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牛海绵状脑病》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4牛海绵状脑病(BovineSpongifornEncephalopathy,BSE)1、前言牛海绵状脑病(BovineSpongifornEncephalopathy,BSE)俗称疯牛病,它是一种类似脑病毒感染的传染病,以潜伏期长,病情逐渐加重,终归死亡为特征,本病死亡率很高。首先发现的人类朊病毒疾病是库鲁病,在动物中最早发现的是羊瘙痒病。1985年4月发现,1986年11月将该病定名为BSE。动物及人的各种朊病毒病:牛疯牛病羊羊瘙痒症貂貂传染性脑病猫猫海绵状脑病偶蹄动物偶蹄动物脑病人克雅病人新变异型克雅病人致死性家族遗传性失眠症人格施谢三症由于此病迄今尚无法治疗,
2、又有传染给人之可能性,使人得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中枢神经退化病———新型克雅病(NewVarientCreutzfeldt-Jakobdisease,NV-CJD),因此,疯牛病不仅对经济造成严重损失,而且引起了全球对疯牛病的恐慌。2、病原学朊病毒(Prion,有人译为朊粒或朊蛋白)是一种特殊传染因子,它不同于一般病毒,也不同于类病毒,它没有核酸,而是一种特殊的糖蛋白。用PrP代表(Pr代表Prion,P代表Protein)。PrPPrPc:是正常细胞具有的,对蛋白酶敏感,易被其消化降解,存在于细胞表面,无感染性。PrPsc:当结构异常时,就成为另一类有致病性PrP,对蛋白
3、酶K有一定抵抗力。prpc与prpsc的对比:prpcprpsc氨基酸结构相同,a-螺旋较多相同,β-片层较多核酸无无蛋白酶无抵抗力有抵抗力致病性无有抵抗力生物学特性:朊病毒是一种有两种结构型,一种是prpc,正常情况下存在于细胞表面,无感染性,可被蛋白酶K消化降解,可溶于去垢剂。当蛋白结构由α螺旋变构成β片层结构时,具有了致病性,称prpsc,而不被蛋白酶分解,不溶于去垢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一种称为x蛋白的物质参与了这种转变,当prpc与prpsc的第96~167位氨基酸结合,同时prpscC端残基再与x蛋白结合,这时促使prpc变构成prp
4、sc。3、流行病学传染源含有被朊病毒污染的肉骨粉传播途径主要经过消化道而传染易感动物易感动物有牛、羊、猪、羚羊等流行特点无明显季节性,潜伏期长BSE患牛的比例:高比例低比例奶牛群哺乳牛群牛群大牛群小小牛牛大最近,美国和冰岛的科学家对BSE蔓延又有新解释,他们认为,BSE的传播与生活在农场干草中的螨虫有关。4、临床症状BSE和痒病在临诊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最大的区别是BSE很少出现搔痒症状。神经症状可分为三个类型。一型通常出现恐惧、暴怒和神经质二型3%的病例姿势和运动异常,后肢共济失调、颤抖和倒下三型90%的病例有感觉异常,触觉和听觉减退惊恐不安,有攻击性恐惧不安,狂奔5
5、、病理变化牛海绵状脑病无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也无生物学和血液学异常变化。典型的组织病理学和分子学变化都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牛海绵状脑病有三个典型的非炎性病理变化:病理变化(1)星型细胞肥大常伴随于空泡的形成(2)牛海绵状脑病存在淀粉样病变,但不多见(3)出现双边对称的神经空泡神经纤维网空泡核浓缩运动神经障碍脑组织分子病理学变化:除了痒病家族应有特征性组织病理变化外,牛脑组织提取液中还含有大量的异常纤维(SAF),可用电镜负染技术观察到,这对牛感染牛海绵状脑病的确诊非常重要。6、诊断机体感染BSE后既无任何炎症,也不产生免疫应答,所以该病至今尚无血清学诊断方法,病牛的血液
6、生化指标也无显著异常。因此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组织病理学进行初诊,通过死后脑组织采样,检测SAF以确诊BSE。6.1病理学方法病理组织解剖及动物传递传染实验多用于发病后期及死后诊断,用任何新方法做出的阳性结果均需用此方法作以最终判定。6.1.1组织病理学方法是对BSE感染的脑超薄切片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从而确诊BSE疾病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检查一般是在疾病发展的后期进行,难以实现BSE的活体检测。6.1.2动物试验动物试验检测方法主要通过用怀疑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变组织提取物注射到易感动物体内,通过观察易感动物的症状来诊断PrPsc。同种动物间的传播效率最高
7、,而不同种动物间的传播具有种属屏障。6.2免疫学检测6.2.1WesternblotWesternblot是现在常用的蛋白质检测方法。主要原理是PrPsc在蛋白酶K作用下产生PrP27230,而PrPc会被完全消化,用antiPrP27230抗血清与PrP27230进行免疫反应即可检测出。由于样品需要蛋白酶K预处理,则不可避免地造成PrPsc和少量PrPc降解,影响了该法的敏感性。6.2.2ELISA此法是在westernblot基础上建立的。进行检测时,由于经蛋白酶K处理后,PrPsc转变生成PrP27230,后者吸附于塑料表面,免疫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