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478981
大小:60.3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5
《成都理工大学“义工学分制”改革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成都理工大学“义工学分制”改革实践“VPE”三步曲模式解读成都理工大学正厅级调研员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家组组长罗映光教授“VPE”三步曲模式是我校在思政课改革实践教学引入“义工学分制”以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模式,下面分四个问题汇报如下,请同志们指教。一、何谓“VPE”?VPE就是大学牛志愿服务(Volunteerservice)、实习和顶岗锻炼(Practice)>促进就业创业(Employmet)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政课教育创业就业新模式。该模式最初由成都理工大学与成都市成华区近5年在实践“大学生义工学分制”、“大学生人才实验室”
2、基础上总结出來的,具有大学生成才培养的一般规律性。反映在“三个阶段”和“三个对接”。1.VPE的三个阶段VPE五年磨一剑的发展丿力程的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实行“义工学分制”,强化“知行”合一(2006-2007)义工学分制就是引导学生进入义工“实践基地开展”义工活动、学校把这个过程作为思政课的必修实践环节并给以相应的学分,学校根据学生服务时间、服务质量进行成绩认定的一种制度设计。思政课05方案颁行以后,2006年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就与成华区团委、成华区民政局、成华区委宣传部等一道合作,创新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环节,实行了“义工学分制”,引导学生自愿者进入社区开展志愿服
3、务活动。学院要求每名学生进入成华区14个街道办事处的社区、福利机构,在一学期内为受助人群至少完成40个小时的义工志愿服务,此活动在思政课考核中计18个学时,1.5个学分。多年来,总计服务时间已超过10万小时,包括心理慰籍、义务家教、选民登记、抗震救灾、创建文明城市等诸多内容。第二阶段——成立“人才实验室”,实现人才的“产销”衔接(2008—2009)“人才实验室”就是在义工学分制的基础上,学院与区人事局协商成立由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校企政三方联动的顶岗实习综合人才交流服务平台,使义工学分制常态化。多年來,传统的应试教育曾一度限制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其成为“高分低能”
4、的“学校人”。学校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才,通过“人才实验室”这个平台和“义工学分制”这个形式,以及机关、企业、社区这些具体岗位,来见习、了解、适应社会工作,提升学生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技能和社会责任心。其具体做法是三方联动,设立平台;双向选岗、因才实习;中介测评、见证成长(与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建立“能力提升指导测评机构”,开展能力测评并指导学生见习实习);依托政府,推介就业(成立包括机关、街道、学校、企业在内的就业联席理事会、定期开会沟通,将人才信息与用人信息对接沟通、助推大学生实现就业)。第三阶段——探索创业就业新模式、推进VPE—体创业就业新模式就是通过“人才实验室”
5、的见习实习甚至创业,最后实现就业(或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推进VPE-体化。从把义工社区服务纳入思政课学分一一到校企政三方协同建立有相对固定见习实习工作岗位的“人才实验室”——再到创业就业做岀成效提升素质实现就业。成都理工大学推进VPE—体化的具体做法是:在大学低年级,引导学生进入社区、社会团体(团委、残联等)开展志愿服务、实行义工学分制;在大学高年级,通过报名引导大学生进入社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有关岗位进行深度锻炼;在毕业阶段或对已毕业尚未实现就业的大学生,通过“就业创业联席理事会”为其提供大容量的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人才产销无缝对接。最终把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义工实践
6、和人才成长、就业创业联系起来了。冃而成都理工大学与成华区联合设立了“成华新商圈现代服务业VPE实验区”。该实验区占地5knr,先期有10个大学生创业就业项目,3000多个创业就业顶岗锻炼岗位,600多个创业就业岗位。2.VPE的三个对接通过以上VPE的三个发展阶段,我们可以总结出VPE“三个对接”的显著特点。一是V,即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与社区服务的对接,使思政课的义工学分制有了社区服务的“试水平台”;二是P,即大学生实习锻炼与顶岗见习对接,使大学生通过岗位锻炼参加实际工作,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能力;三是E,即大学生就业见习与就业方向对接,使大学生通过专业与岗位一致或兴趣与
7、需要一致的就业见习,顺利实现就业(有的是直接留下来就业)。二、问题的缘起从思政课一义工学分一见习实习一创业就业,这一系列裂变发展源自于6个“人才之痒冬一是高校Z痒:关注“钱学森Z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较快,在校生规模已超过2500万人,毛入学率已超过20%,这宣告了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但发展过程屮存在的严重问题却不容忽视,国内外及社会各界对中国高等教育弊端的诟病、批判和质疑之声不断,尤以“钱学森Z问”在全社会引起的震撼和反思最为强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