳旁响着、嘴里吟着美妙的诗句,纵横八百里,上下数千年,浮想联翩,心潮腾涌。我既愉快,又怅惘;既兴奋,又冷静,中间还夹杂一点似乎是骄傲的意味。④就这样,转眼之间,我们到了秦兵马俑馆。⑤我们先参观了大厅旁边的一间小厅。中间陈列着一辆铜车、四匹铜马。四匹铜马神采奕奕,仿佛正在努力拉着铜车奔驰。一个铜军官坐在车上,驾着这四匹马。看到这样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人们都不禁啧啧称叹,我心中那一点骄傲的意味不由得浓烈起来了。⑥走进大厅,那真是硕大无比,目测至少有几个足球场大。站在栏杆旁边向下面的大坑里望去,那兵俑和马俑都成排成行地站在那里。将军俑、铠甲武士俑、骑马俑等等,好像都聚精会神地站在那里,静候命令,一个个秩序井然,纪律严明,身体笔直,纹丝不动。兵俑中间间杂着一些马俑,也都严肃整齐,伫立待命。我原以为,这些兵俑都是一个模子里塑制出来的,千篇一律。但是仔细一看才发现,他们的面部表情几乎都不相同:有的像是在微笑,有的像是在说话,有的光着下颌,有的留着胡子,个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没有发现一个愁眉苦脸的。我简直难以想象当年的艺术家是怎样塑制这些兵马俑的。这不叫它是宇宙间一大奇迹又叫它什么呢?⑦我的思潮又腾涌起来,眼前幻象浮动,心头波浪翻滚。我仿佛看到前排坑道里的兵俑和马俑一齐跳动起来。兵俑跑在前面,马俑紧紧地跟在后面,有的兵俑骑上马俑,他们都在将军俑的率领下,奋勇前进。后排坑道里那些还没被完全挖出来的兵俑和马俑,有的只露出了头,有的露出了半身,有的直着身子,有的歪着身子,也都在那里活动起来。那高低不平的地面此时在我眼中忽然变成了海浪,汹涌澎湃。兵俑和马俑正从海浪中挣扎出来,奋勇地向前奔去。他们一飞出大厅,看到河山大地花团锦簇,人们意气风发,都大为惊诧与兴奋。他们边说边飞,浩浩荡荡,飞向骊山,飞向天空。⑧这八百里秦川可真是一块宝地啊!几千年来,我们多少代人在这里胼手胝足②,辛勤耕耘,才收拾出如今这样的锦绣河山。现在在秦俑馆内,外国朋友,男女老幼,穿着五光十色的衣服,说着稀奇古怪的语言,其数目远超过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那油然而生的骄傲感与幸福感,现在更加浓烈起来了。⑨我依依不舍地离开秦俑馆。此时天色渐晚,骊山山顶隐入薄薄的暮霭中,周围一片宁静。那浩浩荡荡的兵马俑队伍大概已经飞越了骊山,伴随我的心飞掠那八百里秦川。(摘自《季羡林散文选》,有删改)【注】①冕旒(miǎnliú):这里代指古代帝王。②胼手胝足:手脚上因劳作而结满了老茧。14.通读全文,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3分)游踪所见(所想)所感(1)      丰富的历史遗迹,灿烂的诗歌文化似乎有一点骄傲的意味秦兵马俑馆小厅(2)骄傲的意味浓烈起来了秦兵马俑馆大厅规模宏大,形态各异,飞奔向前(3)第7页共7页 15.简要分析第④段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文章标题为《观秦兵马俑》,但作者为何一开始详写了车行途中的所见所感,而并没有直接写“观秦兵马俑”?请结合文章主旨做简要阐释。(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文章第①段的景物描写为全文定下了充满活力、兴奋昂扬的情感基调。B.第②段末尾的省略号隐含的意思是:在西安,引发思古幽情的历史遗迹与脍炙人口的诗歌还有很多。C.第⑥段末尾画线句强调的意思是“不知道到底要怎么称呼、评价那些兵马俑才恰当”。D.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与第②段画线诗句表达的意境是不同的。(三)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3分)不识自家曩有愚者,常于户外县①履②为志③。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④,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妻见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无履,非吾室。”妻曰:“汝何以不识吾?”愚者审视之,乃悟⑤。【注】①县:通“悬”,悬挂。②履:鞋。③志:标志。④暮:傍晚。⑤悟:明白,恍然大悟。18.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一日出户,及午(到)     B.至薄暮(迫近)C.是汝家(判断词)D.乃悟(才)19.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A.愚者审视之B.然则天下之事(《河中石兽》)C.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D.妻见之2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愚者审视之,乃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愚者”之所以“徘徊不进”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22.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卜算子·咏梅》,回答问题。(5分)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3.“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3分)第7页共7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词人托物言志,借助梅花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品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习作展示(50分)25.请以《难忘____________之旅》为题,写一篇游记。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严禁抄袭,写出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答案第五单元检测卷1.A(B.yú—yū;C.tā—tà;D.lì—yì)2.D(A.曼—蔓;B.聘—骋;C.腑—俯)3.D4.D(A.前后矛盾,删去“左右”;B.否定不当,去掉“不”;C.搭配不当,“减少”不能用倍数,将“一倍多”改为“一半”)5.B 6.C7.(1)然后能自反也 然后能自强也 (2)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3)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保尔)9.(1)天空中挂着一弯残月,在田岸旁两棵杨柳静静伫立,柳条随风飘荡,两个农人,戴着草帽,在田间劳作。在图画的右上角,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题名和作者丰子恺的署名。(2)以“杨柳岸晓风残月”为题,但作者不画古装而画现代装,通过描绘残月夜,杨柳岸农民的田间劳作,体现了农民的辛劳,表现了丰子恺对普通民众的关心。10.感受:雄伟、壮阔,既壮美又优美,刚柔并济。表现:上游的水势;龙槽的水势;河水的力量。11.作者写黄河并不仅仅将它作为黄河来写,更是赋予它情感,将它当作人来写。12.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黄河坚忍刚强、一往无前的气势。13.用石头来衬托水与命运抗争的意志力之坚强。14.(1)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 (2)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 (3)油然而生的骄傲感与幸福感更加浓烈15.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在驶向秦俑馆路上的情形,引出下文对秦兵马俑的所见所感。16.先写车行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了作者内心的激动与崇敬,渲染了肃穆、庄严的气氛,由所见所感引出下文对秦俑的描写,能更好地表达作者对秦俑文化的骄傲和自豪,情感逐步加深。第7页共7页 17.C(画线句强调的是兵马俑给人的震撼,是宇宙间的一大奇迹)18.C(是:这)19.B(B项中的“之”为结构助词,的。其他三项中“之”为代词)20.(1)愚蠢的人回来了,(他)没有看见鞋子,惊讶地说:“我家搬迁了吗?”(2)愚蠢的人仔细观察他的妻子,才明白(原来真是自己的家)。21.不见履22.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拘泥于现状,不懂得变通的人。【译文】从前有个愚蠢的人,经常在门外悬挂鞋子作为标志。一天他出门,到了中午,忽然下起暴雨。他的妻子把鞋子收了进来。到了接近傍晚的时候,愚蠢的人回来了,(他)没有看见鞋子,惊讶地说:“我家搬迁了吗?”他来回走动却不进去。他的妻子看见了他,说:“这是你的家,为什么不进屋呢?”愚蠢的人说:“门口没有挂鞋子,这就不是我家。”妻子说:“你难道不认识我了?”愚蠢的人仔细观察他的妻子,才明白(原来真是自己的家)。23.“碾”原指将东西压碎、压平,在这里指梅花落地之后与泥土混合之后的情景。表现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描绘出梅花悲惨至极的图景。24.性格孤高,绝不与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25.略。第7页共7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