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

ID:35747979

大小:201.0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4-16

上传者:U-998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_第1页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_第2页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_第3页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_第4页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摘要]2009年12月7日-18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贝拉中心(BellaCenter)举行,超过85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出席。会议的主要目的在于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会议在争吵声中最终只达成了一个无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但是《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一、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由于该次会议是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因此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992年,联合国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下简称联合国环发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NationsFrameworkConventiononClimateChange,以下简称《框架公约》,英文缩写UNFCCC)。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截至目前为止,公约已拥有192个缔约方。《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此外,公约还为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就是公约缔约方基于这一基本框架,为妥善解决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举行的。自1995年3月28日首次缔约方大会在柏林举行以来,缔约方每年都召开会议。迄今为止,不包括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在内,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已经召开了14次。2009年12月7日-18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贝拉中心(BellaCenter)举行,超过85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出席。会议的主要目的在于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本次缔约方会议,官员们试图达成一个新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议,并以此作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结束后的后续方案。根据UNFCCC秘书长德波尔的表述,在此次会议上,国际社会需就以下四点达成协议:(1)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额承诺;(2)像中国、印度这样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3)如何资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4)如何管理这笔资金?15 本次缔约方会议的焦点问题主要是“责任共担”。责任首先是“共同的”,各国无论大小、贫富、实力强弱,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对地球的任何一点破坏往往都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因此每个国家都应对保护全球环境承担一份责任。责任同时也是“有区别的”,这符合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公平原则,因为根据国家历史累计排放情况,发达国家所承担的责任应当与它们的社会在历史上和在当前,对地球环境造成的破坏以及压力成正比,所以理应承担比发展中国家更多的责任,这样才有可能促成各国平等协商、通力合作的前提。但是,具体的减排目标,以及资金援助等具体责任如何承担在各国之间还存有争论,如表1-1:表1-1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争论焦点争论焦点美国欧盟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减排目标美国要求中印等发展中排放大国“共进共退”欧盟要求中美行动起来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大幅提高减排目标资金援助美国没有提出一个资金数额欧盟尚未给出具体的资助数额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资助领导地位美国期待恢复领导地位欧盟重申在气候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专家:中国作为大国应积极采取行动碳关税美国拟立法对进口货物征收碳关税欧盟内部对设立碳关税分歧严重中国:坚决反对碳关税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会议在争吵声中最终只达成了一个无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所有对本次会议报以希望的人,对于最终的结果都难掩失望,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不负责任的表现,更是让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未来的出路蒙上了一层阴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8日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在这次讲话中中国向世界做出了这样的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且“减排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证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最后,温总理还强调“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我们言必信、行必果,无论本次会议达成什么成果,都将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甚至超过这个目标而努力。”二、全球节能减排的意义15 气候在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最近100年是过去1000年中最暖的;最近20年是过去100年中最暖的;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了0.4-0.8度。如果人类采取有效措施,变化会放缓慢一些;而如果人类不采取有效措施,变化就会变的很剧烈,而人类也许会无法适应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从而在多方面遭受重大的损失。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科学预测,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到2100年时可能比1990年上升1.4-5.8度,这将是20世纪增温值的2-10倍,可能是近10000年内增温最显著的速率。参见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气候变化2001:综合报告》,第4-21页气候变化问题目前己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气候变化涉及对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改变,另外其对国际安全形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领域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触及各国的根本利益。1、节能减排是防止气温和海平面升高的需要气温的升高,使得全球冰川都处于加速融化阶段。在IPCC的第三份评估报告中,专家曾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度至5.8度,海平面将升高9厘米至88厘米。而在第四份报告中,专家们预测,从现在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幅度可能是1.8度至4度,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厘米至59厘米,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90%可能是人类的活动。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实物证据是,格陵兰岛的冰盖约为260万立方千米,目前正在以每年100至150立方千米的速度消融。IPCC的第四份评估报告的依据是11个国家采用14种气候评估模式进行的58项实验。IPCC在起草第三份评估报告时所依据的科学证据仅有几项实验,但到了第四次评估时明显增加了科学支持,说服力强于第三份报告。对全球大气平均温度、海洋平均温度、冰川和积雪融化的观测以及对全球海平面的测量等已证实,全球气候正在变暖,而人类的活动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导致气候变暖的人类活动主要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要防止气温和海平面的升高,全球都应该采取积极的行动。2、节能减排是稳定国际形势的需要1972年“罗马俱乐部”“罗马俱乐部”是由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等组成的一个非正式国际组织。发表的两份著名报告《增长的极限》和《人类处于转折点》,就对非传统安全的世界环境问题提出了警醒。而随后在1973年爆发的世界石油危机和自然灾害,更进一步验证了罗马俱乐部对此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影响的正确认识。[1]气候的变化使得环境问题成为国际政治的热点。由于各国对全球环境问题产生的历史和现实作用不同,全球环境变化的后果对各国的影响各异,各国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社会经济代价和适应全球环境变化的能力差别很大,由全球环境问题引发的国家利益矛盾错综复杂,有关全球环境国际公约的谈判与博弈成为各国争取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着力点,甚至成为提高国家自身实力优势,抑制他国竞争力的重要工具。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责任承担问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以本次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例,发展中国家对以美国为首“伞形集团”伞形集团是一个区别于传统西方发达国家的阵营划分,用以特指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议题上不同立场的国家利益集团,具体是指除欧盟以外的其他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因为从地图上看,这些国家的分布很像一把“伞”,也象征地球环境“保护伞”,故得此名。不负责任的表现就相当不满15 ,长此以往,并不利于国际形势的稳定,因此,各国积极地采取节能减排行动,尽量消除气候变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3、节能减排是全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频发的极端天气灾害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HurricaneKatrina)在美国的新奥尔良市造成10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2006年夏季超强台风袭击中国闽浙,造成两省104人死亡,经济损失111亿元。农业、水资源和人类居住环境都受到气候进一步变暖的影响。此外,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还是化石能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支撑了19世纪到20世纪近200年来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然而,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人类对其的巨大消耗,使化石能源正在逐渐走向枯竭。据美国地质局估计,全世界最终可采石油储量为3万亿桶。由此推算,世界石油产量的顶峰将在2030年出现。由于剩余储量开采难度增大,石油产量会快速下降。世界煤炭总可采储量大约为8475亿吨。长期来看,尽管世界煤炭可采储量相对稳定,但还是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按当前的消费水平,最多也只能维持200年左右的时间。世界天然气储量大约为177万亿立方米。如果年开采量维持在2.3万亿立方米,则天然气将在80年内枯竭。如果不对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加以改变,总有一天全球都会陷入没有能源驱动的阴影之中。节能减排能够促进新技术的研发,推动新能源的开发,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全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控制气候变化的国际条约现状从1991年的气候谈判一路走来,国际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有关气候变化的国际条约,非政府组织也为温室气体排放限制的国际合作贡献着举足轻重的力量。这些条约按照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可以分为两类:第一、控制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律文件到目前为止,控制气候变化的国际条约有很多,但是真正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并不多,严格意义上应该只包含《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决定等重要法律文件并不是所有的缔约方会议形成的决定性文件都具有法律效力,比如第15次缔约方会议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以及部分缔约国之间的双边或者多边协定。但是,实际上缔约方会议决定以及缔约国之间的双边或者多边协定也是以《框架公约》及其议定书为基础的,是与他们一脉相承的。第二、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条约1、NGO组织NGO,英文“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撰写哥本哈根气候条约该条约呼吁一项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出台,该协议由三部分组成,即:强化工业化国家义务的更新版京都议定书;一个对美国的减排承诺具有法律约束力、并为发展中国家得到工业化国家支持的低碳发展铺平道路的哥本哈根议定书;以及为未来三年谈判奠定基础的一系列决议。但是,由于NGO组织的特殊性,这样的一份气候条约很难得到各国政府的承认,而只能为各国政府提供学术上的参考。15 2、《中国和欧盟气候变化联合宣言》该宣言强调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目标和原则的承诺,并在此框架下同意建立气候变化伙伴关系。该伙伴关系将加强气候变化,包括清洁能源方面的合作与对话,促进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将定期在适当高层,包括在中欧领导人会晤框架下,通过双边磋商机制开展后续活动,采取有力措施鼓励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并共同确保这些技术成为负担得起的能源选择,积极探索资金问题,包括私营部门、合资企业、公私伙伴关系的作用以及探索碳融资和出口信贷的潜在作用,共同解决技术开发、应用和转让方面的障碍,并在2020年,努力争取实现通过碳捕获和封存,在中国和欧盟开发和示范接近零排放的先进煤炭技术和显著降低关键能源技术成本并促进其应用和推广的合作目标。3、《人类环境宣言》又称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简称人类环境宣言.1972年6月16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全体会议于斯德哥尔摩通过。该宣言是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阐明了与会国和国际组织所取得的七点共同看法和二十六项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该宣言强调,必须促进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和国际范围内从事有关环境问题的科学研究及其发展。在这方面,必须支持和促使最新科学情报和经验的自由交流以便解决环境问题;应该使发展中的国家得到环境工艺,其条件是鼓励这种工艺的广泛传播,而不成为发展中的国家的经济负担。4、《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riodeclaration)又称《地球宪章》(earthcharter)。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于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里约热内卢举行了会议,重申1972年6月16日在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并试图在其基础上再推进一步,怀着在各国、在社会各个关键性阶层和在人民之间开辟新的合作层面,从而建立一种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目标,致力于达成既尊重所有各方的利益,又保护全球环境与发展体系的国际协定,认识到我们的家乡——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它提出:各国应本着全球伙伴精神,为保存、保护和恢复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进行合作。鉴于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各国负有共同的但是又有差别的责任。发达国家承认,鉴于他们的社会给全球环境带来的压力,以及他们所掌握的技术和财力资源,他们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努力中负有责任。5、《二十一世纪议程》《二十一世纪议程》(Agenda21)是一份没有法律约束力、800页的旨在鼓励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计划的行动蓝图,它于1992年6月14日在里约热内卢的环发大会上通过。该议程强调,在所有现在和将来可能要进行的环境活动中,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有效参与,应通过适当提供技术援助和(或)资金援助予以确保。发展中国家应得到“占先”支持,不仅是在它们执行国际协议或文件的国家努力方面,而且在有效参与谈判新的或订正的协议或文件和在这种协议或文件实际的国际运用方面。支持手段包括,协助教授特别是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国际法方面的专门知识,并确保获得必要参考资料和科学技术。6、《北京宣言》15 该宣言指出,根据联合国大会第44/48号决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不仅应讨论气候变化、臭氧层耗损及相应对策这类全球环境问题,还应讨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其他全球问题,特别是那些与环境有关的发展问题。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根源,达成北京宣言的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可以为形成一个针对贫困及其对全球环境影响的宏大国际方案增加力量和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当务之急是采取措施探索发展中国家在环境和发展领域进行技术合作的途径、方法和形式,加强相互的磋商和协调,以便更有效地向国际论坛陈述其观点,更好地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该宣言还强调,在不妨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发展中国家将充分参与保护环境的国际努力,并且强调,如果发达国家能作出积极的、建设性的和现实的反应,从而形成一个适于全球合作的气氛,我们发展中国家就能和发达国家一道,共同为自己和后代开创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四、哥本哈根会议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最后只达成一个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相较会前各国一致寄予的厚望,大会的结果让人遗憾。而在这次令人失望的大会中,唯一的亮点就是发展中国家在中国的带领下异军突起,中国也做出了令整个世界为之侧目的减排承诺。哥本哈根会议已经结束,但是,本次会议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才刚刚开始。(一)哥本哈根大会对中国传统产业安全的挑战中国在哥本哈根的减排承诺表明,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将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以2008年为例,以2008年为参考的原因在于2009年的统计数据尚未出炉,2008年官方的统计数据最具说服力。200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6%,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1%,下降0.3个百分点。工业增值14.6万亿元人民币,对于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9%,工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占了将近一半,由此可见工业对当前中国的重要性。再来看2008年中国工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6.1%,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增长18.2%,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6.8%,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5.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6.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5.2%,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8.1%,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2.2%。6大高耗能行业比上年增长10.0%,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6.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8.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0.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2.3%,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6%,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4.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0%,见表4-1。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4-1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15 产品名称单位产量比上年增长%纱万吨2148.93.9布亿米710.05.1化学纤维万吨2415.00.1成品糖万吨1449.514.0卷烟亿支22198.83.5彩色电视机万台9033.16.5家用电冰箱万台4756.98.2房间空气调节器万台8230.92.7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亿吨标准煤26.05.2原煤亿吨27.934.1原油亿吨1.902.2天然气亿立方米760.89.9发电量亿千瓦小时34668.85.6其中:火电亿千瓦小时27900.82.5水电亿千瓦小时5851.920.6粗钢万吨50091.52.4钢材万吨58488.13.4十种有色金属万吨2520.35.9其中:精炼铜(铜)万吨378.910.1表4-1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续上表)产品名称单位产量比上年增长%电解铝万吨1317.66.8氧化铝万吨2278.217.0水泥亿吨14.02.9硫酸万吨5132.7-5.2纯碱万吨1881.36.6烧碱万吨1852.15.3乙烯万吨998.3-2.9化肥(折100%)万吨6012.73.2发电设备万千瓦13319.42.5汽车万辆934.555.1其中:轿车万辆503.75.0大中型拖拉机万台21.76.9集成电路亿块417.11.3程控交换机万线4584.0-14.915 移动通信手持机万台55964.02.0微型电子计算机万台13666.613.2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统计,我国2008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28.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0%。煤炭消费量27.4亿吨,增长3.0%;原油消费量3.6亿吨,增长5.1%;天然气消费量807亿立方米,增长10.1%;电力消费量34502亿千瓦小时,增长5.6%。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9%,单位GDP能耗水平为1.102tce/万元。Tce/万元即(吨标准煤/万元)。再来看国家统计局2009年12月25日公布的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统计数据,2008年,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利润总额33854.3亿元,比2004年增长159.1%。其中,采矿业占25.5%,制造业占72.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2.2%。利润总额超过500亿元的行业有23个,比2004年增加14个(详见表4-2)。由此观之,中国经济的增长还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工业的发展,而工业的发展又有相当一部分要靠高能耗才能得以实现。我国目前的工业产业结构还是以高能耗的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能耗水平虽然略有下降,但是按照这样的下降速度很难实现我国在哥本哈根大会上的承诺。如果要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产业结构,无疑会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据统计按照我国目前的国情,如果年经济增长速度低于8%,则会产生很多的社会问题。在2008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59%,我国还能勉强做到在保增长与调结构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但容易减排的往往也是最先实现减排的,越往后减排目标越难完成,要实现哥本哈根承诺还要做更多的努力,保增长与调结构还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主题。表4-2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的行业分布单位: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合计535629.433854.3采矿业37191.48613.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4878.92058.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6301.92490.4医药制造业7591.1800.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1080.44605.2化学纤维制造业3955.686.1黑色金属矿采选业4121.0777.9橡胶制品业4506.3208.8有色金属矿采选业2904.6430.2塑料制品业11362.8645.9非金属矿采选业2756.4306.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4500.71987.7其他采矿业27.03.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6086.21604.815 制造业464871.424486.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1086.3873.5农副食品加工业25582.11448.6金属制品业16900.3941.4食品制造业8175.0565.4通用设备制造业27055.31850.2饮料制造业6675.8623.1专用设备制造业15657.91124.0烟草制品业4262.971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4235.72234.8纺织业22716.51070.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0846.21906.2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0456.4581.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3867.31565.9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制品业6253.6380.7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5208.2343.8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5852.2427.7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4860.6298.6家具制造业3621.4200.5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329.157.0造纸及纸制品业8339.0505.0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3566.7754.3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3459.4272.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30791.3569.6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2754.1100.0燃气生产和供应业1671.7136.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2794.6-990.7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103.748.4数据来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二)哥本哈根大会为我国带来的经济发展机遇哥本哈根大会虽然最终没有像预期一样圆满结束,但是此次大会还是为中国带来了不少经济发展的机遇。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英国带来了巨额财富,是英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居于世界霸主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国家在整个世界确立了经济上全面的领先地位;第三次工业革命成为了美国走向世界经济霸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哥本哈根大会,节能减排已经是大势所趋,因此,谁率先在低碳经济领域布局,谁就能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抢占“制高点”。正是基于此,世界各国纷纷将低碳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有望成为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目前虽然在技术上没有很强的优势,但这的的确确是一个促进我国经济腾飞的契机。经济发展对于后发国家来说从来都是不公平的,但世界向低碳经济模式的转型本身是中国一个“弯道超车”的绝好机会。中国在低碳经济上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目前中国也有不少低碳技术产品中国其实有很多低碳产品,这些低碳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错,比如太阳能、PV板凳。15 。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我国将培育低碳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我国新能源发展规划已经酝酿多时,近期有望推出。在这份新能源发展规划中,我国将提出力度空前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只有发展低碳经济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们国家能源安全的保障能力。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一旦成为强制性目标,将给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革命性的转变。哥本哈根承诺还将促进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由于节能减排的压力,传统产业也将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促进技术的更新换代,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以传统的火力发电为例,目前我国一半以上的煤用于发电,但是小火电的热能转换效率远低于一些大火电厂的效率,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淘汰落后产能,近年来我国关停了1000WKW技术落后的小火电机组,并且在这些关停的地方上马了不少采用新技术的大型火电机组,这个政策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称之为“以大压小”,成功的消除了小火电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阻力,也是节能减排的一个制度创新。仅2008年上半年,就因上大火电关小火电减排0.5亿吨标准煤。可以预见,在其他传统高耗能领域近几年也会有不少新的节能技术得到运用,不但能提高效率,还能降低能耗。此外,哥本哈根大会还能带动我国广大的农村的发展,促进农村能源发展战略的实现。节能减排的压力同样来自农村,2006年全国一共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其中农村一共消耗了9亿吨,按照专家的推测,如果这个情况不做改变到了2010年农村消耗的标准煤将达到11.4亿吨。这些煤主要用于北方农村的冬季取暖,据统计,北方农村每户每年要消耗3吨煤才能达到平均8度的室温,这主要是因为北方农村的房屋结构不保温所致,如果简单的加以保温改造,可以在少消耗一半煤的前提下将室温提高一倍,达到16度。不少地方的农村还可以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能,加快我国的新能源在农村的普及,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广大的农村也能为国家节省不少一次常规能源。(三)对中国能源安全带来的影响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重要资源,是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现代工业文明的诞生与进步同人类对能源的大规模使用密不可分。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国国民经济及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国际能源形势在不断发展变化,在新的国际能源形势下保证充足而稳定的能源供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2]哥本哈根大会上,中国作出的承诺对中国的能源消费格局肯定会带来一定的变化,中国的能源安全现状也会有一定的改变。1、中国目前的能源安全现状(1)能源总量不够丰富,人均能源相对稀缺我国煤炭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为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为23亿吨,仅可供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为6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32年。我国储量最丰富的煤炭人均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55.4%,石油、天然气人均拥有量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2)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中国是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目前煤炭依然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如图4-1所示。建国初期,中国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90%15 以上,随着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和水电事业的发展,煤炭消费比例有所下降。从整体上看,中国的能源消费基本形成以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消费结构(如图1-1所示)。由于资源禀赋条件,煤炭依然在中国能源消费存量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当前,中国煤炭资源消费在总能源消费中的平均比重占到2/3强,在各种能源消费量的相对变化上,煤炭资源消费的绝对消费量不断上升,但其所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我国目前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石油、天然气、水电三者总计比例29%。图4-1中国目前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数据来源:BP2008(3)能源进口依存度问题日益严峻中国地大物博,像煤等常规能源储量丰富,但是,中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人均所占能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年均能源消费总量也逐年增长,国内已探明可开采的煤、石油等毕竟有限,很难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石油(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和其它石油产品)净进口量达20067万吨,同比增长9.5%在2007年首次占到国内油品消费量一半之后,2008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在国内油品消费量中的占比已升至接近52%。而在加入世贸组织(WTO)前的2001年,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还只有30%。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其他的常规能源状况比石油略好,但就算是中国储量非常丰富的煤,近年来进口量也是逐年猛增。如表1-4所示,我国近年来煤的进口量从2000年的212万吨,逐年提升至2007年的5101.6万吨,增势惊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能源的进口依存度已经高到了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程度了。15 表1-42000年-2007年煤进口量数据来源:2008年中国能源统计年(4)能源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过多能源效率低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我国1吨煤产生的效率仅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单位能耗仅能创造还不到0.7美元的GDP,而世界平均水平为3.2美元,日本更是达到了10.5美元,分别是我国的4.6倍和15倍。(5)能源市场至今仍然无效,无法正确引导能源投资能源大短缺与大过剩的投资机制依然存在。中国能源行业中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带有垄断性质,市场改革进展缓慢。包括石油、电和煤在内的能源价格改革进展甚缓,迄今尚未完成,并且在未来一段期间内可能仍然无法到位。能源投资和项目准入仍然需要政府批准;电价、石油产品价格和一定程度上的煤炭价格都由政府制定。因此,中国的能源行业基本上是政府垄断。同时,能源是生产资料也是生活资料,它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对中国政府来说,社会稳定绝对是头等大事,其它都次之,包括效率。能源的社会特性决定了能源市场改革进展缓慢,因此与其它部门的改革相比,中国能源市场改革进展如此缓慢。2、哥本哈根大会带来的影响(1)节能理念将深入人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资源短缺的局面越来越严重,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和平崛起不可能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老路。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未来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本质要求。中国极为有限的能源并没有充分得到有效利用,能源使用仍然存在严重浪费,节能潜力巨大,节约能源已经被专家视为与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同等重要的“第五能源”。哥本哈根大会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此次大会还是在整个世界刮起了一股节能减排的绿色风暴,节能减排的理念在我国也将不断地深入人心,普通民众的节能意识的觉醒对整个国家的能源安全是有着难以估量的好处的。(2)促进节能技术的发展和普及15 哥本哈根大会上,许多世界知名企业在展厅里面展示了他们的节能科技成果,期待和与会各国寻求合作。目前全球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节能潜力巨大,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饱受能源短缺的痛苦,另一方面还必须依靠高能耗产业,这就为许多节能技术提供了发挥的空间,而节能科技公司更可以获得巨额的经济利益。节能科技领域目前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随着哥本哈根大会的举行,更多的科学工作者将投身于节能科技的研发中来,在客观上促进节能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国家从长远来看都会是获益者,能源利用效率将会随着科技的进步逐渐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各国的能源安全。(3)有助于能源服务公司的发展哥本哈根大会后中国做出了高额的减排承诺,这一方面需要国家层面的努力,同样还需要通过市场的手段来促进节能减排。ESCo即EnergyServiceCompany的简称,中文译成”能源服务公司”,也有学者将之称为“节能服务公司”。是一种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专业化公司。ESCo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用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用户的节能项目进行投资或融资,向用户提供能源效率审计、节能项目设计、施工、监测、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并通过与用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盈利和滚动发展。中国目前已经引入了该机制,能源服务公司在中国的发展也还算不错,但是离欧美等国家的ESCo发展水平还有一段距离,哥本哈根大会无论是从理念上,还是从实际的节能减排压力上都为能源服务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如果中国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能够培育出一批能源服务巨头,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将有着莫大的助益。(4)有助于促进国际能源合作哥本哈根大会为各国的能源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许多国家开展了能源领域的合作。以中国为例,通过此次大会前后的一系列活动,中国与美国达成了多个能源合作的共识。美国目前是少数几个掌握了较多核心节能技术的国家之一,中国是一个能耗大国,通过这样的合作有助于提高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以及促进节能技术的发展。(5)有助于在能源领域引入市场化机制由于中国的能源领域市场化改革进展缓慢,能源价格不能反映能源的稀缺性,导致我国许多的能源产品存在浪费的现象,节能技术也很难在一些领域取得突破。通过哥本哈根大会后与各国的合作以及自身的努力,在能源领域有望加速改革进程,引入市场化机制,通过无形的手配置能源资源,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五、后哥本哈根时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哥本哈根大会过后,中国已经无法寄希望于各国采取统一的步调,一同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了。正如温总理在大会上的发言:“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我们言必信、行必果,无论本次会议达成什么成果,都将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甚至超过这个目标而努力。”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中国只能单枪匹马的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作出努力。(一)加强节能减排的宣传15 观念既来自于人自身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也与外在制度的约束有关,它深刻地有时甚至是决定性地影响人的行为。目前中国的普通民众节能减排的意识并不强,在很多地方还存在能源的不科学利用。此外,由于不具备相关的节能减排知识而导致的能源的浪费情况也颇为严重。建议国家将相关内容纳入大中小学教材,普及相关知识;要通过各种媒体介绍节能减排和气候变化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关系,介绍由于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近期和长期的影响;要号召公众从生活的各方面进行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要鼓励公众监督各种浪费行为和违法排放;要通过全民参与行动,将国家政策变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二)完善节能减排法律体系我国目前的节能减排法律体系已经初步构建,但是,还有许多地方的规定并不尽如人意,现行的节能减排法律体系还不能完全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1、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政府对节能减排工作具体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在目前的法律条文中还难以体现,不利于提高政府官员的节能减排意识。因此,应明确落实地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细化地方政府考核体系中的环保指标、使其具有可操作性。监管工作不到位的政府及其部门,主要领导要负行政责任。欺上瞒下、渎职的不能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要追究主要领导和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加强公众和舆论监督,保证监督管理工作的公开透明。2、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对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已有相应规定,当前重点是针对相关条款制定实施细则,这既是保障公众和国家的环境权益的要求,也是制裁环境违法行为的要求。目前,应首先对环境损害的范围、类型、标准、程序、原则、监督、实施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实施细则,为维护国家和公众群体的环境权益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也有利于增强对环境违法企业的威慑力。[3]3、建立健全后督察和后评估机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有了完备的法律制度,如果得不到实施,再好的规定也将流于一纸空文,因此,有必要完善监督评估机制,其实保障已有法律制度的贯彻实施。后督察制度已在环境执法实践中逐步推行,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并考虑在节能减排相关法律中对后督察制度和后评估制度作出明确规定,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切实发挥后督察和后评估机制的作用,有效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三)制定积极的节能减排政策2006年以来,全国上下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发布了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做出了工作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这些政策还不足以满足后哥本哈根时代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需要。建议政府在审慎的考虑和研究的基础上,多出台积极地政策,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四)推进节能减排技术创新15 技术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技术创新同样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核心所在。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科技的持续支撑。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加强监测、预测和预警,进一步认识相关机理和规律,加快解决科学认识上的不确定性;需要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能源,改善土地利用方式;需要科学认识气候变化的影响,特别是对经济社会关键行业、敏感脆弱部门和地区、重大工程的不利影响;需要综合考虑能源安全、节能减排政策、发展“低碳经济”和“吸碳经济”、气候变化、未来国际制度安排、国际产业分工和贸易等方面重大战略和政策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科技工作的支撑,但是,目前我国目前还极度缺乏相关的技术储备,因此,积极地推进节能加派技术创新,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需要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遏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用信息化等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建立并实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环保评估和审查制度,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盲目发展,加强源头控制。充分利用市场需求减缓的有利时机,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禁止落后生产能力异地转移,将落后产能和设备彻底淘汰出局。充分利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建立完善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严格市场准入条件;支持企业在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妥善解决职工安置、企业转产、债务化解等问题,确保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兑现。建立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定期报告和检查制度,加强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通过第三产业的高速增长弥补第二产业的经济贡献不足。(六)鼓励企业开展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在节能减排问题上,仅仅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是不够的,还需要鼓励企业大力开展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事实上,企业开展节能减排的能力决定了这个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企业今后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善于开拓市场,比如对节能型的空调、照明和过程处理设备的消费市场的开拓和培育适应于科研、新产品研发的组织结构和运作形式。今后我国的节能减排市场将逐步形成,谁能够抢先占领这个市场,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实行节能减排从短期看给企业增加了成本,但是从长远看,基于技术、市场和组织创新型的企业是可持续发展企业,将赢得未来的市场竞争。因此可以说,节能减排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起点。参考文献:[1]郭冬梅.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集],2009,(6):12.[2]刘书坦.国际能源新形势下的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0):17.[3]薛惠锋.建立健全法律体系为节能减排工作保驾护航.阳光能源,2007,(4):9-10.(李英,曾宇)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