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在教育过程中对柔道运动员损伤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教育过程中对柔道运动员损伤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2008N004ChlReEaucaticnlnnovariOnHereld科教研究在教育过程中对柔道运动员损伤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吴国伟金萍邹月红(辽宁省锦州市体育运动学校辽宁锦州121000)摘要:运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辽宁省柔道集训队的柔道运动员的损伤部位,损伤性质损伤的时间,创伤对训练的影响及损伤特点等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详细分析探讨其致伤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岀预防运动损伤的有效的对策.关键词:柔道损伤训练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08)02(a)-0086-02柔道运动起源于
2、R本,是现代奥运会项目.我国开展柔道运动的历史虽不长,但近十几年来,我国运动员(特别是女子大级别)在此项目上取得了优异成绩,连续几届获得奥运会冠军•由于该项目身体对抗较为激烈,因此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经常会受到各种损伤,影响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妨碍了运动训练的正常进行和运动成绩的提高,真至可能缩短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因此,了解柔道项目的运动损伤特点,探寻运动损伤发牛的原因,以更好地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或尽可能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是以辽宁省柔道集训队的柔道运动员60人为研究对象,在运动远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对柔道运动员损伤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木文
3、以辽宁省柔道集训队的柔道运动员60人为研究对象,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20岁,平均专业训练年限6年.1.2研究方法(1)专家访淡•对一些知名教练员,训练学专家,运动员,主管项目的官员及科研人员进行访谈,为本研究的结构设计,内容构思以及调查表的制定提供建议.(2)问卷调查.本研究共设计调查问卷4套,即运动员调查问卷,教练员调查问卷,专家效度检验调查问卷,防伤对策调查问卷•问卷回收情况如表1所示.2结果与分析2.1损伤主要部位不同训练阶段身体各部位运动损伤的分布及性质通过对教练员问卷调查,发现柔道运动训练分期的年龄特征符合训练学对”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目的全程性多年训练分期的年龄特征•
4、柔道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即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争技阶段和竞技保持阶段•损伤和对集中发生于膝,腰,肩等部位,以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为主.在不同训练阶段屮,膝部损伤居首位,其次是踝部损伤,腰部损伤,指部损伤,肩部损伤,分列二到五位•在运动员身体各部位损伤中,占损伤比率最高的膝部以半月板损伤为主,其次是韧带损伤;踝部损伤以韧带损伤为主;在腰部损伤中,主要是肌肉肌腱,韧带损伤;指部损伤中均为关节损伤;肩部损伤均为肌内肌腱损伤和关节损伤.2.2造成我国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因素分析运动员对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螺旋式发展过程,青少年运动员由于练
5、习时间短,经验不足,对运动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还不够完善,熟练,故在实战或对抗练习中经常出现各种失谋或偏差,这是造成青少年运动员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调查还发现,多数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在思想上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应是造成运动损伤发生的另一重要原因.运用技术动作不正确,对运动损伤的认识不足及自我保护能力差等是造成青少年柔道运动员损伤的重要原因.2.2.1身体素质差柔道运动是一项竞争激烈,对抗强度大,消耗体力很大,全力对抗的时间相对又长的竞赛项口,比赛屮,运动员在规定的比赛吋间内要不问断地和积极地抢把,连续发动进攻击,在一瞬间快速施技等•柔道运动要求运动员具备全面的身体
6、素质,尤其是全面的专项身体素质,柔道项目的专项身体素质主要包括力量,耐力,速度,协调,柔韧等・一些教练员们对该项目特点的理解并不十分透彻,从一场比赛,一天多场比赛的体力及比赛时间来分析,柔道运动员尤其需要提高耐力训练.在由身体素质引起的运动损伤屮,因耐力素质差而导致的运动损伤占50%左右,这足以证明我国柔道教练员目前尚未对耐力素质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造成运动损伤概率的增高.2.2.2技术动作不正确,不规范,不熟练由于技术动作不正确而造成的运动损伤,在基础训练阶段和专项提高阶段的比率较高,对于初学柔道运动的少年儿童来说,神经活动表1调查问卷发放,回收情况统计表86中国科教创新导干!J
7、ChinaEducationlnnovationHerald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均倏j,分化抑制的能力较差,学习动作时常常动作要领掌握不好,容易发生各种错误动作而造成损伤.错误的动作要领,违反了人体结构特点和各器官系统的活动规律以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从而引起运动损伤•又因掌握动作不规范,不熟练在训练和比赛中容易造成损伤.2.3.3准备活动不合理,不充分我国大多柔道教练员对准备活动所起到的作用及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经常忽略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在准备活动上常存在的不合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