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52518
大小:5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07
《试析高校学分制实践及其选课制度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析高校学分制实践及其选课制度改革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了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是在选课制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选课制是学分制实践的核心,能否建立科学有效的选课制度将直接影响学分制改革的进程。当前,在学分制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学生选课缺乏有效指导、课程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评估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当务之急是创新选课制度,推动学分制的顺利实施。 论文关键词:学分制;选课制度;教学管理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了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创
2、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其中,学分制是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以学习的自由性和灵活性为指导思想,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权,符合教育的因材施教原则,有利于培养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的高质量、多规格、有个性的人才。选课制是学分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学分制的核心和灵魂,在学分制实行过程中,选课制实施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学分制改革的进程。本文结合国内外学分制与选课制产生的背景,探索选课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基于学分制实践的选课制
3、改革的具体路径。 一、学分制及其选课制的产生和发展 学分制是随着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产生的。早期的大学教育,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培养出来的人才规格相对统一。18世纪末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统一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教育个性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欧美一些大学打破原有的统一课程设置模式,根据社会需求开设许多新课程。由于学生在大学期间不能修完所有开设课程,于是选课制应运而生。 19世纪初,选课制首先在德国柏林大学出现,而这种制度的改进和进一步发展是在美国。1824年,弗吉尼亚大学建立之初,便率先接受了柏林大
4、学“学术自由”的思想,允许学生在古典语、现代语、数学、自然哲学等8个学系开设的课程之间进行选修。19世纪20年代中期,哈佛大学正式允许高年级学生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1869年,查尔斯·艾略特担任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上任伊始就明确宣布:“本校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建立、改善并推广选修制。”从1871年开始,哈佛大学把每门选修课折算成“学分”,学生修满规定的最低总学分即可取得学士学位。至此,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学分制作为一种正式的教学管理制度,在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美国高校中广泛推行并得到发展与改进,最终现代意义上的学分制得以确立。到20世纪末期,学分制推行到世界各国,并得到广
5、泛认可和实施。 1919年,蔡元培率先在北京大学将学年制改为学分制,学分制在我国高校开始施行。1922年东南大学全面采用学分制。192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大学章程》,规定“大学各学院或独立学院各科课程采用学分制”,从此直至解放初,我国高校一直都采用学分制。建国后,受计划经济及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当时的教育界普遍认为高等教育应培养具体的专门人才,因此除少数教会学校、私立高校继续沿用学分制,大部分高校都按培养专业人才的模式实行学年制。1952年,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高等教育体制确立,高等学校全面实行学年制。1978年,学分制在高校恢复试行,选修课的建设成为学分制实施过程中
6、的关键问题而倍受瞩目。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高校要“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从表面上看,许多高校都实施了学分制,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只有极少数高校真正实施了完全学分制。 从学分制和选课制产生、发展的进程可以看出,学分制是在选课制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而来的,是以学分为单位来量化学生学习,并以此来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取得学位标准的一种综合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具有自由化、个性化和目标化的特性。学分制没有统一的、具体的实施模式,不同国家、不同高校之间实行学分制的方式各不相同,各个高校因其自身特点呈现各自不同的学分制实
7、施特色。从国内外各高校实行学分制的总体情况看,较为完善的学分制一般包括四项基本制度:选课制、学分绩点制、导师制和聘任制。其中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和灵魂,选课制给予学生在规定的课程范围内自主选择的自由,包括自主选择课程、教师和上课时间,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需求和能力自主选择适合的课程量和学业进程。因此,选课制的实行是学分制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 查尔斯·艾略特说过,“选课制这个制度充满生机的原则即是‘自由’”。因此,高校应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层面的选择,如提供多样化的课程、教师、上课时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