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

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

ID:36881660

大小:1.31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5-10

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_第1页
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_第2页
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_第3页
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_第4页
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_第5页
资源描述:

《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弗洛伊德许可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史家波林曾写道:“谁想在今后三个世纪内写出一部心理学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名字,那就不可能自诩是一部完整的心理学通史了。”不止在心理学,对于整个西方社会历史,弗洛伊德也是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他的《梦的解析》一书,曾被誉为「改变人类历史的书」之一。他在心理学史至于整个西方社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乃是毋庸置疑的。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Freud,Sigmund1856~1939)生平著作主要理论评价应用家族生平1、1856年5月6日

2、生于奥地利,4岁时全家移居维也纳。在那里生活了将近80年。2、17岁那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可是他足足花了近8年的时间,才学完4年的医学和科学研究课程。3、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并因重整旗鼓问题而开始私人营业。1882年弗洛伊德与马莎﹒伯莱斯订了婚,但是直到1886年她们才最后完婚。生有三男三女,女儿安娜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4、1885年从学于沙可。1896除名于医学会。5、从1900年到1910年。在这一段时间内他连续发表《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少女杜拉的故事》和《性学三论》三部重要

3、著作,使弗洛伊德的学说逐步地在世界各地的学术界中发生影响。6、1908年与阿德勒、兰德和荣格努力成立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精神分析小组因自身学术观点的冲突和争论而瓦解。兰德被开除出弗洛伊德圈子,阿德勒于1911年离开,1914年荣格也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7、1909到克拉克大学生讲座受到国际承认。8、1938年不愿离开被纳粹占领的维也纳9、1939年12月23日,死于伦敦。弗洛伊德的著作《梦的解析》(1900年)《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1901年)《性学三论》《少女杜拉的故事》(1905年)《精神

4、分析引论》(1910)《图腾与禁忌》(1913)《超越快乐原则》(1920)《自我与本我》(1923)《文明及其缺陷》(1930)主要理论概述意识与无意识本能人格结构自我防御机制力比多理论人格发展与心理性欲一意识与无意识意识,认识自己、环境,注意焦点的心理过程。前意识,介于两者之间,属于意识的一部分,虽然此时此刻想不起来,但集中注意、认真回忆还是可以回忆起来的。无意识,不被自己所意识到,由于社会标准的制约而被压抑的欲望。(如癔病的发作)前意识,指无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是无

5、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中介环节。无意识很难或根本不能直接进入意识,前意识则可能进入意识,所以从前意识到意识尽管有界限,但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前意识处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担负着“稽察者”的任务,不准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侵入意识之中。但是,当前意识丧失警惕时,有时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无意识,是指那些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能变为意识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正是所谓“冰山理论”:人的意识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却对其余

6、部分产生影响(无意识)。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主动地对人的性格和行为施加压力和影响。弗洛伊德在探究人的精神领域时运用了决定论的原则,认为事出必因。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如做梦、口误和笔误,都是由大脑中潜在原因决定的,只不过是以一种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他与弗洛伊德同期的著名精神分析学者对潜意识有一些不同于弗洛伊德的看法,例如荣格把潜意识分为个人潜意识及集体潜意识;阿德勒就觉得潜意识中最核心的不是弗洛伊德提出的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而是自卑感与优越感。比较后期的精神分析学者弗罗姆就提出了社会

7、潜意识。使精神分析学更全面。集体无意识是心灵的一部分,它有别于个  体潜意识,就是由于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  样来自个人的经验,因此不是个人习得的  东西。个人意识主要是这样一些内容,它  们曾经一度是意识的,但因被遗忘或压抑,  从意识中消逝了。至于集体无意识的内容  则从来没有在意识里出现过,因而不是由  个体习得的,是完全通过遗传而存在的。  个体潜意识的内容大部分是情结,集体无  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二本能及其特征生之本能。产生多种多样的机体本能,包括性爱本能,它们是为数很多,最初互不依

8、赖在较晚期才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综合体,每一种生之本能的目的都在于使个别器官得到享受,它们结合起来,起着保存存种族生存的力量。死之本能。表现为残忍、攻击、自杀、杀人甚至体育运动和战争毁灭,它是受人类死之本能的欲望所驱使。死之本能的结局,必然是使有机体的自然界变为无机体,使生命变为死亡。弗洛伊德还指出,生存本能可以使死之本能转向,由指向自己转变为指向别人,于是变而为攻击别人的形式。三人格的结构本我与无意识相一致,包括性欲和攻击本能,也包括无价值判断,追求实时满足和缓解紧张,它服从快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