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902791
大小:5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1
《针刀配合药物注射治疗肩胛背部肌筋膜炎120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刀配合药物注射治疗肩胛背部肌筋膜炎120例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2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375-01【摘要】:肩胛背部肌筋膜炎,是由于肩胛背部肌肉及肌筋膜等结缔组织突然损伤或慢性劳损后形成的,损伤性无菌性炎症反应是其病理基础。长因在肌肉负荷过度疲劳的基础上受凉、潮湿或季节气候变换时发病。该病有多种多样的疼痛表现症状。临床传统治疗方法多不理想,且易反复,成为临床上颇为棘手的常见多发病。笔者应用针刀配合药物注射治疗120例病人,多数只需1-3次治疗痊愈。目的:观察针刀加药物注射治疗肩胛
2、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肩胛背部肌筋膜炎的病人临床资料及临床体征找出治疗点(敏感压痛点、疼痛激发点),按针刀常规治疗并配合药物注射。【关键词】:小针刀治疗、压痛点、药物注射、肩胛背部肌筋膜炎、创可贴。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不开刀的闭合性微创手术疗法。它可以切开组织的粘连、挛缩、瘢痕、消除硬结条索、卡压的神经末梢及深浅筋膜,减轻组织内压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加快水肿吸收、解除血管神经卡压,达到消炎镇痛、祛除麻木、恢复功能的目的。针刀治疗肩胛背部肌筋膜炎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修复快、疗效确切、治愈率高等特点。人体组织存在一个
3、筋膜支架,而肌肉组织受劳损后容易引起筋膜粘连、挛缩,瘢痕而诱发临床症状。肩胛背部肌筋膜炎,是长期坐位工作者及长期用肩背部挑重物使肩部肌肉疲劳过度损伤而引起发病,多年来临床对此病治疗疗效很不理想,此项治疗方法为中国及世界医学界解决了这一大难题,是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的特效治疗方法。针刀加药物注射治疗,是在中西医结合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全新的治疗方法,针刀治疗肩胛背部肌筋膜炎主要是解决矫正肩胛区内部的动态平衡失调。针刀是闭合性微创的无菌手术,不破坏人体正常生理结构,既可达到治标,又可达到治本的目的。我院自开展针刀治疗颈肩腰腿痛病6年以来,
4、共治疗肩胛背部肌筋膜炎120例,并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患者基本情况120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例,男82例,女38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2岁,病程最长26年,最短3个月。2、临床症状病人主诉:肩胛背部酸痛、钝痛、胀痛、畏风寒,少数病人引起头不自主转动,有时疼痛难忍夜不能寝。初时感觉肩深处疼痛,以后疼痛范围逐步扩大,并因肌痉挛而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甚至有的病人在临床误诊为肩周炎)。3、临床体征压痛点多在肩胛部肌肉的起止处和肩胛背部深筋膜处。在体检按压时常引起惊跳或退让躲避。尤其是围绕肩胛周围有相当固定的压痛点,多数病人
5、可触及增厚肌筋膜呈条索状或疼痛结节,有的病人肩关节活动时出现关节周围的硬化条索状弹响声。二病因病理由于肩胛背部活动姿势不良,肌筋膜受到牵拉而处于伸展状态,长时间反复处于这种状态,造成肌纤维弹性降低,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减慢,出现疲劳及一系列临床症状。又因为软组织的急性损伤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加之风寒湿邪侵袭,以及背部软组织的反复损伤,产生纤维性病变而肥厚,肥厚的组织又刺激周围的其它软组织,出现恶性循环,最终引起无菌性炎症,中医学认为,背肌筋膜炎属于”背部伤筋”,”痹证”范畴,是由于长期劳损或贪凉卧地,复感外邪,使血滞经脉,经脉痹阻
6、背部而出现疼痛不适.>曰:“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三、治疗1、针刀操作要领在进行小针刀术操作时,在朱汉章老师提出的四步八法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要做到如下五点:快、慢、稳、准、松。快:指进针刀时破皮要快,因为皮肤表面感觉神经末梢丰富,痛觉敏感,所以进针刀时要快速刺破皮肤直达皮下,这样可减少病人的疼痛感,从而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慢:当针刀达皮下后,要慢慢摸索进针刀,密切结合患者的感觉和术者指下的感觉,做到手应心,心应手,当进针刀过程中患者突感剧烈疼痛,多为针刃触及血管壁,当患者有触电样
7、感觉甚至会向远端放射时,表明针刃触及神经干,此时要迅速上提针刀2〜3mm,然后稍变方向后再继续进刀。;稳:指进针刀时术者必须持稳针刀,确保垂直进针,不要抖动、偏歪、否则会偏离病灶。准:是指针刀必须准确抵达病灶处,针刃触及粘连、疤痕灶时有韧性、紧涩感,患者感觉酸胀,达到骨面时有硬的阻挡感。松:当针刀准确到达病灶处后要进行彻底松解,刀下要有松弛感,术后患者应有轻松感,否则便未达到针刀松解的目的。2、针刀治疗方法针刀松解剥离术:患者取俯卧位,胸前垫枕,双上肢下垂于床边。用拇指触诊法仔细找出压痛点及硬结,条索壮物等痛性反映点(敏感压痛点,疼痛激
8、发点)。龙胆紫定点定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戴手套。针刀在痛点处垂直刺入,根据肌纤维走向,与肌纤维平行直达治疗区域缓慢到达骨面,先纵行分离,然后横向分离松解,后将针刀退至深筋膜浅面再分离松解。在痛点组织内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