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社会十大热点

申论社会十大热点

ID:42214272

大小:202.51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9-09

上传者:U-991
申论社会十大热点_第1页
申论社会十大热点_第2页
申论社会十大热点_第3页
申论社会十大热点_第4页
申论社会十大热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申论社会十大热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十全十美一一申论视野里的社会问题之对策分析和关系解析华图申论研究中心秦国伟社会问题的分析一直是申论的核心内容,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対策是申论考察公务员能力的主要方式,掌握了对策分析等于把对策题和文章题斩落马下。因此对于社会问题有一个宏观的视野和深入的分析卜分必要。一直以来,华图钟君老师的“万能八法”在申论对策提出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儿乎每个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都听说过“万能八法”,其影响力可见一斑。虽然钟君老师一直强调,“万能八法”是一种思维方法,并非万能,但还是会听到有考生指责“万能八法”无用。我想,之所以指责“万能八法”无用,无非是万能八法关注的问题比较宏观,因此对社会问题进行分类,根据问题的特殊性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还是有必要的。同时,申论考试出题有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我们解题时也需要一个从“具体”试题抽象出试题背后所体现的“关系”的过程。或者说,这是一个信息的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只有体会到这一点,申论材料才能谈得上“充分理解”了,在理解这个“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文章写作才谈得上思路清晰。本文分了十类社会现象和卜对关系,分别以“十全”和“十美”表示乙这十类社会问题当然不可能涵盖所有社会问题,因此,在问题的选取上注重的是基础性。说到底,申论关注的社会问题实质上是弱势群体的问题,哪些是弱势群体?农民、穷人而已。只要把这些人群的理解清楚了,阅读理解就没有问题了,提出对策也就没有问题了。十全之一: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著名学者温铁军教授提出来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突111的问题。李昌平在给朱箔基总理的心中曾大声疾呼“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为:农民贫困,基本权利缺乏保障,农民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缺乏保障,农民的社会地位不高,种养业收入占GDP的比重只有6%上下,农民发展权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由此导致了农业和农村衰败和凋敝的状态。原因:①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是从毛泽东时代开始的,通过户籍制度和公社、单位、粮票等方式确定下来。如今,二元体制外I韦I的东西已经被瓦解了,剩下的只是户籍制度了。户籍制度并非仅仅一个制度那么简单,户籍制度代表了一种等级制度,废除户籍制度并不是很难的,但是要建立一个扁平化的社会确实很难的。如果仅仅是废除八籍制度而没有瓦解等级制度,那么也是没有什么意思的。举例来说,听说过是农民户口的公务员吗?没有,因为公务员处于农民等级的上层,只要是公务员,很自然就转为非农户口了。大学生转户口也同理。在户口的背后,是作为等级制度的养老、医疗、教育及其他社会待遇等附属待遇,这些东西是等级制度的核心。我国目前的实力还不能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系统,我国的陕疗改革还任重而道远,我们的教育资源还比较稀缺,因此,消解等级制度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在毛泽东时代二元体制是为农业和农民为工业化建设积累资金的体制,农民为新中国的建设牺牲了很多。现在我们已经到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阶段。@农业、农民、农村的局限农业、农民、农村的特点是分散的、比较偏远的,它与现代化所追求的专业化、集团化是有差距的。③农民视野和素质的局限 并不是说农民一定素质低,其实城里的普通的市民并不见得比农民素质高,但是城市的环境确实使得市民见识要广一点。农民差的只是机会。③农民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比如:土地的所有权没有保障,土地的使用权也缺乏保障,农民在选举权上也仅仅是市民的四分z—,农民的言论渠道、司法等方面也需要保障。对策:①城市化是非常重要的措施。②要打破二元体制。③还权于民©组织起来。建立农民自己的组织,如农会、渔会等,建立合作社等小型金融组织,通过组织克服三农的缺陷。◎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系统,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⑥对农民进行帮扶,帮助建立公路、水利、学校、卫生所等基本的生产、生活设施,帮助他们搞特色农业,搞产业化经营。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性,防止强迫命令。0要转变观念。要转变极端功利主义的观念,一些官员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吃力不讨好,这是错误的。我们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是没有任何道理可讲的,这是我们的根本所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条理化框架:1•转变观念,2•政府主导,3•农民主体,4•打破体制束缚。十七大报告相关论述: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金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参考资料:问题: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1998-2005年的五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处在低水平上徘徊,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年平均增长5.5%,远远低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增收最慢的一个时期。2、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民看病难,吃药难,受教育难,上学难,社会保障难,文化亨受难等等问题。3、农民自身的问题:农民整体文化程度低,整体素质不高,思维方式较为保守和僵化。4、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5、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基层干部和一些党员不能起到带头作用,个别村甚至连正常办公地点都没有,成为“无办公用房、无办公设施、无活动场所”的“三无”支部。原因:1.近年来,农民收入虽然逐年增多,但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氏缓慢依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为突出的矛盾。如 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1.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渠道变窄。2.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但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的年限比较短,文化程度比较低,特别是一些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劳力都在外务工,留守人员多为年龄较大或年龄较小的老人或儿童,难以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担。3.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各项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仍未彻底打破,土地、资金等影响农村发展的因素未能得到有效、合理地配置,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來,农村综合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4.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党员干部“双带”作用发挥不好,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强;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不能成为领导农村发展的核心。对策: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1)继续加大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力度。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开展定向培训和订单培训,促使农村劳动力尽快就业;要切实保护好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免费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政策咨询和就业服务。(2)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深入实施科技农业,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使农民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屮获得更多的收入。(3)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冋乡创业和广大农民白主创业。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在乡农民自主创业,是解决农民增收难的客观需要。要制定出台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农民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引导农民领办、创办、合办民营企业,就地吸收消化本地富余劳动力,在致富自己的同时实现共同富裕。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1)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探索建立长效的管养机制。(2)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要继续抓好农村公路建设,逐步把乡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3)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要做好农村改水工作,优先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让农民都能饮用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4)加强农村能源建设。要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民用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和居住环境。3、培养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1)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抓好教育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要大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的的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要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注意调动和保护长期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发展。(2)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要充分发挥基层农技部门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分期分批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等的培训,促进科学种田;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强农民就业创业的能力。(3)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徳建设和文化建设。要认真实施公氏道徳建设工程,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和谐村组”等的创建活动,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4、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1)深化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要在切实保护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不受侵犯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有序推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解决当前农村部分外出务工家庭“土地抛荒”、“胡种胡收”的现象,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全面推行农户“贷款证”制度,加大小额贷款的支农力度,积极为农民申办小额贷款提供信用担保,解决农民发展生产和创业致富过程中资金不足问题。(3)深化村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在坚持林权集体所有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农民通过招投标、竞买、租赁等方式取得林地使用权,落实林地管护责任,促进林业产业健康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5、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先锋模范作用。(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切实加强以村级党组织为重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改进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活动方法,深入开展农村“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丰富“三级联创”的内涵,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2)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不断提高农村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3)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进一步搞好村务、财务和党务“三公开”,积极推行村务民主听证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民白治机制,真正实现农民群众的白我教育、白我管理和白我服务,构建民主和谐的新农村。分问题二:拖欠农民工工资(一)、问题的提出:总理关注引出“清欠风暴”2003年10月产24日傍晚,重庆市云阳县龙泉村村民熊徳明,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围了一大堆人,然后。她见到一位她以前在电视上见过的“大人物”一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犹豫了一会后,熊德明告诉总理,现在农民收入主耍靠打工,但她爱人李建明有2000多元钱的工钱已拖欠了一年,影响娃儿们交学费。总理听后表示:拖欠农民的钱一定要还。人群屮立即响起热烈的学声。当天夜里11时,熊德明和丈夫拿到了拖欠的2240元务工工资。2003年月日《中国政法报》发表了题为“如果不是总理过问”一文,随后,从中央到地方,全国掀起了一场“清欠风暴”。拖欠民工工资的现象不仅在个体和私营企业村在,在某些国有企业也相当严重。(二)、问题的原因:1、一些地方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一些房地产项目资金来源不落实,是造成拖欠的重要原因。2、部分开发商资金不足,盲目立项、开工;3、施工企业垫资施工,导致总包单位无力垫资又要求分包单位垫资施工的恶性循环,进而造成民工工资的拖欠;4、包工头为了自身利益多赚利润,故意拖欠;5、包工头不与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导致民工投诉时缺乏法律依据;另外,不按时发工资也是造成民工工资被拖欠的原因之一。 (三)、解决民工工资拖欠的对策:首先,充分认识解决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重要性。第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三,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制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要求。其次,要采取有力措施,完善相关制度。(1)、应该建立一个认定拖欠民工工资的制度。国家应该制定统一的《民工拖欠工资管理条例》,而不是各地自搞一套;(2)、要建立民工任职的资质人定,以此遏制我国由于民工进城没有管理造成的巨大浪费;(3)、要建立劳动合约的认定制度,通过第三者公证,在法院打官司的时候就具有法律效力;再次,要加强民工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教育,增强其维权意识。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主要对策措施:针对春节后农民工就业可能面临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要求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为贯彻上述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节前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了“春风行动”,旨在帮助求职农民工尽快实现就业,主耍有以下措施:一是强化就业服务,让农民工就业有门路,求职有信息。针对农民工节前返乡时间提前的情况,一方面,要求各地要加强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在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一些输出省份在节前就派出多个工作组到输入地城市了解企业用工信息,为返乡农民工召开专场招聘会,开展送岗下乡活动,让返乡农民工落实工作后再安心过年。另一方面,要求各地大力开发本地岗位,促进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不少省市结合国家和地方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已经优先安排返乡农民工就业,并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引导返乡农民工到当地企业就业。二是部署开展大规模的农民工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储备一批技术人才。针对金融危机对企业用工需求带来冲击的影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因失去工作返乡的农民工和尚在城镇继续找工作的农民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并按规定给予相应补贴。一些输出省份和一些输入省份已经安排相应培训补贴资金,将重点向农民工培训倾斜。三是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稳定在岗农民工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形势稳定。针对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困难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缓缴社会保险费、允许阶段性降低四项社会保险费率、允许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等等,鼓励困难企业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实现保就业、保增长、保稳定。目前,一些省份已经制定实施困难企业稳定岗位计划,并建立了面向企业的普遍走访和重点联系制度。四是制定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针对各地不少返乡农民工白主创业的意愿和行动,我部要求各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8]111号)精神, 将返乡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I韦I,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对有资金技术和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各种创业服务。目前不少地方都出台了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并把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作为当前促进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在资金、场地、税费政策方面给予相应扶持。五是部署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专项行动,保障农民工求职的合法权益。针对节后农民工大量外出、集屮求职的高峰时期,FI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下发《关于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严厉打击以职业中介领域内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取缔“黑中介”和加强对职业中介的监管,规范用人单位招工行为,为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创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该行动为期一个月,从2月9日到3月9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目前正在组织实施Z屮。节后第二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又下发《关于做好春节后农民工就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从以上几个方面进-步部署做好节后农民工就业工作。同吋,近期还将派出11个调查组,赴全国主要劳务输出、输入省份调研,参与和指导地方推动农民工就业工作。分问题三:征地问题原因: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土地所有权不清晰、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征地混同、官商勾结、农民的分散化措施:①明晰产权,要停止侵犯土地的使用权。②合理流转,保障土地流转收益大部分归于农民。③分类征地,征地只限于公共利益用地,价格听证,保障农民生计,商业行为以自愿流转的方式进行。◎改变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状况,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要对等。③打击征地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发动媒体、群众监督④建立农民维权组织0探索土地入股等保证农民长期收益的土地流转方式。参考资料:问题:1.政府征地范围过大,过滥,失地问题严峻2.征地补偿不足,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方式单一3.征而不用现象普遍,土地大量闲置,或者任意改变土地用途4.补偿金发放监管不力,克扣,贪污现象严重5.社会矛盾激化,腐败现象严重,社会各界反映强烈原因:1.政府违反了中央的土地政策,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缺乏尊重公己财产权的意识,可以不给甚至不给农民土地补偿费,以权谋私,已经进入了犯罪的范畴2.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不健全首先,行政补偿法律体系不健全。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但未规定应给了相应的补偿。与宪法此规定相配套的法律规范对于补偿制度的规定也不完备。其次,补偿办法规定不合理、不科学,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较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一)宪法法对补偿未作明确规定 (二)补偿立法漏洞较多,层次繁杂(三)政府单方定价导致补偿标准不合理(四)补偿金发放程序存在缺陷(五)土地产权不明晰,行政法制监督制度不健全(六)基层民主制度不够完善,干部考核机制不合理(七)土地税费制度不适当1.群众法律意识还不够强,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往往遭到不同程度的侵害与剥夺4.征地程序中欠缺有效的监督机制,致使农村土地流失严重由于在征用程序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很多时候便会出现政府擅自占用土地、买卖土地等非法转让土地和越权审批,或先征后批,或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占地的现象。由于农村土地征用费低,很多土地在被征用后由于种种原因被闲置,造成了大暈土地资源的浪费,致使农村土地流失严重5.欠缺合理的司法救济途径,土地纠纷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和处理现行土地征用立法中对裁决征地纠纷的规定过于原则,往往导致纠纷无法解决,失地农民告状无门。即使是法院受理,由于征地制度本身的缺陷,老百姓也很难胜诉,其正当权益也很难得到维护。对策:1.政府应该着手开展的工作:(一)完善征地补偿办法,中央制定全国统一最底标准,地方因地制宜按照土地综合利用和实际年产值制定地方标准,但地方标准不得低于国家标准;在征地补偿费是否统一管理问题,小央不适宜制定统一行为,可放权让地方自行落实,制定省级地方性法规,但资金要专户、专项、核算审计、公开、协商一致,另外,村民民主讨论后可以决定该资金的合理使用(二)建立失地农民保障基金,対失地农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创造就业条件,引导农民实现再就业,妥善安置幼、老、伤残的社会保障问题;逐渐规范征地审批前听证制度、批前告知和确认制度的建设,切实维护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申诉权和救济权(三)政府主管部门负起责任,加强土地征用补偿与安置监管机制,防止征地款项被农村基层干部贪污挪用,补偿金不能完全到达失地农民手中(四)尽快制订土地征用管理办法单项法规,使征地行为有法可依(五)改革和完善地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制度,将保护耕地、维护农民权益纳入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指标,防止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搞形象工程乱占耕地,侵害农民权益(六)完善村级民主制度,凡涉及处置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管理事项,必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2.完善宪法公民财产权保障制度,在宪法有关财产权保障条款中明确规定公民享有获得补偿的权利;建立、健全宪法直接适用制度与违宪审查完善对土地征用的监督机制,完善监察、审计以及上级机关的监督机制。3.对农民给予公平的补偿。(一)补偿标准。现在是市场经济的吋代,只有以土地的市场价格来确定补偿的标准才较为合理,让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切实了解土地征用,参与讨价还价,如此才能满足、保障土地所有人和土地使用人的合法权益,支持土地的征用。(二)合理的给予安置。应该在给予金钱补偿的同时,对他们今后的生活给予安置。 (三)扩大补偿的范围。在对农民的实际损失给予了补偿的同时,还应该加入预期的利益。1.完善征地程序(一)征地必须规范透明,应当有听证程序以听収被征土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意见,让被征地农民参与征地过程,以保证他们对土地的使用权、处置权等得到充分尊重,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应该加强对农村土地征用的审批程序(三)加强农村土地征用的民主性。农民对征地补偿的确定及补偿费用的分配及使用,有权进行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被征土地被闲置,农民当然地有权申请恢复土地的耕种,如此不仅达到了提高被征土地的利用率,还更有利于保护国家有限的土地资源。2.健全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加强司法审查,排除外界干扰,为被征土地的所有人或使用人提供相应地救济途径农村土地的征用是个宪法性的问题,同时也是对农村土地征用进行司法审查的内容。新宪法修订后将财产的征用提高到了较高的位阶。在农村土地征用中涉及到好几种行政合同,从法律而前人人平等出发,合同的受损方不能因提出不同性质的诉讼而得到不同的判决结果,在宪法的明文支持下,它是法院受理审查这种类型案件的依据和源泉,正是由于农村土地征用涉及各种行政合同的特殊性,人民法院才更应进行合理性、合法性的审查,而且可以兼顾行政法的合理性原则同合同法上的诚实信用原则3.改革现行的地方税费制度政府除征收适当的土地增值税以外,不得直接在土地征用屮通过收取其他各种名义的费用来获取收益4.强化公众参与力度为有效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关系,协助政府的决策由封闭转向开放,减少土地征用屮的寻租活动,降低交易成本,需要强化公众参与力度。为此,耍对公众参与的范围、参与的内容、参与的形式、参与的手段做出具体的规定十全之二:房地产问题表现:房价虚高原因: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银行信贷泛滥、炒房行为、住房建设结构不合理、房企违法违规、政府缺乏有效调控、大众的跟风行为、中国人多的国情,土地的垄断性质措施:①地方政府转变观念,切实关注民生©银行收紧银根,通过对居民第二套房按揭贷款比例的调高控制炒房行为③严格房企管理,严把准入关④政府加强对销售价格的调控⑤调整住房结构,控制大户型,多建设中小户型,停建别墅住宅◎政府推动建设经济适用房,实行廉租房制度。信息透明,引导公众行为粉通过小城镇与城市化相结合的方式消化人口压力参考资料:问题:1、商品房供需结构矛盾突出。目前,房地产市场供给中档商品房为主体,大户型比例过大,而适合广大中低收入家庭 的中小户型比例偏低。2005年,住宅销售面积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而销售套数只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10%,新建商品房销售仍以大户型住宅为主,上半年80平方米以下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占住宅销售面积的5.54%,80-120平方米的中户型占住宅销售面积的21.95%,12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占销售面积的72.51%。2、房价上升速度过快,房价收入比相对偏高。房价持续上升十分不利于解决城镇居民尤其是屮低收入居民家庭的住房问题,将制约住房消费的增反。住宅市场在经过儿年的消化和发展后,目前住宅的真正需求集中在工薪阶层和刚踏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身上。这部分群体不是收入水平相对低,就是积蓄较少,对住宅产品的购买力相対较弱。如果房价不加以有效控制,极有可能导致住宅市场大幅度波动,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3、行业集屮度偏低,企业自有资金严重不足。房地产的投资风险较大,要想在日益激烈的房地产市场竞争中长久地生存和发展,必须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而我市房地产行业真正形成实力雄厚的大型开发企业并不多,目前全市房地产企业共有300余家,但一、二级企业不到30家,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几乎没有,大部分企业自有资金不足,对银行贷款依赖性很大,潜在风险加大。原因:1.市场秩序不够规范。目前房地产市场无论是在开发、销售还是管理层面上都存在一定的无序化。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有76.2%的企业认为房地产开发市场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无序化及房地产市场管理不规范化的问题,87.7%的企业认为房地产中介服务市场体系一般,94%的企业认为中介服务市场不规范。2.造成房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开发商炒作,抓住购房者买涨不买落的心理,占调查总数的67%。为了抬高房价,获取更多的利润,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利用各种方法和方式不断的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作商业化炒作,从而尽可能的发布各种有利于抬高房价的虚假信息,对消费者购房行为进行错误的引导。同时,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利用消费者害怕房价持续上涨的消费心理,在房价上涨的过程中让消费者购买,从而获取高额利润。二是土地开发成本上升,价格过高,占调查总数的43%,在我市商品住房成本构成中,土地价格占到21.4%0近年來,我国由于各种原因,可以利用土地的数量正逐步减少,这就导致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呈现紧缺的发展态势。基于是种状况,土地开发成本不断上升,土地价格不断上涨,因而房地产开发的成本也相应提高。这些都成为房价上涨的决定性因素。三是市区土地供应量逐步减少,拆迁成本高。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对城市市区土地的需求和利用量在不断的增加,然而市区土地可利用率正在逐步减少,这就造成了城市土地供需矛盾。同时,在城市改建过程中,对于市区内旧的建筑物的拆迁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因素必将加大房地产开发商的成本。四是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随着城市居住人口的增加,住房制度改革深化,购房积极性不断高涨,加上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推行,提高了居民的购买能力,扩大了商品房市场的有效需求;五是钢材、水泥等原材料的上涨,直接导致住房价格的上涨。六是经济适用房在住房供应中所占的比例小,平抑商品房价格作用相对薄弱。3.政府下设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不规范运作。目前,各级政府(市、区县)均成立了房地产开 发公司,而这些公司既资金短缺,又缺乏专业人才,在竞争屮很难自下而上,但地方政府为了扶持这些公司,就利用行政权力,将区位最好的土地无偿划拨给这些公司,作为启动条件。然后这些公司将这些土地在无任何投入的情况下转让给有钱的“下家”房地产公司,有钱的房地产公司不想拿“二手地”,但因为有的地方土地帀场不能公开竞标,只能吃进二手甚至三手地。实际上,这些地方政府下设的公司是利用行政手段剥了进行实质性投资的开发商的“一层皮”。据调查,“这层皮”大约占住宅开发成本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而这些只凭一张纸就rti政府批准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所取得的巨额利润,是十分不合理的。实际上,据权威部门的调查,真正搞开发的房地产公司利润率是很低的,他们一般将这层不合理的“皮”打进住房成本,从而抬升了房价,最终受害的不仅仅是开发商,而且也是广大的购买者。对策:1、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市场功能的充分发挥。建立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体系、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和跟踪管理、实行商品房合同备案和商品房预售登记制度,房地产管理部门要依法查处违规行为,并记入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机构信用档案,公开予以曝光。2、加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和管理,调整住房供给结构。建设管理部门严格审查,加强跟踪监管。房地产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审批、公示制度。同时,严格控制非住宅和高档商品住宅建设,努力增加屮低价位、中小户型的经济适用住房、普通商品住房供给。3、调整建设用地供应,严格土地管理,规范土地市场。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健全市场体系。进一步深化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加强住房公积金的归集、管理和使用。搞活住房二级市场,鼓励居民换购住房。在房地产市场成熟的城市,住房二级市场交易量应大于住房一级市场的交易量,应该形成高收入者购买商品房,他们腾出来的二手房会被下一收入层次的家庭占有,下一收入层的二手房又会继续向下传递,以形成住房一、二级市场的良性互动,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4、建立房地产业多渠道融资方式,促进规模化经营。加速推进房地产证券化,利用证券市场的功能,实现房地产的资本大众化。鼓励发展房地产基金,鼓励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建立房地产业多渠道融资方式,减轻银行风险。积极采取措施扶持优势房地产企业,使其尽快做大、做强,还要在房地产领域全而引进竟争机制,充分运用资本市场,通过收购、兼并推进房地产企业的资产重组和企业扩张,通过优胜劣汰,加速房地产规模经营步伐。5、高度重视稳定住房价格。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稳定住房价格的责任;切实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销售行为;加大打击、处罚各种违规、违法行为的力度;认真组织对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督促检查;建立房地产企业信用档案,违规、违法行为公开予以曝光。对一些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要及时依法从严处罚,并向社会公布;正确引导居民合理消费需求。1.我们要加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建设管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十全之三:突发事件处理表现:自然灾害、矿难、食品安全事故、安全生产事故、其他各种人为事故原因:惟利是图、监管不力、生产无序、成本因素、官商勾结、法律不健全、人的素质、历史因素、价格因素对策:(D善后一一快速介入,抚慰死者家属、救治伤者、排除隐患、总结反思 @建立长效机制事前:预报、预警、预案、准入关、储备、审批、专家咨询、订立规章、化解社会矛盾事中:快速介入、检査、监督、跟踪报道事后:验收、总结、奖惩③建立基本制度:信息发布制度、社会保障、促进就业、安全规章、有序竞争◎加大投入,依靠科技参考资料:问题:1.事故总量居髙不下。1997〜2006年,全国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从1995年的10.3万人上升到2006年的14.7万人,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近10年全国每年平均发生各类事故高达70多万起,死亡约12万人。2.特大事故频繁发生。2003-2006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526起,平均每年发生132起,不到3天一起;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平均每年发生14起,不到1个月一起。特别是2005年第三季度以来相继发生了三起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别重大煤矿瓦斯事故,损失惨重,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3.职业危害严重。截至2005年,全国累计检11!尘肺病患者58万余例,每年新发尘肺病超过1万例,累计因尘肺病死亡近14万人,病死率22%,尘肺病现有患者44万余人;全国有50多万个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高达2500万人以上。4.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问题突出。煤矿:在工矿商贸企业事故中,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特大事故突出。2002-2005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平均每年为6282人,约占工矿商贸企业各类事故死亡人数的41%以上;特别是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多发,平均每年发生50起,约占工矿商贸企业特大事故总起数的78%;平均每年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约8起,占工矿商贸企业特别重大事故总起数的80%左右。烟花爆竹:2002-2005年平均每年发生烟花爆竹事故162起,死亡324人。建筑:建筑业事故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从2001年的1160人上升到2004年的2789人,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4%。道路交通:道路交通事故总暈大,死亡人数多。2002〜2006年平均每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约68万起,占各类事故总起数的70%;死亡人数高达10万人以上,占各类事故总死亡人数的78%。铁路交通:铁路交通事故(含铁路路外事故)起数多,死亡人数总量大。2002〜2005年平均每年发生事故约1.2万起,死亡约8300人。民航飞行: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巨大。1994〜2003年我国民航运输飞行重大事故率为0.62次/百万飞行小时,与航空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差距(美国同期为0.169次/百万飞行小时)。原因:1•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安全生产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缺乏足够的认识,存在重经济、轻安全的倾向,安全生产未能真正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还没有落到实处,安全生产还没有成为绝大多数企业的白觉行动。2.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改变,长期投入不足,导致在安全生产方面累积欠账严重。我国的生产经营单位尤其是一些老工业企业和中小企业,生产工艺技术落后,设备老化陈旧,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重大危险源分类、分布不 清,尚未建立起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重大事故隐患未得到有效治理。2.行业安全管理弱化,企业安全管理滑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的变化,原有行业主管部门撤销,行业安全管理职能弱化,监管不到位。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忽视安全生产,减少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甚至冒着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风险强行生产。4•监管手段落后,执法力度不够。全国目前还有7%的地市、18%的县尚未设立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已成立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的省市,也存在机构不健全、监管力量不足、监管手段落后问题。安全生产监管权威性不够,惩处不力,难以形成合力。与《安全生产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制修订工作滞后。5.科技支撑力量不足。公益性、前瞻性、基础性、共性、关键性技术等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从人才、基础设施到资金支持严重缺位。国家对安全生产科技研究的投入严重不足。安全生产科研力量趋于分散,现有安全生产科技支撑能力,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工作需求。现有的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推广和应用。对策:1.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安全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把安全生产摆在与人口、资源、环境同等重要的位置。完善和强化安全生产规划和实施体系,把安全生产规划、重要指标和重大工程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及投资计划,统筹安全生产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2.加强安全生产法治。以《安全生产法》为核心,加快相关配套法规、规章建设。组织修订《矿山安全法》、《海上交通安全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和修订应急管理与处置、重大危险源、区域安全规划、事故预防与控制、安全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安全技术规范和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逐级抓好落实。特别要加强县乡两级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依法严肃查处事故责任,对事故责任人要依法严格追究责任。4.加强监管监察能力建设。加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执法队伍和执法能力建设,保障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构、人员、设施、装备、经费等到位,提高安全生产监督执法装备水平、作业场所和场所监督检查执法和重大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和手段,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完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及事故举报中心,设立全国统一的举报电话。5.加大安全投入。制定和完善财政、金融、保险、税收等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经济政策,拓宽安全生产投入渠道,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投入引导、金融和保险参与的多元化安全生产投融资体系,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安全生产,改善安全生产条件。6•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建立地方政府领导分工联系本地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制度。整顿和规范小煤矿,提高规模,减少小煤矿数量,规范煤炭市场秩序。改革矿产资源税计征方式,实行以储量为基数的计征制度;改革电煤价格形成机制,合理调整煤炭企业与发电企业的利益关系。完善屮央、地方和企业共同增加煤矿安全投入的机制,国家继续安排资金支持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对瓦斯(煤层气)抽采和利用实行税收优惠。切实减轻煤炭企业负担,落实对煤矿的税收等优惠政策。提高矿工待遇、素质和劳动保障水平。 支问题一:矿难原因:产权不清、安全欠账、惟利是图超采乱釆、官煤勾结、技术落后投入不足、矿工贫困、小煤矿乱采、执法混乱、准入关松散、能源价格上涨快对策:①转变观念,以人为本②建立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合理资源价格,产权清晰③补足安全欠账◎打击违法开采,治理小煤窑◎文明执法,严把准入关③教育培训矿工,采用先进技术0提高矿难赔偿标准,严惩事故责任人©借鉴经验⑨媒体监督0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两型社会O关注弱势群体,创造就业机会支问题二:食品安全原因:观念、监管不力、法律制裁不够严厉、准入关不紧、化学品管理松弛、企业盲目扩张竞争无序低层次竞争对策:①转变观念②建立健全法律有关规定,惩罚性赔偿与集体诉讼原则③严格准入,严肃追究违规企业法律责任◎严格化学品管理⑤企业自律,创品牌,有序竞争◎资金投入,技术投入④媒体、群众监督⑤食品安全责任事件官员引咎辞职制度◎责任分工、责任追究、建立安全档案,严查产品质量责任人参考资料:问题:1.生产加工企业少、规模小、产值和营业额较低。2.流通销售企业比例过大、档次低、竞争力弱。3.蔬菜屮农药残留超标较为严重。4.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仍然存在。5.一些生产经营者为了获得非法利益,不顾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不择手段地制假售假,危害人民群众。6.农村牧区成了假冒伪劣食品的“重灾区”。7.食品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无卫生许可证、无健康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也较常8.食品安全问题较多,监管形势严峻。原因: 1.经营者素质不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部分食品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唯利是图思想严重,不注重食品质量;有的食品经营者在进货时很少去注意商品的商标、厂名、厂址,甚至生产日期及合格证等内容,因为他们只在乎价格,很少考虑其它因素;而有些消费者在消费时,受个人收入低等因素的制约,首先考虑的也是价格因素,忽视产品的内在品质,即便是在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大多是吃出问题不维权。2.食品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不高,食品安全宣传的声势不大、氛围不浓。城镇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相对较高,农村牧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较低,自我保护能力低下,间接造成了违法食品有市场需求、违法者有生存空间。作为食品生产者,尤其是生产蔬菜、瓜果的农民,他们对食品安全认识的程度普遍较低,他们大多不知道什么是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所以,就更谈不上如何去生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了。3.无公害食品生产与销售脱节。由于无公害食品科技含量高、生产成本大,加之人民群众对其认同度的不高,致使无公害食品销售渠道不畅,价格也没有明显的优势,优质得不到优价,多数生产者及经营者没有见到明显的实惠。4.假劣食品流向城乡结合部及农村牧区。随着城市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假冒伪劣食品难有藏身之地,一些不法商贩便利用农村牧区市场信息闭塞、农牧民消费水平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问题,将城区市场己经过期或者将要过期的食品通过“商品展销会”、“送货下乡”等形式,低价倾销到农村牧区市场,致使农村牧区市场成为假冒伪劣食品的集散地;非法食品加工厂家也由城市转向农村,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继续违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坑害农村牧区消费者。5.监管职能分散,协调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食物链分属工商、卫生、质监、农牧等多个部门监管,由于这些部门管理体制不同,人、财、物的主管部门各有其主,有的在该唱主角时却当了配角,有的在该当配角时却唱了主角。6.政府对“食品安全”经费投入不足,监管工作到位难。近年来,我国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投入经费少,一些检测设备老化,未能及时更新,另外还缺少一些必备的检测设备;抽检经费严重不足,难以及时检验食品质量的真伪,检查屮经常出现一些无法认定的质量问题,大大制约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7.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难度较大。现在下岗失业人员较多,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由于从事小规模的食品生产经营投入少、见效快,因此开小商店、小吃部、小作坊就成为就业的首选。这些人大多心理不平衡,在不办理任何证照的情况下,就理直气壮地开业,而且又不懂法律和政策,因此在执法时常常遭到他们的阻挠和抵触,有时还出现“暴力抗法”;有些经营户流动性大,加之所售食品來源不明,进货渠道乱,索证索票难,而且极易反弹,执法难度较大,给食品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特别是私屠乱宰等问题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突出。对策:1.加大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要密切与新闻媒体的联系,重视对食品安全的舆论监督,采収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工作,通过新闻媒体和消费者的积极参与,进一步加大社会监替的力度,努力为食品安全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坏境和社会氛围。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阵地,宣传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宣传食品消费知识,宣传无公害食品,倡导绿色、健康消费,切实加强正面宣传和消费引导,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震慑违法分子,教育广大群众,扩大整治成效,树立执法权威。2.进一步落实食品质量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从明确整治重点、落实区域责任、严格督查考核三方面入手,实施质量保证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市食品安全工作协调委员会要与相关职能部门签订管理责任书,相关职能部门还要与生产厂家、市场主办者、经营户签订质量保证责任书,要求经营户严格遵守食品经营有关法律、法规,做到货真价实,不出售假劣食品、过期变质食品。创新督查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对因食品质量问题产生不良后果或 工作不力导致严重后果的,将严厉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1.加大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宣传工作的投入。强化对技术和执法人员的培训。配齐、配全、配优必备的监测、检验设备;提供必要的抽检经费。加强食品质量监测,要建立以市场主办单位自检为基础、消费者复检为补充、执法部门抽检为保障的“三方互动”的监测体系,拓宽抽检领域,扩大监测覆盖面,及吋通报公布结果。2.严格把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及食品质量入市关,推进食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严格对食品经营主体的登记审批,在对新屮请从事食品经营的,除了加强其前置审批外,还应该对申请人的经营场地、经营规模、个人的诚信程度进行充分的调查。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管理,督促其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度,从生产和流通环节把好食品质量关和入市关。加强对食品经营者的口常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建立食品安全应急机制,尤其是対食品安全赋予重要职责的职能部门,要成立快速反应的应急执法分队,制定突发事件值班制度,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3.加大执法力度,从重从严查处食品大要案件。要切实加强对食品大要案件的排查和督办,依法从严从重从快处理--批大要案件。要建立案件查处协作制度,对涉及辖区范围以外的案件及线索,及时通报给相关地执法部门进行查处,尤其要查清其进货渠道和销售去向,坚决防止假冒伪劣食品扩散。要继续开展与名优食品生产企业联手打假活动,不断完善联手打假工作机制。要建立相关执法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案件移送机制,凡触犯刑律的案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4.建立畅通的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体系。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构建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定期公示制度,在市政府指定的网站上,建立食品安全信息专栏,定期向社会发布食品安全综合信息,及时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5.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监管机制。要专门设立食品检查台账,对守信企业和失信企业建立档案,并及时录入信用信息监管情况,失信企业将列入“黑名单”。同时在各市场、超市设立公示牌,对检查屮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所涉及的经营者(姓名、摊位号、企业名称)和不合格商品名称、批次在市场进行公示,向社会发布质量安全通报和消费警示,对“问题食品”和列入“黑名单”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十全之四:高新技术问题危害表现:网络安全、网络色情、垃圾短信、垃圾邮件原因:法律空白、网络交互性虚拟性开放性与安全的矛盾、利益链条对策:(D法律①技术手段:防火墙屏蔽、筛选②实名制③网络、电信SP的责任④宣传、教育大众◎打击非法中介、中间商⑦自律十全之五:道德问题表现:不诚信、无爱心、虚假广告、虚假新闻、范跑跑问题、“八无”一一无知无能无情无义无德无才无耻无赖原因:惟利是图思想的侵蚀、道德的局限性、体制转轨制度漏洞社会公正不彰、现代 社会流动性大措施:①转变观念,道德是安身立命之本,信仰具有独立的价值②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③个人信用制度、企业信用制度,表彰个人,形成品牌④利益相关制度,用入股等方式把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统一起来⑤打击违法犯罪,堵塞漏洞,保障司法公平,弘扬社会正气◎信息公开透明⑦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参考资料:问题:1.外来文化的强劲冲击(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激增,大量的西方文化产品如影视、音乐和书籍等产品蜂涌而入,满足了在转型时期人们这种既好奇又饥不择食的文化需求。(2)文化市场上,我们自己的文化产品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多样化要求。这给外來文化提供了急剧占有的市场空间。2.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念错位。相当一些人理想信念淡薄,缺少奋斗精神,革命意志衰退。3.以人为本的理念淡薄。关怀人、尊重人,以人的自我发展和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为社会进步核心的理念没有真正形成。尤其是一些独生子女“惟我独尊”观盛行,个人主义至上。4.追求财富的冃的和手段相对落后。以牺牲环境、牺牲长远利益、损害他人利益而获取财富的不和谐因素加剧。.社会事业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5.法律意识淡薄。违法犯罪现象增多。6.社会责任普遍不足。一些人个人私欲膨胀、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少善心,无善举,缺少社会责任感。例如:2003年12月27日晚9时40分左右,珠海一名普通教师黄女士从市委党校出来准备过马路时,一名歹徒从其身后抢走了她手屮的提包后逃去。黄老师一边呼救一边追赶。附近十多名市民闻讯赶来,但没人拦住歹徒,歹徒最终跑掉了。7.政府重视和现实状况的冲突(1)政府的重视和人们文化建设舒缓之间的冲突;(2)人们文化消费的需求日益多样化;(3)文化建设屮政府的主导地位和人们的主体地位Z间的关系;(4)文化传统的现代性转换问题;原因:1.外来不良文化的冲击。在我们引进外资、走向世界、吸收西方文明的同时,西方的腐朽文化、消极的价值观一直对我们有着较强的感染作用。2.封建文化根深蒂固。尽管中华文明有许多可以值得国人骄傲的文化精华,但也确实有许多遗毒至深的文化糟粕至今还对我们产生较强的支配作用。3.社会导向、约束机制不强。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抑制什么更多的是停留在宣传层面上,缺少制度和机制保障,缺少形成有利于和谐文化生长的强大引力和社会氛围。 1.符合村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相对匮乏。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公益性投入大量集中在镇区,对农村的投入相对不足。2.对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的理解,现代的文化建设显得步履维艰。对策:1.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的最紧迫任务是要塑造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文化性格并将这一品质体现在政策和措施Z屮。尊重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培育文化生态的活力,不要受外来文化的影响。2.能力和技术方面。全社会都要形成努力学习、加强锻炼、崇尚科学、勇于创造的理念和习惯,使人人都把自我发展、获収收益、奉献社会建立在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上。3.在经济方面。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把发展经济做为国家建设、民族发展的第一要务。在经济发展中,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与社会进步相统一、相协调,不能为了当代发展而破坏了子孙后代的家园。4.在公共道德和社会责任方面。要培养和强化人们的法律意识,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社会风气;要强化公共和整体意识,维护公共利益,热爱集体,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要开发和培养人的爱心,鼓励人们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净化人们的心灵,将更多的关爱播撒人间。5.在机制和体制方血,建立起科学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生产经营机制。要根据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社会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进一步理顺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建立运行有序、促进发展的宏观管理体制和机制。6.政策规范,确保文化建设的人众化方向。文化建设的建构性对政府提出宏观调控的要求。应转变政府在具体的文体活动中的职能,使”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观念在各地区生根发芽,蔚然成风。十全之六:教育问题现象:上学难、上学贵、高考问题、择校问题、课业负担重原因:观念问题,教育市场化,教育投入不足、人口多人均教育资源短缺、教育资源分配结构不合理、公共资源地方化、精英型社会和精英型教育思维、学历的等级身份性质、教师素质不高和流动不畅、教育评价方式单一对策:①转变观念,科教兴国,政府负起教育责任②加大投入,保证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上升,达到4%,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资助贫困生,希望小学,改善教学条件,清理校舍危房,关注农民工子女入学。③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合理流动©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培训,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师待遇,广纳社会人才投入教育事业⑤重视职业教育,建立终身教育体系⑥高等教育资源要全民共享,要建立国家投入与社会各界投入相结合的投资机制0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建设机会公平的社会,努力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转变精英型教育思维③教育评价方式多样化0努力打破以学校和教师为中心的体制,要面向学生,要面向全体,要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国家投入不足,是教育面临的最大瓶颈。根据1993年的社会经济发展纲要,计划到2000 年教育投入占GDP总量应该达到4%,但是实际只有3.32%,以这个比例,国家累计少投入7000个亿。近儿年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不但没升反而下降:2000年为3.32%,2004年为2.7%,2005年只有2.16%。政府不投入或投入不足,所有压力就全压到学校身上。学校职责是办好学校,教书育人,培养合格人才,却还要承担起筹款还贷的任务。一是耍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抓紧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特别是困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期性困难和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体制,理顺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探索发展教育的新模式;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形成公办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良性机制。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教育管理。依法加大教育投入,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同时,继续拓宽筹资渠道,健全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教育。从严治教,规范管理,依法行政。加强教育经费管理,不断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三是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入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发展的新局面。此外,还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合理配置教育公共资源,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等。十全之七:医疗问题表现:看病难、看病贵、医疗事故、中医问题原因:医疗片面市场化、医疗资源的垄断性质、人的生命的特殊性、医疗信息不对称、以药养医的体制、医药回扣、医生素质、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建立对策:①转变观念,政府负起公共服务责任②建立社会保障体系③严格医疗准入,打破垄断,治理虚假广告◎改变体制,医院分开、医药分开、管办分开,控制药品价格⑤打击商业贿赂⑥提高医生素质,人员合理流动,医德教育0治理行业不正之风,处方规范化,字迹清楚,价格透明,不写商标名称©群众监督,追求医疗事故责任⑨振兴中医,利用中医是降低医疗费用的重要措施十七大报告相关论述: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贵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参考资料:问题:1.药品价格过高,超出群众的承受能力。2.诊疗行为不规范,滥检查、大处方、开贵药、收红包、开单提成的现象屡禁不止。医疗卫生产品并非纯公共产品,有外部性、也有内部性,最大特点在于信息不对称。3.医疗服务收费不合理。(1)自立项目、自定标准收费。(2)擅自提高标准收费。(3)肢解收费项目、重复收费。有的医院仅从床位费中就分解出收费项目达11项之多。变相提高收费标准和扩大收费范围等现象也普遍存在。4.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缓慢。不少地方还没有实行医疗保障改革,除极少数实行医疗保健的领导外,普通干部、职工仍然实行原先的公费医疗制度,看病很不方便。5.农民群众看病难。据统计,我国的医疗资源80%在城市,20%在农村,卫生分配极不合理。6.药品价格虚高问题严重。药品生产低水平重复,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使整个医药市场成为买方市场,导致竞争无序。原因:1.“医药不分”、“以药养医”的机制不合理。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的主要经济來源是政府投入、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2.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目前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已进入市场,而作为药品销售终端的医院,仍然处于医疗市场垄断状态,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双轨制并存,两种调控手段都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反而两种体制的弊端却都在产生作用。3.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严重不足。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其中优质资源更少。“僧多粥少”,导致医院在医患关系中始终处于强势地位。4.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覆盖面太低。据新华社报道,我国有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绝大多数居民靠自费看病,承受着生理、心理和经济三重负担,“生病吃药”被群众誉为新三座大山z—,不少农村群众因病致贫、返贫。对策:1.加快卫生体制改革。(1)要加快医药分开改革的步伐,切断医院、医生与药品销售的利益关系。(2)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重新整合医疗资源。(3)改革医院投融资体制,多渠道筹措办院经费。2.完善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投入补偿机制。要明确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的投入补偿责任,加大政府财政投入,逐步改变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做法,确保医院经费正常运转,确保群众能够享受最低医保待遇。3.进一步完善医药集中招标采购办法。(1)根据药品招标情况核定药品终端价格。(2)从有代表性的制药企业中筛选部分药品进行严格审查,确定岀厂价格,“两头挤压”,最大限度降低药药品批发和零售Z间“做工作”的利润空间。4.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基层卫生机构要以社区、家庭为服务对象,开展疾病预防、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医疗与伤残康复、 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妇女儿童与老年人、残疾人保健等工作。城市大医院主要从事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结合临床实践开展医学教育和科研工作支问题一:中医问题原因:从医素质要求高、处方复杂模糊、不易操作、不够标准化、见效时间较长、法律责任困扰对策:(D重视②中医规范化、标准化③加强人员培养④高科技、加大投入改造中药⑤重点突破,形成品牌◎通过行业协会扶持引导中医发展⑤发挥中医低成本、器械简单的优势,为贫困地区医疗保障作贡献十全之八:劳动就业表现: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就业难、拖欠工资、农民工劳动待遇低原因: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非法收入、过高收入缺乏控制、控制汇率低成本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人口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工业化过程机器资本代替人对策:①促进就业②调节收入③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两型社会,转变产业结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加大教育投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⑥小镇化与城市化相结合0农业产业化,特色农业,促进增收十七大报告相关论述: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牛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休I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牛就业工作。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参考资料: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各级政府通过坚持发展经济、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协调发展城乡经济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扩大就业规模,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1、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政府始终将促进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将控制失业率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坚持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 展,并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2、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容量。坚持把发展服务行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方向,鼓励发展社区服务、餐饮、商贸流通、旅游等行业,更多地增加这些行业的就业岗位。3、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拓宽就业渠道。注重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特别是就业容量大的私营、个体经济和中小企业。4、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增加就业途径。鼓励劳动者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积极发展劳务派遣组织和就业基地,为灵活就业提供服务和帮助。5、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确立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用人主体、劳动者作为供给主体的地位。同时,协调推进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户籍制度等项改革,改善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客观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6、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植再就业。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实行免征税费和小额贷款扶持政策。为鼓励服务型小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实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和减免税收政策。为帮助就业I木I难对象,实行再就业援助。为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实行税收鼓励政策。7、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预算中安排专门资金,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中央财政专门安排资金,对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给予补助。8、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政府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发展各类教育与培训事业,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支问题一:大学生就业难原因:人多、结构不合理、信息不通畅、观念、能力有问题、经济结构的问题、事业单位人员流动性、开放性差、户籍等政策限制对策:①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条件②大学要优化学科结构,要适当面向就业市场,但也要避免片面注重就业率,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③大学生要转变观念◎要加大投入,对就业中介进行扶持和管理,要使得就业信息通畅◎要改变有碍充分就业的各种政策,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实现人员充分自由流动⑥要对事业单位和党政部门进行改革,淘汰冗员,吸收优秀大学生加入0要鼓励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扶持©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系统⑨改革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创新性国家,促进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十全之九:贫富差距现象:联合国开民计划署认为:目前屮国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最贫困人口占收入和消费的分额只有4.7%,而占人口20%的戢富裕人口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高达50%。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贫富的差距渐渐扩大,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全的隐患,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原因:市场竞争必然产生不平衡、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造成了不平衡、违法的不合理 的收入、城乡分割的体制带给农民的不公平待遇、各种乱收费、住房教育医疗价格虚高对策:①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②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清理阻碍要素流动的条条框框③取缔非法收入,调整不合理的收入,调节过高收入©逐步打破二元体制,给予弱势群体发展的机会和必要的帮扶◎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弥补对农村和农业的历史欠账⑥关注教育、医疗、住房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清理不合理的收费,控制价0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系统和社会救助系统◎努力促进就业,充分重视农民工就业和大学生就业⑨宣传慈善事业十全之十:科技创新问题现象:科技创新能力不高,低水平竞争原因:面向市场的创新机制没有形成、创新意识、行业科研机构缺乏、大型企业垄断经营小型企业没有实力、人才缺乏、标准和专利壁垒对策:①转变观念,核心技术买不来©面向市场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机制③培养支持行业科研机构,向中小企业转移技术©鼓励大型企业独立自主搞技术研发,参与国际竞争◎培养人才,用好人才⑥努力形成自己的技术标准,掌握专利技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0营造氛围◎对耗费大量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要进行控制,提高他们的成本,逐步转变粗放式的拼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十七大报告相关论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认真落实国家屮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人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参考资料:问题:1.缺乏创新型人才。科技创新渴求领军人物。领军人物,能够带领科研团队攀登制高点,并懂得将科研成果成功地转化为生产力;领军人物,能够带领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这样既懂技术,又熟知产业化运作的顶级人才。2.从投入来看,政府部门正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但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积极性还不够高。有限的投入目标还不够集中。3.在与创新相关的市场上,信息流动不够活跃。在这个平台上,大学、科研院所应展示自己有什么能力;企业应积极提出对于科技研发有何需求。冃前,大学与科研院所寻求合作的积极性比较高,但许多企业在这方面意识不强。4.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还不突出。不少企业目光短浅,创新动力不足。有些企 业在年度预算中不重视研究开发费用的预留。有些企业在搞产学研项目吋,指望政府拨款。原因:1.长期以來,我们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不同轨道运行,能深入结合的不多。2.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技术人才的流动,企业产权的明晰等制度安排上存在的问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抑制了创新活动的展开。3.企业没有成为创新的主体。我们国家的专利发明主题大多数是科研院所和个人,他们无法独资承担起科技发明的投入,也无法承担起科技发明所具备的一些供销。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国家大概有80%以上的企业却没有自己的专利,科研院所、个人和企业的错位使大量专利没有办法转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很多人都说中国人聪明,老百姓当中确实有不少心灵手巧的能人,但是如果不让企业真正地担当起创新的主角,不能让创新的机制真正运行到位,那么老百姓的创新力再强,也没有办法转化成国家的创造力。对策:1.自主创新,必须注重专利屮请,尤其是发明专利,在知识产权这一高台上与国外较量。要更加鼓励发明、创造、创新,使知识产权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制定科学的知识产权战略和政策,理顺知识产权的管理体制和机制。2.进行“创新型”教育体系改革。在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教育体系。中国的传统教育体系偏重于知识传授,厚重有余,活力不足,在某种意义上不利于创造能力的形成。屮国的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授方式、考评方式等方面均有诸多待兴待革Z处。3.政府要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持。国家对自主科技创新的制度支持应是全而而有效的。例如,有效的项目评估和资金支持体系;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有明智的产业政策;有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有利于科技创业的社会融资系统;政府提供专项基金,用于企业开展口主品牌建设,在研发和口主创新方面也将给了相应支持;对企业国内外研发投入给予所得税抵免或退征;设立研发和品牌风险基金,政府和企业共担风险;完善科技经费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经费的监督,提高透明度。4•培育与创新相关的中介机构。止科研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需要提升技术转移服务的质量,形成由一批屮介机构、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以及高素质技术经纪人构成的服务体系。要加强激励政策设计,支持这些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快速成长,例如让部分科技服务机构享受髙技术企业的同等政策。1.促进学校、科研院所、企业三方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鼓励研究生联合培养,促进三方人员的流动。2.要通过建立引导和约朿机制,刺激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发挥企业在整合全社会创新资源中的主导作用,继而提高全社会创新活动的整体强度。3.政府部门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重点投在那些具有公益性、基础性、前瞻性的项目上。4.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环境。例如,有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有热爱科学的社会风气,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学术教养和规范;对创新精神的褒奖,允许失败,对创新成果的激励。十美之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我们长期以來没有得到很好处理的一対关系。在毛泽东时代,政府片面强调政府的服务职能,政企不分,企业办社会,由此导致了发展活力不足,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这种体制进行改革,突出强调了市场作为配置资源基木手段的作用。于是,政企分开,企业放下额外的包袱。但是,由此又陷入了“市场万能”的 误区,政府放下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责任,导致了另一方面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市场配置资源具有自发性、滞后性、不稳定性的特点,因此会有“市场失灵”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⑴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马太效应”⑵外部负效应问题一一对环境、社会造成危害⑶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⑷失业问题⑸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⑹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因为有“市场失灵”的问题,所以才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进行调控。十美之二: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三者Z间首先是互相促进的关系,现有体制屮的一些问题有可能会束缚发展,因此进行改革会促进发展,比如林地产权制度改革。同时,发展可能给人们带来福利,从而促进稳定。但是,这三者之间可能会产生冲突。改革的过程可能打破原先的平衡,比如国有企业改革,下岗再就业,可能会产生暂时的社会不稳定问题。同时,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可能会产生一些偏差,有可能会暂时阻碍发展。而且,改革即使是方向正确的,也有可能会在暂时出现发展受阻的现象。发展也可能会危害稳定,比如发展可能造成环境的污染,也可能损及个人的幸福。不稳定的状态可能会危及改革、发展的大局。那么怎样处理好三者关系?就是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结合起来。结合点在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持续的提高。当前,对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论述角度是把宏观经济的发展作为中心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是判断处理三者关系“度”的一个标准。十美之三: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Z间首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充分重视效率,才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经济快速发展了,才能有财力增加人们的福利。同时,公平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所在,而且公平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要公平与效率兼顾。效率并不必然导致公平,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可能会出现马太效应,使得公平的差距拉大。政府应该调控。十美之四:经济与社会、生态的关系经济已经是我们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经济问题在整个社会问题上处于基础地位。市场经济必然会带来功利主义思维方式的泛滥。这个问题是现代人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没有经济,社会效益是很难保障的。一个贫困的地区里强调生态效益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此,经济问题我们要努力超越,但不容回避。十美之五:人与自然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我国传统上就有“天人合一”的观念,天体现的是宇宙的秩序和规律,体现的是公正和威严,因此人类社会应该遵从规律。但是,近代以来,在现代科技和人文精神的引领下,人从自然界获得了巨大能量从而得以增强了索収自然的能力,人与自然的矛盾变得尖锐起来。事实上,我们所面对的自然其实是“人化”的自然。我们的周围的自然是经过漫长的人类活动改造过的自然,且不说我们种的粮食、蔬菜是人改造过的,即使是原始森林也留下了人类活动的痕迹。而且,即使还存在没有人类触碰过的自然,人类与自然“主客二分”的视 角已经决定了自然是人类索取的对象,这些没有经过人类活动改造的地区迟早也要被改造。因此,对待自然的问题上,一要保护,二要开发,要保护性的开发,要以开发促进保护。十美之六:城乡关系城乡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城市往往代表着工业化、现代化,城市是现代文明集中传播的地方,城市是农村获得现代式进步的重要平台;另一方血,农村为城市提供劳动力、原材料,能够为城市的产品提供广阔的市场。当前,城乡Z间出现了发展的鸿沟,城乡居民收入差别达到了历史性的4:1的比例。城乡的巨大差别危害社会稳定,不利于扩大内需,不利于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农村人口占我国的大多数,如果我们的改革丢掉了这个大多数,我们改革将血临目的缺失和价值虚无的困境,这也有悖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十美之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屮央与地方关系需要处理好。十七大报告提出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要协调。我们现在很多社会问题的发生给人的感觉是地方政府把屮央的好政策歪曲了,实际上,这里面当然有具体执行方面的偏差。但是,不可否认,中央及各部委的要求往往太高,指令不切实际也是重要原因。比如: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和驻京办的“跑步钱进”就与中央政府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且,宏观调控这种比较行政化的经济调整方式也产生一些问题。十美之八: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国内发展已经和世界联系在了一起,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资源问题、粮食问题、金融问题都让我感受到了世界脉搏的跳动。要与世界多沟通、多交流,要追求双赢。比如,外贸是我们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我们通过出口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要把出口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在扩大开放的同时深化国内改革。十美之九: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利益的矛盾利益系统内部往往会出现矛盾,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利益往往是有矛盾的,因此需要统筹。可以通过责任分工、入股等利益捆绑的办法弥合这些矛盾,要发挥制度的作用,同时要发挥文化的作用,因为总有制度管不到的地方或者管理成本太高的地方。要通过信用制度、信息发布制度、预警制度等克服人的短期行为。十美之十:权利与权力的关系近代政治发展的重要成果是确立了“主权在民”的观念。人生下来就具有完全的对自己的“权利”,这些权利主要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但是,在自然状态下,人们可能发生冲突现象,因此,这些权利得不到完全实现。于是,人们共同让渡出一部分权利组成政府。政府获得的这个叫做“权力”,是可以伸出去的,必须要得到授权。而普通人所有的是“权利”,是免于被伤害的防御性的权利。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因此,政府要分权制衡。有了分权还不够,还要通过公民私“权利”对公权力的制约而防止权力作恶。■民主与法治■垄断与竞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