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282902
大小:472.0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5-07
《现代文阅读暑假成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文阅读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理解B鉴赏评价E分析综合C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7.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8.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9.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文学作品阅读命题的角度集中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理解文章的主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都是从理解文章的主旨角度设置的考查目标,②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中的含义,即写什么。③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即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后一类结合原文信息和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解答。这三种类型的题都应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词句、语段再作答。④审美鉴赏性试题,审美鉴赏性试题,属于文学评论中的一种,是读者在选定的评论角度对作品作出的观点和看法,阅读者的看法也就是短文赏析的中心论点。这类题型要求能分辨出文章语句段的表现技法,领悟其表达技巧,审视他的艺术效果,把握他的独特风格,进而进行富有个性的鉴赏。一般来说题目只会要求从某个方面(或主题、或构思、或艺术特点等)来进行赏析。写作时只能紧扣一个方面,从某一角度赏
3、析,选准角度,不求面面俱到关键是读懂成考散文阅读的关键在于把握阅读规律,在读懂上下功夫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显现或隐匿在原文中,这是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一个总原则叙事抒情定内容写情抒情说理议事借物抒情粗读散文定文体小说定结构(线索、结构)定中心(文章主旨)精读写景抒情定特点借物抒情托物说理(借物说理、借人说理、借话题说理)审题干,定区位答题抓语词,定重点多联想,定答案怎样读懂1、快速阅读,整体感知(定内容,定文体)写了哪些事,刻画了什么人,描写了什么景物,表达了什么观点圈点勾画关键句速浏览全文,根据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寻找关键词句,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首括句、尾结句,
4、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画龙点晴的句子(抒情议论的句子)。2、仔细研读,理清文脉(定结构、定中心、定特点)散文结构(谋篇布局)的基本形式(1)纵式,即文章层次主要以纵向形式展开。①以时间为序②以作者情感发展脉络为序③以逐层深入的论证为序(2)横式,即文章层次主要以横向形式展开。①以空间为序②以材料性质的分类划分层次(3)合式,即纵横式,指文章层次以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形式展开(4)蒙太奇式,即以内在逻辑顺序拼接画面叙事类:哪些是主体人事,哪些是联想的人事,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比突出或反衬强调)注意环境描写的段落,弄清它们的作用(
5、渲染、烘托、交代背景、推动情节发展、抒发作者情感)抒情类:借助载体(人、事、物)来实现情感的表达简要呈现某一人、物或事——引发感想——联想发散、强化感情——卒章显情收尾※关注作者情感变化论述类:阐述观念(直接提出来,甚至在文题上就会有所体现/先呈现某一人事,再通过简要分析引出)——本论——总收结尾3、审题干、定区位;抓语词、定重点;多联想、定答案1、整体感知2、审清题意3、回扣原文4、上下联系5、分析综合6、组织表达1、整体感知。通观全文,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具体要表达的内容,也就是全文的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同时也是我们的答题思想,在解题过程中起着重要
6、的指导意义。《乡土情节》的行文思路如下:什么是乡土情结——乡土情结的形成——乡土的梦永远追随离乡的人——乡土情结的升华(民族向心力)——乡土之恋不会消失。我们会发现:文章以“什么是乡土情节”开篇点题,围绕“乡土情结”展开论述,以“乡土之恋不会消失”结尾,首尾呼应。这样,22题的A项就是正确的。我们在解答其他题目的过程中应紧紧围绕“乡土情结”这个中心。2、审清题意。就是要分析题干要求,包含几层意思,其中透露了哪些信息。第19题: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4分)从题目要求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以下信息:“童年的烙印”一词可以作为回
7、扣原文的切入点;解答的要点形式应该为名词性结构;“哪些”说明要点至少是两个;“不超过28个字”规定了答题的字数;4分可以作为确定要点数目的一种参考:可能是两个或四个。3、回扣原文。找出题干考查点的出处。从命题的考查层次上看,阅读理解的出题思路一般都很清晰,从分段考查到牵涉到上下几段概括总结,逐步过渡到对于全文内容的把握。从段落上来看,考查一般情况下是从前往后,逐层深入,先分后合。这样一来,为更好地回扣原文找到了一定的思路。第19题出现的“童年的烙印”一词位于第二段最后一句话,我们很容易据此信息回扣原文。4、上下联系。由回扣原文依照的切入点作为参照点进行文意上的上
8、下联系,联系可前可后,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