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ID:35771697

大小:12.8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7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免疫学发病机制_第1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免疫学发病机制_第2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免疫学发病机制_第3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免疫学发病机制_第4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免疫学发病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摘要】近年ITP发病机制的研究扩展到细胞免疫及血小板生成障碍等方面。细胞免疫及抗血小板抗体介导巨核细胞质量异常在ITP的发病机制中亦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认为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异常及血小板生成障碍参与了的发病过程。ITP【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学发病机制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30%。近年来,特别是儿童时期ITP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关于ITP的发病机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现综述如下。1体液免疫方面1.1自身抗体自身抗

2、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是经典的ITP发病机制。ITP患者产生自身抗体的机制主要包括:①分子模拟与交叉反应。如果外来抗原与机体有相似的抗原表位,即呈分子拟态。人体针对外来抗原产生的抗体既可作用于外来抗原,也可作用于与外来抗原表位分子结构相似的自身抗原,即交叉反应。近些年,感染诱发ITP的可能机制倍受许多学者关注,多数集中于病毒,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HIV、肝炎病毒、人类细小病毒B19等,同样幽门螺杆菌与ITP的关系也受到青睐。感染性因素存在条件下,人体产生的针对外来感染因素的抗体,由于分子拟态可针对自身血小板膜糖蛋白产生交叉

3、反应。②表位扩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过程中,抗原递呈细胞(APC)摄取破坏的组织碎片并将自身抗原的隐蔽表位提呈给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克隆,此现象称为表位扩展。衰老的血小板被树突状细胞摄取后加工促使隐蔽抗原暴露,导致自身淋巴细胞活化并产生抗体。ITP患者的血小板表面结合有自身抗体,这些结合有自身抗体的血小板容易被APC内吞、降解,小板膜表面复合体被降解的过程中可暴露出多种隐匿表位。通过APC呈递激活可以识别这些新表位的T细胞,产生共刺激信号,活化B细胞,导致血小板相关抗体产生。1.2B细胞的过度增值与凋亡减少用荧光免疫标记及

4、流式细胞技术发现ITP患者B淋巴细胞的周期蛋白cyclinD、cyclinA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表达率明显降低。B淋巴细胞的周期蛋白cyclinD、cyclinA具有促进B淋巴细胞从静止期向增殖期过度的作用,因此,大量B淋巴细胞活化、增值,产生血小板抗体增加,从而导致大量的血小板破坏。抗凋亡蛋白Bc-12的过度表达可能通过抑制B淋巴细胞的凋亡,促进B淋巴细胞尤其是自身反应性B淋巴细胞的过度增殖,产生大量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参与ITP的发病。1.3B细胞激活因子(BAFF)BAFF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

5、除具有促进B细胞存活的作用外,在维持生发中心反应、抗体的类型转换、T细胞的活化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2细胞免疫方面2.1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异常活化及T细胞亚群的失调T淋巴细胞的克隆性增生与凋亡异常。在ITP发病初期T淋巴细胞针对血小板表面糖蛋白上多个表位发生反应,产生多克隆增殖,随病程进展仅有那些识别免疫优势表位的致病性T淋巴细胞克隆选择性扩增,通过研究T淋巴细胞的针对血小板表面糖蛋白2个优势表位的2个特殊区域异常,证实在ITP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存在异常活跃的克隆性增生。对ITP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的CD3+T淋巴细胞的

6、基因芯片分析发现,CD3+T淋巴细胞多个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改变,提示T淋巴细胞多条凋亡途径改变。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异常。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近几年研究发现的一种特殊的专职免疫调节细胞,主要通过抑制免疫效应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其免疫功能和抑制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细胞等细胞功能来维持自身免疫平衡。调节性T细胞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都存在数量和功能上的异常。2.2Th1/Th2失衡CD4+辅助T细胞在免疫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调节细胞对抗原的反应来调节免疫系统,防止自身免疫

7、的发生。CD4+T细胞可分为Th1、Th2两个亚群,前者通过分泌IFN-γ、IL-2和TNF-β等,作用于巨噬细胞和细胞毒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后者通过分泌IL-4、5、6、10和IL-13等细胞因子,促进抗体的产生,参与超敏反应。正常情况下Thl/Th2类细胞因子呈动态平衡,一旦发生偏移,则发生免疫紊乱。用双色流式细胞技术通过检测CD195和CD30在ITP外周淋巴细胞的表达,发现ITP患者血液中Th1/Th2明显交对照组增高,给予调节免疫治疗后Th1/Th2明显下降,从而得出ITP是一种Th1细胞占优势的免疫紊乱。张庆国等

8、[14]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0例ITP患者治疗前后IFN-γ、IL-4等水平变化,分析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得出Th1细胞相关因子表达上高,得出Th1与患者疗效密切相关。2.3细胞毒作用ITP患者CD8+T细胞可通过细胞毒作用破坏血小板,后来通过研究得出ITP患者骨髓中CD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