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中政治必修四导学案: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中政治必修四导学案: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ID:35380106

大小:59.5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4

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中政治必修四导学案: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_第1页
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中政治必修四导学案: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_第2页
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中政治必修四导学案: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_第3页
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中政治必修四导学案: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_第4页
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中政治必修四导学案: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中政治必修四导学案: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笫四课笫二框’认识运动雌规律》导学案【学习目标】1.运动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2.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问题情境】1・运动的含义是什么?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什么?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什么?4.规律的含义是什么?5.规律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分别是什么?6.规律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是什么?-【我的疑问】备注【自主探究】1.鉴赏占代诗词,感悟深刻哲理。传承中华文化: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请问:

2、以上白居易和陈与义的古诗分别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2.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1•二五”规划建议指出,“1•二五”期间。我国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严格排放标准,提高检查监督力度,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1)有人认为生态环境是可以改变的,也有人认为是无法改变的。你持什么观点?为什么?(2)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更求°试用人与客观规律关系的原理加以分析°【课堂检测】1.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牛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一论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运动是物质的心在方式和根木属性B.运动是物质的惟

3、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派牛物I).任何运动都有口己的物质承担者2.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深度撞击”号经过170多天的飞行,成功地在距地球1亿多千米外准确命中坦普尔1号彗星内核。“深度撞击”被比喻为“在高速飞行的针上穿线”。撞击的成功,表明()A.客观规律是可以为人类认识和利用的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0.人类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D.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实验获得成功的基础利前提3.“刻舟求剑”中的那个楚国人之所以“求”不到“剑”,主要原因是他()A.否认了船、水、剑的客观存在B.否认了船、水、剑三者有的运动,有的静止C.只承认剑的客观存

4、在D.不知道船、水、剑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4.“宋人有看其苗之不长而振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疾也!余助苗长也!'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也。”此典故的哲学寓慧是()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B.爭物的运动是永恒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5.历史上曾显赫一时的古楼兰人竞神秘地消失了。考古证实,当时规模稍人的墓穴,要川掉人小树木600多棵,等到人们认识到砍伐森林、破坏环境的恶果,在实地“严禁砍伐活树,否则罚马一匹”时,“楼兰已毁”,已无力回天了。题中材料告诉我们()A.规律是客观的,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B.整体总是大于部分C.物质和运

5、动是不可分的D.规律是客观的,违背客观规律必受惩罚【回标反馈】【巩固练习】1..(2003全国卷)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说明(・)A.绘画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B.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决定的C.艺术创作只凭主观虚构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述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來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2.(2008重庆

6、卷)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I).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现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3.(2009江苏卷)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口。”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4.(2009江苏卷)《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

7、律的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5.(2010海南卷)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牛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②•普遍与特殊的关系③客观与客体的关系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10X津港)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儿T•米,人们儿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水到来时,它钻曲地血,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长到30米高。这种现象反映了()-A.静止是相対的,运动

8、是绝对的B.只要发生量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