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中文科平面向量习题精选

2013高中文科平面向量习题精选

ID:33624845

大小:106.8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7

2013高中文科平面向量习题精选_第1页
2013高中文科平面向量习题精选_第2页
2013高中文科平面向量习题精选_第3页
2013高中文科平面向量习题精选_第4页
2013高中文科平面向量习题精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高中文科平面向量习题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3高中文科平面向量习题精选一、证明三点共线例1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3、AQ的中点,G、H分别在BC、CD上,且BG:GC=DH:HC=l:2.设EG和HF交于点P,求证P、A、C三点共线.解设DA=a,DB=b,DC=c,贝iAC=DC-DA=c-a需二磊孑•••PF*・•・PA=3FH+DF=3(DH/y、-DF)+DF=3*DC-DF+DF丿=DC-2DF=DC-DA=c-a:.PA=AC且A为B4、AC公共点,故P、A、C三点共线CCi二、证明直线平行平面向量d平行平面ABC的充要条件是a=xAB+yAC例2直四棱柱ABCD-A^C^中,M、W分别是与

2、BG上的点,且绻-急求证测〃平面ABCD•••MN=AN-AM=AB+BN-AM=ci+XBC-XABq+入(c+/?)-九(c+a)解设AB=a,AD=b,AA]=c,^-=-^=X,则A/?!=a+入(BB、+B]C])—九(Az4j+4妨)==(1-九)a+(l+九)b,且d与Q不共线/.MN〃平面ABCD,而MNu平面ABCD9故MN〃平面ABCD.三、证明直线垂直直线(或直线垂直平面)例3如图,在以面体ABCD+,M是AB的中点,N是CD的屮点,求证:MN是异面直线AB,CD的公垂线的充要条件是:AC=BD,BC=AD.证明设AM=ci,l4N=b,CN=c必要性若MTV

3、是异面直线AB,CD的公垂线,则ah=0,hc=0・.•AC=AM+MC=AM+MN+NC=a+b-c,同样的可得BD=-a+b+c,BC=-a+b—c,AD=a+b+cAC2=^a--b=a2+/?2+c2-2ac,=(-d+b+c)=a2+Z?2+c2—2ac因此,AC=BD,同理BC=AD.2r充分性由AC=BD,得(o+b-c)=(—a+Z?+c)<=>ci]b=b①22由BC=AD,得(-d+b-c)=(d+b+c)<^>ab=-bc②①+②得ab=0故MN丄AM,同理MN丄CN,即MN是异而直线AB,CD的公垂线.四、求异面直线的夹角例4在正四面体ABCD中,M、P分别为

4、棱AD.CD的中点,N、Q分别是面BCD、面ABC的中心,求MN与PQ的夹角.解设正四面体的棱长为2,0为BC中点,AB=a,AC=b,AD=c,贝9a=h=c=29cib=bc=ca=29・・・MN=AN-AM=AO.ON-iAD=AO^OD-^D=AO+

5、(AD--2A°=F°-6AD+b4C+AD)=£(2a—b)_*16C即

6、M7V

7、=

8、PQ

9、=1,MN存cos〈MN,P0=MNPQMNPQ18因此,MN与PQ的夹角为arccos-十kis丿空间向量的基底的应用恰恰是教学中的薄弱坏节,如果不注意及时补上这一课,久而久之,应用向量的思维会钝化,甚至会缘木求鱼.向量回路与基底例:如图

10、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为AD,CD中点,连接BE,BF交AC于点R,T,求证R,T分别为AC三等分点。图1基底法证明:第一步,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关系,用向量表示问题屮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儿何问题转化成向量问题:设AB=a,AD=b,AR=r,AT=t,则AC=a+b0第二步,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由于AR与AC共线,所以,我们设r=n(a+b),nwR,又因为EB=AB-AE=a—Z,ER与EB共线,所以我们设2ER=mEB=m{a-丄b)。因为AR=AEL,所以r=-b+m(a-丄b)。因此2221im—{a^b)=-b+m{a—一b),即(n-m)a

11、+(n+-~)b=0o由于向量a,方不共线,要222112使上式为0,必须4。解得n=m=~.所以AR=-AC,AT=-AC.n+-—=03332第三步,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儿何关系:AR=RT=TC0回路法证明:由题意得AB=DC=2FC,即AT+TB=2FT+2TC.IOW向量的基本定理,可得AT=2TC,故点T为AC三等分点。同理点R为AC三等分点。从学生己有的知识储备来考虑,学生己经学过三角形相似,很容易证明ATBCTF,ATAR从而一=一=2,而学了教材上的新方法反而更复杂了。CTCF基底法常见的作法是:一上来就设基底,然后将其他向量用基底表示,接下来只要计算就行了。而回路法则

12、是:先充分利用题目已知条件列出等式,再逐步转化。譬如上面的例题,一遇到平行四边形ABCD,基底法马上就设“AB=a,AD=b”,根本不管题目中的另外己知条件。这样设基底,用处不大,通过“A3二a,AD=b”连AB、AD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邻边都看不出来。而回路法的“AB=DC=2FC”,短短一行式子,就将平行四边形、屮点两个基本信息包含在内了。解题,是从已知条件岀发,利用推理规则,到达结论的彼岸。面对一个题目,可用的方法、定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