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模式探究.doc

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模式探究.doc

ID:35974350

大小:10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9

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模式探究.doc_第1页
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模式探究.doc_第2页
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模式探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模式探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模式探究  -一、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理论依据  学习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可以说是将学得的经验改变后运用于新情境。美国心理学家M·L比格指出:“学习的效率,大半依学生们所学材料可能迁移的数量和质量而定。因此,学习迁移是教育最后必须寄托的柱石。”现代教育心理学者更是提出了“为迁移而教”的口号。小学数学上的计算题都是由浅入深有层次地出现,新旧知识递进性较强,合理地利用知识上的正迁移,对培养学生能力,发展知识有着重要意义。  (二)功能目标  1.促进学生在各种新情境、新条件下灵活运用已学的计算知识,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灵活迁移。  2.在学习和

2、运用的过程中发展智力。  (三)适用范围  该模式适用于小学数学计算题的教学。二、操作程序  (一)建立迁移的心向,打下迁移基础  教师应从本节内容出发,指导学生建立相应的知识准备与心理准备。  小学计算题课型的教学中,知识准备有两种:  1.口算。根据课题的内容教师准备形式多样的口算训练。  可采取抢答、自答、互答。可全班进行,也可小组或个人进行。但应注意照顾全面,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  2.提问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定义、规律、计算法则。  心理准备就是明确地告诉学生要用准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给学生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知识的顺利迁移打下基础。  (二)利用迁移规律,总结计算法则  1

3、.指导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正迁移的形成,首先取决于知识间的共同因素。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启发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同点,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  2.抓住新旧知识的本质进行比较、区别。当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后,教师应将两者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抓住本质进行区别,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学生口述计算的思维过程。在教学中让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公布于众,便于大家评议,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计算法则的概括。这是一个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由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踊跃说出计算规律。一个人说不完整,其它同学补充,教师在这个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正确的

4、计算法则。  (三)尝试计算法则,加深知识理解  授课之后,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习题让学生尝试计算法则的运用。通过练习,发现错误,教师及时指导,矫正补缺。  (四)巩固计算法则,教师评估小结  紧扣教学内容,教师把难易适中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时准备难度较大的思考题给掌握较快的学生做。通过集体批改,对普遍性错误及时矫正讲评,提出要求。三、实现条件  (一)对教师的要求  1.旧有的知识和技能是促进正迁移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新课之前,教师要通过前提补偿和思维定向,帮助学生作好迁移前的知识准备、技能准备和心理准备。  2.由于正迁移表现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促进作用,负

5、迁移表现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实践证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增加正迁移的效能。所以教学中应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  3.知识的迁移不是一次完成的。要求教师在深入细致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深刻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挖掘各部分教材、各个例题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因素,有机地安排好整个教学程序,环环紧扣。  (二)对学生的要求  1.原有的计算知识、基本概念等必须灵活掌握、运用。  2.学生应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探索,大胆发现,主动阐述自己的思维过程。  3.掌握计算题的方法后,应努力达到做题速度快,正确率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