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青岛城阳汉人孙氏宗族的建造与实践

清代青岛城阳汉人孙氏宗族的建造与实践

ID:34287865

大小:106.7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04

清代青岛城阳汉人孙氏宗族的建造与实践_第1页
清代青岛城阳汉人孙氏宗族的建造与实践_第2页
清代青岛城阳汉人孙氏宗族的建造与实践_第3页
清代青岛城阳汉人孙氏宗族的建造与实践_第4页
清代青岛城阳汉人孙氏宗族的建造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代青岛城阳汉人孙氏宗族的建造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清代青岛城阳汉人孙氏宗族的建造与实践杜靖李颖唐伟华刘金梅孙春蕾青岛大学法学院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青岛大学图书馆摘要:历史演化论认为,不同历史时段宗族整合的手段不太一样。但青岛城阳孙氏宗族在清代的实践表明,闹宗族就像造房子,手头有什么建筑材料就用什么材料造宗族,族谱、族产、祖莹、祠堂及祭仪等都是很重要的宗族建材,他们在收族方面的价值并不是“各领风骚三五天”。又,许多学者认为,明屮后期“大礼议”活动以来的宗族实践主要受理学家影响,但城阳孙氏宗族的实践却拥有多种思想源头。我们应该看到,宗族实践的多样性、主体性、灵活性和连贯性。关键词:

2、清代;城阳;宗族;实践论;作者简介:杜靖(1966-),男,山东临沂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人宗族、历史人类学和中国人类学史;作者简介:李颖(1967-),女,山东济南人,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作者简介:唐伟华(1978-),男,山东潍坊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人类学与写文化。收稿日期:2017-08-25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世纪以来黄淮平原上的联宗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1BZSO72)Received:2017-08-25最近30年來,中国史学界关于宗族的研究在方法论上有两大趋势。其一,把宗

3、族放在不同的历史时段中考察,以看出不同阶段的实践特征,无论是关于宗族专题的断代史研究还是通史研究基本都具备这项特征。£11図甚至在同一王朝内部或作者设定的历史时段内,也要区分出初期、中期和后期。木文称这类研究为演化论或变迁论研究。其二,假定汉人宗族是由大传统暨高层和知识精英设计的一套思想制度在民间实践的结果。[3-11]而少数人类学家也有类似的研究。本文称后者为思想制度史的实践研究。演化论或变迁论的研究向来是历史学的惯习,因为自司马迁以來就确立了“通古今之变”的学理思路,当然也不排除自近代以来受四方进化论和变迁论思想的影响。思想制度史的实践研究,除

4、了从中国人民的历史经验出发外,大约或明或暗地契合了柯林武德(RobinGeorgeCollingwood)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历史学观念[14]。客观地说,方法论上的这两项措施对于推动认知汉人宗族制度作出了重要贡献,使得宗族研究从革命范式[15]、进化论范式屮解放出來,摆脫了对宗族是一种封建残余的认识[16-21],放弃了把宗族视作阻碍现代化进程力量的观察视角。但是,这样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历史学家在作演化和变迁思考时,往往机械地将宗族细化为祠堂、族谱、族产、组织等几项指标或因素,用这些不同指标或因素来标示不同时段宗族特征,却忘

5、记了深入探索历史行动者的主体性,同时还忽视了历史的连贯性。而就思想制度的实践研究來说,历史学家往往在考察某一地域宗族时只注重理学的影响,忽略了多思想源头的实践状态。从而,真正背离了实践的研究。本文欲在这些方面有所探寻,或可看作是对以往研究的一个补充和深化。就本文考察的地域社会而言,关于历史上胶东半岛的宗族研究成果并不多见。目前仅见有王口根的《从墓地、族谱到祠堂:明清山东栖霞宗族凝聚纽带的变迁》[22]、李瑶的《诸城刘氏家族》也1两篇。这些论文讨论的都不是一般的宗族,其中王文研究的是封建大地主庄园牟二黑子的宗族,李文研究的是清代官员刘统勋、刘墉父子为

6、代表的科举仕宦家族,而以王文在学术界影响最大。应该说,这些特殊类型使我们不容易窥探到胶东半岛宗族实践的整体面貌。为此,木文专门考察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宗族实践状况,希望看到宗族实践的多样性。虽然该村在历史上也有人读书,但成效不大,最终连个生员也不曾考上过,因而可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宗族。所谓农业宗族,是指以农立族,其主体成员从事农业耕作,并用农业盈余来经营宗族。它与科举仕宦宗族、商业宗族、军功宗族等有着鲜明的不同风格。进一步说,它也与以耕读为业的宗族性质有所不同,因为以耕读为业的宗族在农业园艺Z外还强调读书,并在科举道路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本文所考察

7、的案例如今位于青岛市城阳区境内,属夏庄镇,在崂山四麓,分散在水峪、西石沟、傅家埠、赵戈庄、演礼、科埠、南屋石、宋化泉、南关、柞树庄、宫家村、前古镇、后古镇、大崂、上葛等30个村落中(其实,主要集中居住于前三个村子),约有6000人,构成了一个地域性的上位世系群(highline解e)[24]。但在清代它却归属即墨县南仁里(墨邑南乡)。本文所依据的是2015年的七修族谱及部分口述史访谈资料。我们访谈时间为2016年11月11H,被访谈人为孙暖功,系孙氏七修族谱的副总编,现年70岁。2016年秋季,笔者曾为研究牛开设“中国宗族制度研究”专题课,孙春蕾君

8、把其父收藏的孙氏族谱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孙氏以前的族谱都遗失或在文革中毁坏了,只留下了民国年间的六修族谱。七修族谱是在六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