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几点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民意中学于士勇二〇一〇年四月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于士勇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中学德育工作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合格接班人的起点。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提高认识、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确保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但在现今的学校教育中,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学校德育工作滞后,青少年违法犯罪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现实。一、德育应重视养成。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
2、自然。习惯是与人的某种需要情感倾向相联系的,就是说,习惯的顺利完成,能满足需要,使相应的情感得到维持,从而让人们感到满意,产生愉悦感。如一个人养成了饭前洗手,早晚漱口的习惯,得到维持就会感到舒适,如果因某种原因遭到破坏,就会感到难受。习惯有好有坏,对它的评价往往就涉及人的道德问题,习惯体现着人的性格。积极良好的习惯对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有意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将行为规范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的行为习惯。养成,即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种种教育手段,
3、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学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道德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人完整品质结构发展中质变的核心。品德的发展,是一个质变到量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经历很多阶段。我们通常说的“好行为决定好习惯,好习惯决定好性格,好性格决定好命运,好命运决定好人生”就是这个道理。多年来,学校只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课堂上的满堂灌代替了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脱节,致使学生道德水平有所下降。生活上,睡懒觉、不叠被子、抽烟喝酒、攀木折花、随地乱扔垃圾;
4、物质上,穿名牌、搞攀比、高消费、学请客;言语上,流言蜚语漫天飞;学习上,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对父母大言不惭,给老师起绰号、编顺口溜等;思想空虚,意志脆弱。因此,优良品德的培养应立足于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作为教育者在教学管理中应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促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二、德育应重视身教育。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肯定了教师身教的重要性,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教师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
5、作用。身教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与训斥效果好得多,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境界,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学校德育即学校道德教育,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的系统活动过程。所以,学校德育中必须注重利用身教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 “道德规范,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道德只有和人的行为统一起来,才具有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当身教与言传统一时,两者是一致的;当身
6、教与言传不一致时,身教重于言传。这是因为模仿学习是人类主要的学习方法,模仿学习又称观察学习,是人类特有的学习方法,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最富于模仿性的生物,人是借助模仿来学习他最早的功课。身教重于言教,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因而,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光凭课堂上的言传根本不够,更重要的则是需要自己率先垂范,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佩服你,主动接受你的教育。教师是学生步入社会后崇拜的第一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我们经常听到回家的孩子对家长说:“这是我们老师说的,这是我们老师教的等等”。这简单的几句话足以证明教师在孩
7、子心目中所占的份量。因而,教师的身教作用也就尤为突出。三、德育应会感恩感恩之心的缺失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的致命的性格弱点,全社会都在呼吁要教会学生学会感恩,用感恩的眼光看待我们这个世界。感恩是什么?感恩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个人的世界观。感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也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凝聚力的内核。然而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全家娇宠的环境下长大,多数的家长只要求孩子学习成绩好就行,至于家务活则有家长包干,不鼓励甚至反对孩子动手做家务,害怕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时间一长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对
8、父母的辛劳熟视无睹,对父母的关心认为是天经地义,久而习之,在班级,学校中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他人,不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在班集体活动中过分计较个人利益得失,有时有的学生甚至会觉得班集体活动影响自己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