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119305
大小:4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03
《第一推荐上海申论热点之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8上海申论考试热点之十:公务员读书-学习型机关-公务员竞争推荐阅读之1上海市要求市级机关公务员每年读书6至12本10月7日,记者从上海市级机关获悉,即日起《市级机关创建学习型机关评价指标体系》将试行。今后,有关部门将为公务员提供一批学习“菜单”,而机关公务员也将完成每年6-12本书的阅读。在试行这项指标后,首批试行的市级机关公务员将不再满足于现行的知识面,而是要全方位拓展,进行终身学习。根据指标体系规定,机关要提供一批读书书目,满足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而机关成员每年的阅读量也要达到6-12本书,每周阅读时间为7-10.5小时。据介绍,这个读书指标基本接近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水平。“其实,
2、学习氛围在很多机关都可以看到,譬如市政府机管局直属机关党委,举行了图书漂流活动,招募了青年公务员担当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募捐,推荐及网上登录等日常管理工作。”市级机关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外,指标还规定,有关部门需安排必要的经费用于学习型机关创建工作,每人每年用于学习性的支出不少于300元。除了书本学习外,还鼓励机关成员参加网上学习。据介绍,上海海关早在2005年,就开发、应用了归类、审单、法律法规和查验4个初级项目,逐步实现“网络学习、离线训练、在线考核”。至今全关已有22个单位的1000多名关员运用系统进行了训练,800余人通过了考核。据市级机关的这位负责人透露,今后这项指标有望在全市和区
3、级公务员中推广。推荐阅读之2上海规定公务员读书引争议——读书量化考核难免变质成年人不是小学生,读与不读,读多少时间,完全属于个人的事情,用“规定”13/13的办法对成年人读书做出种种限制,试问会有多少效果?我们看到的量化标准主要参考发达国家水平,当然,通过行政手段从数字、比例上达到甚至赶超发达国家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这样的读书,会有多少“有益”的成分?量化读书的行为更似是为了追求数字上的悦目。对于成年人,一旦读书有了这样那样的必读菜单,设立这样那样的禁区,读书成了交差、需要考核的事情,读书难免成为一件不愉快的任务。从这方面来说,要让国民深爱读书,需要的不是表面工夫。公务员读书指标化背后的
4、竞争缺失泛指标化是我们公共行政的一大特色,以后上海公务员的读书安排也被指标化了。似乎社会中没有一个群体需要像对待公务员这样,以行政规定强制他们每周读几小时书、每年读几本书、须支出多少学习成本,因为读书学习本应是自觉化、个人体验性、私人化的行为。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根本不必规定他们每周必须读书多少小时,他们会绞尽脑汁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吸收最新的知识,还有工人、教师、工程师等等都是如此——读书学习所以无须强制,源于职位高度的竞争性迫使他们不得不去读书和学习,不得不通过吸取更多的新知识而获得竞争优势,使自己的饭碗不被别人抢走。显然,公务员的读书学习之所以需要行政强制规定,在于这个职位严重
5、缺乏竞争性。公务员考试虽然竞争非常激烈,但一旦通过考试获得了公务员职位后就会端上铁饭碗:不犯什么大错,就可以安稳做一辈子;除主动辞职放弃铁饭碗之外,很少会有人因为考核不通过被辞退。职位如此缺乏竞争性,没有被其他人抢走饭碗的压力,读书又是一件需要耗费成本的事情,是一种成本投资,在这种现实之下,有多少公务员会主动把时间投入到读书学习中去?以读书指标强制公务员读书和学习,这纯粹是盲目和错位的数字化管理。读不读书和学不学习是公务员的私人事务,不可监督也不可考核;但公务员具不具备现代公共管理技艺和服务知识,那是公共事务,也是可以考量的,能将知识转化为这种技艺和能力的读书才是真正有效率的读书。如果真
6、想让公务员积极读书和学习,强化干部选拔和任用上的竞争,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制度就行了。有了竞争和考核压力,有了饭碗被砸之忧,他们自然会像白领和教师们那样去积极充电。推荐阅读之313/13该怎样读书即日起,《上海市级机关创建学习型机关评价指标体系》将试行。机关成员每年的阅读量要达到6-12本书,每周阅读时间为7-10.5小时。(青年报》10月8日)五年前,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五年过去了,且不论学习型社会如何,连学习型机关都要用硬性指标来约束,读几本读多长时间,矫枉过正,由此便可知读书之风之日下。市级机关
7、如此,区县如何?社会又如何?新闻背后的故事值得琢磨。五年来,中央决策层共进行了44次集中学习,为建设学习型执政党做出了榜样。地方的学习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各级党报党刊是哪一级都必有的,大小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几乎人手一份。有几个人在认真阅读、认真写读书笔记?能在“百忙”之中,浏览一遍重要文章的能有几人?大多随手扔在一边,不是整理办公室或是收破烂的登门,几乎是动也不动,很多崭新的报刊都给做了包装纸。能抽空坐在办公室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