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323547
大小:526.12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2-24
《中国生态足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检验3a1970-200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他方法来研究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以1970-2007年为研究时段,计算了中国1970-2007年的生态足迹,并对其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协整理论,将生态足迹方法与协整分析相结合,通过检验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GDP的协整关系,从而找出他们之间所存在的长期和短期的关系,进而明确了中国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并得出了我国有只要通过采取合理的资源环境政策,可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的结论。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经济进入到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时期,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提出新的管理方法,解决日益突现的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1.2国内外文献综述1.2.1关于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研究理论述评对于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重农主义。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总体上看来,关于经济增长与自由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未在学术界达成共识,长期以来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对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传统的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就是意味着原材料、能源和自然资源消费的增长,经济增长是导致环境恶化的源泉。最著名的莫过于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Meadowsetc.1972),报告指出,“目前世界上人口、粮食、工业、资源和污染的生产和消费呈指数增长,如果按照这种增长速度继续下去,世界将面临一场巨大的灾难。”从而,他们提出各国经济应保持零增长来避免未来出现严重资源环境危机的消极观点。Grossman和Krueger(1991)年在研究北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时,发现环境质量是随着经济增长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特点,被后来的学者称之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EKC模型只选取了单一的资源环境解释变量(SO2、CO2)来表征资源环境的质量,研究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然而忽视了其他因素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和表征。继Grossman和Krueger(1991)之后,有大量的文献以不同的数据作经验研究,试图验证EKC普遍存在性。然而,正如Stern(2004)和其他学者在研究指出,环境库2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兹涅茨倒U曲线并不是普遍存在的。国内外不少研究定量的探讨了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费的相关性,也因为模型设定、样本的选取等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结果。(Kraftetal,1978)检验了能源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因果关系,根据一种当前的观点,总能用消费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恒定不变的关系;一个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就是,节约能源是一种不能接受的政策选择,因为这将产生不利影响的经济活;这意味着,因果关系的方向是从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以及其他方式。(Kraftetal,1978)试图确定,总能源消费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的经验性关系以及他们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结果显示,因果关系是单向的,只有从国内生产总值到能源的因果关系,没有从能源消费到国内生产总值的因果关系。(Kraftetal,1978)的研究中结论显示的因果关系随后受到(AkarcaandLong,1980)的挑战。存在争议的是战争期间数据的显著性以及所观察的变量和时间延迟造成的影响之间的差异,至今还没有确定因果关系的解决方案。关于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理论在学术界并未达成共识,有的理论主张经济增长必定伴随着资源消费的增加,环境的恶化和遭受到破坏;有的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将有助于资源环境状况的改善。对于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认为,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同时可能存在正面的积极作用和负面的消极作用。另外,以往的研究中,采取单一的资源环境的解释变量的做法使得研究忽视了其他资源环境因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使得研究不具备很强的代表性和广泛适用性。现存的定量的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费关系研究也因各种因素的不同而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使得结果。争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关性是怎样的,是否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2)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究竟如何。因此,关于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1.2.2关于生态足迹的研究的评述生态经济学家Wackernagel在1996年首次修正了生态足迹模型,随后也从多种尺度做了一系列研究,为生态足迹的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Wackernageletal,1999)研究为国家和全球的自然资本核算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框架。它用意大利作为3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例子展示了一个跟踪整体国家经济能源和资源的吞吐量以及将其转换成产生这种转动所需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会计框架。这一计算已应用于超过52个国家,在这个框架中,生态足迹概念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数据,将人类消耗可与自然资本的生产在全球和国家水平上做了比较。(Van,2000)进行了生态足迹国家尺度的研究。(Van,2000)对评估的结果进行了讨论,并讨论了作为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生态足迹的目前的潜力和局限性。作者对最初确定的方法略有调整,侧重于生态足迹各个组成部分(土地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利用当地产量,而非全球平均产量。虽然四个国家的人均和总的土地使用不同,现有数据表明四个国家的土地使用增长的同时,人均土地使用却下降。四个国家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态足迹的人均和绝对值都有所增加。生产力的不同和多功能土地使用已被证明是生态足迹应用中很重要的障碍——这取决于评估的目标。然而,尽管存在障碍,(Van,2000)得出结论:生态足迹已成功地提供了一个消费模式对环境影响,以及资源的公平使用的有趣的讨论基础。(Folketal,1997)为区域层面的生态足迹研究做出了贡献。(Folketal,1997)发现欧洲波罗的海最大的29个城市的满足他们资源消耗和废物同化的森林,农业,海洋和湿地生态系统的面积至少是以上地区的城市本身面积的565-1130倍;全球的人口的20%(11亿)生活在世界各地的744大城市,他们的海鲜消费量高达全球生产领域的现有的海洋生态系统的25%;同一城市吸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所占用的森林超出了世界森林充分吸收能力的10%以上;研究提出,如果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会议所强调的目标是可持续的人类住区,那么人类必须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明确考虑越来越有限的能力的、维持城市地区的生态系统。Rhodes(2001)介绍了香港在对可再生资源直接以及间接消耗和垃圾排放下的生态足迹。Rhodes(2001)描绘了香港生态足迹的立体图,并调查了生态系统的占用情况,研究发现香港生态足迹大约是人均6公顷,占用比例最高的为海洋生态系统,如果包括鱼类养殖,香港对海洋面积的占用是市区建成地面积的2000倍。Rhodes(2001)同时讨论了目前广东省(香港大部分的陆地生态系统的占用所产生的地区)的资源消耗和垃圾排放模式。此外,众多学者对于生态足迹方法提出了理论方法上的创新。(Bicknelletal,1998)建议使用修正过的投入产出分析形式计算生态足迹。(Bicknelletal,1998)利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用从大部分发达国家收集的数据作为国民收入和生产核算账户系统的一部分,提供了计算生态足迹比较适合的方法;明确建立了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等级及其对环境产生的相对影响之间的明确联系;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计算出维持每年新西兰目前消费水平所需要的生态生产性土地为3.49公顷。Haberl(2001)在理论方法上对生态足迹的研究做出了积极的推动。Haberl(2001)指出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决定了在一定社会经济新陈代谢模式下,生态生产率根本性的决定了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Haberl(2001)通过下列假设分析不同假设对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所产生的不同效果:(1)1995年全球产量为固定全球产量;(2)全球产量为可变的;(3)本国开发为可变的当地产量,进口生物量为可变的全球产量。根据Haberl(2001)所得结果,不同的假设影响生态足迹计算结果的因子至少是2,并且总结说需要进一步对生态足迹计算中假设的生物量产量展开研究。目前国内的有关生态足迹的研究与实际应用大多数停留在使用单一的生态足迹方法来研究我国或者某个区域的资源环境的利用程度,评价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然而,借生态足迹来研究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尤其是将生态足迹与其他方法综合运用来研究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1.3研究内容与方法、创新点1.3.1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国内外关于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以及生态足迹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了回顾述评,介绍研究的意义、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介绍生态足迹理论的提出背景、相关概念、生态足迹的测度方法,并计算了1970-2007年中国生态足迹。结合计算结果,对中国生态足迹及其子项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归纳了1970-2007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的演变特征。第三章,介绍了协整理论、误差修整模型以及相关的概念。通过引入协整理论对中国生态足迹和中国GDP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得出中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误差修正模型,实现了长期和短期关5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系的结合,在格兰杰因果检验后得到结论,中国人均GDP与生态足迹之间存在着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第四章,阐明了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所呈现出的资源环境特征,总结了中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最后对于文章中涉及的不足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1.3.2创新点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生态足迹理论与协整理论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以生态足迹作为资源利用程度的表征指标,利用协整理论考察了经济增长与生态足迹之间的长期和短期的关系,较之以往单一运用生态足迹理论的研究有了方法上的创新。同时,针对实证得出的这种长期和短期的关系,挖掘了其背后的经济含义与政策导向,通过定量的分析为实际的政策制定提供了较为可行的方向指引。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生态足迹及中国1970-2007年生态足迹的计算及分析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全球范围内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类物质精神财富得到创造和积累,而这种积累正是基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之上。生态足迹(WilliamRees,1992)是基于可持续发展这样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用以解决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问题。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Rees(1992)最早提出了生态足迹(EF)模型,解决了定量评价资源环境的问题,填补了长期以来定量评定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框架和指标的空白,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定量测度模型之一。2.1生态足迹基本概念2.1.1生态足迹生态足迹由Rees(1992)提出,Wackernagel(1996)加以完善得到。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生态足迹模型于1999年正式被引入中国。生态足迹的概念也先后通过不少学者的研究得以逐步完善和更具体的诠释。Wackernagel和Rees(1996)指出,“从个人到一个城市或者国家都会因对自然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而对地球产生一种影响,这种生态影响对应于人类生活所需占用的自然资本的数量”。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达成越来越多的共识,可持续性取决于维持自然资本。然而,实践这一生态条件是缓慢的,这不仅仅是因为无法使这些目标可测量。因此,为了克服这一障碍,自然资本的评估框架是必要的。生态足迹就是用来确定人类当前的消费是否超过并且以怎样的程度超过生物圈的再生能力的一种自然资本的评估框工具(Wackernagel,1999)。由于生态性服务是人类生活的前提而不是一个可替代的值,因此能源和生物资源的测算需要从生物物理单元的角度来考虑(Wackernageletal,1999)。2.1.2生态足迹是资源消费的度量指标由以上生态足迹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生态足迹是一种综合的、全面的且有效的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度量指标。它以一种可以具备全球性比较的土地面积来度7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量经济规模主体的资源消费水平,反映了一国或者一个区域对资源消费和需求的状况。2.1.3生态生产性土地及分类生态足迹计算和分析是围绕着“生态生产性土地(EcologicallyProductiveLand)”这个关键的概念展开的。生态生产性土地是自然资本、资源流以及支持性服务的一个很好的代理变量,它是衡量自然资本(各类土地)生产能力的指标。不同种类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间存在着生产力大小的差异,从而被分为6类:耕地、草地、水域、林地、建筑用地和化石能源用地(Wackernagel,1996)。这六类土地在生态足迹的计算中分别对应于各类资源消费。2.2生态足迹的测度2.2.1对生态足迹测度的说明(Wackernageletal,1999)指出了生态足迹的提出必须具备人类对资源消费的可追查能力以及资源对土地面积的可转化能力的条件。在实际中,正如Wackernagel等(1999)指出,生态足迹中所指的土地面积由于国际间贸易的作用并非是一块连续的土地面积。2.2.2生态足迹的测度生态足迹的计算主要可归纳为如下步骤:1)按照(Wackernagel,1999)将农产品归类于耕地、畜牧产品归类于草地、水产品归类于水域、林产品(包括水果)归类于林地、化石能源(除电力之外)归类于化石能源用地以及城市道路建设、电力等归类于建筑用地六类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2)将各类资源消耗转化成6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Aj:nCnP+I-EiiiiAj=å=å(2-1)i=1EPii=1EPi注:公式来源于(MathisWackernageletal,1997)式(2-1)中i代表了第i种消费的物品;j分别代表六种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类别;8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j指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Ci为第i种商品的消费;EPi为单位生态生产力;Pi指1第i种商品的生产量;Ii为第i种商品的进口数量;Ei第i种商品的出口数量。第二个等号后面的项是对生态足迹进行的贸易调整。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未进行贸易调整,主要原因:一是,Wackernagel研究指出贸易的调整对于生态足迹的计算来说影响不大,二是,本文所选取的研究时段内能获得的资源项目的贸易量数据缺乏连续性及完整性,尤其是70年代的各种资源的贸易量数据难以获得。然后,将上式所得Aj乘以产量调整因子,使得各国各地区同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实际面积具备可比性,得到Aj’:nC´yFiiAj'=å(2-2)i=1EPi注:公式来源于(MathisWackernageletal,1997)式(2-2)yFi产量调整因子,其值反映了该地区的生态生产能力相对于全球平均水平来说的一个相对能力,产量调整因子是由该区域的生态生产能力除以全球平2均单位生态生产力得到。公式改写为:CA'=(2-3)jEP注:公式来源于(MathisWackernageletal,1997)式(2-3)分母上的变量代表全球平均单位产量。3)将各种类型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要乘以一种相当于各类土地被赋予的权重的值,实现均衡的过程,我们称其为均衡因子rj。最后,将各类土地面积与rj相乘后的值相加,即得到生态足迹的值。由于均衡因子标准很难准确计算和统一,由于Wackernagel(1999)研究发现,均衡因子随着年份的变动差异很小,所以,本文将采用Wackernagel(2004)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livingplanetreport2004》中所计算的全球2001年的均衡因子:耕地和建筑用地为2.19,水域为0.36,草地为0.48,林地和化石能源用地为1.38。1MathisWackernagel,OnistoL,BelloP,LinaresAC,etal.EcologicalFootprintsofNations:howmuchnaturedotheyuse?Howmuchnaturedotheyhave?.CostaRica:TheEarthCouncil,1997.2MathisWackernagel,OnistoL,BelloP,LinaresAC,etal.EcologicalFootprintsofNations:howmuchnaturedotheyuse?Howmuchnaturedotheyhave?.CostaRica:TheEarthCouncil,19979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3中国1970-2007年生态足迹的计算2.3.1数据的来源数据主要来源于《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国家统计局数据库、WWF2006年报告《livingplanetreport2006》、WWF2004年报告《livingplanetreport2004》、FAO1993、FAO2002、谢鸿宇等(2008)。在具体计算过程中,涉及到全球平均产量的折算标准的选取问题。目前文献所采用的主要有三类标准,一是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93年、2002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计算得到的。其中,前者曾首次被(Wackernagel,1996)运用,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应用前者进行生态足迹的计算,但是由于。二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06年发布的标准。三是由谢鸿宇等学者根据生态足迹相应原理计算得到的数据。谢鸿宇的计算结果与WWF2006年公布的结果差异较小,而FAO1993年的数据较为陈旧,计算结果可能失真的可能性较大。另外,考虑到WWF的折算标准主要是以美国数据为依据,与中国的国情也差别较大(谢鸿宇等,2008)。因此,本文将以谢鸿宇等的计算的全球平均产量数据为主,参考FAO1993、FAO2002以及WWF2006的数据。2.3.2研究时段及数据处理的说明本文按照Wackernagel(1999)提出的计算一国生态足迹的方法,将中国资源消费分为生物资源消费和能源资源消费。其中,生物资源消费项目主要选取18项,具体表2-1所示;能源资源消费项目主要选取了4项,见表2-3所示。1)生物资源消费生态足迹的计算1970-2007年中国各类生物资源消费的生态足迹详情如表2-1所示(由于空间篇幅的限制,表2-1仅列出2001-2007年生物资源消费的生态足迹)10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表2-1中国各类生物资源消费人均生态足迹单位(hm/人)全球平2土地分类项目均产量人均生态足迹(hm/人)2类别Kg/hm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稻谷39850.0350.0340.0310.0350.0350.0350.035耕地小麦28030.0260.0250.0240.0250.0270.0290.030耕地玉米46500.0190.0200.0190.0220.0230.0250.025耕地豆类22910.0070.0080.0070.0070.0070.0070.006耕地薯类111210.0030.0030.0020.0020.0020.0020.002耕地棉花11570.0040.0030.0030.0040.0040.0050.005耕地油料24370.0090.0090.0090.0100.0100.0080.008耕地麻类15000.0000.0010.0000.0010.0010.0000.000耕地烟叶1548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耕地猪肉20540.0160.0160.0160.0160.0170.0170.016草地牛肉360.1190.1130.1170.1200.1210.1220.129草地羊肉210.1090.1050.1140.1220.1280.1320.138草地禽蛋28210.0060.0060.0060.0060.0070.0070.007草地奶类1210.0730.0900.1180.1510.1810.2080.227草地水产品291.1841.0621.0881.1271.1661.2021.239水域水果35000.0150.0150.0320.0340.0350.0370.039林地油桐油籽25160.000380.000380.000350.000380.000380.000390.00039林地木材1.29*0.0280.0270.0290.0310.0330.0390.041林地注:*表示单位为万立方米数据来源:全球平均产量数据来自谢鸿宇等(2008);人均生态足迹数据由《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国家统计局数据库获得,并通过生态足迹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表2-1中共有4列数据,第一列是本文选取的18种代表生物资源消费的项目,主要是农、林、水、畜牧产品。第二列是全球平均产量的值,根据上文说明,该列2数据主要根据(谢鸿宇等,2008)得到,单位是kg/hm。表2-1第三大列数据则是作者根据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的第一、二个步骤计算得到的中国1970-2007年这18项生物资源消费品的人均生态足迹值。由于图表空间的限制,本表只列出了7年的计算结果。表的最后一列是标注的左边第一列各种产品项目所对应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类别,便于下一步将各类土地面积进行汇总。按照各种生物资源所属生态生产性土地类型归类,得出中国生物资源占用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人均面积情况如下,如表2-2所示:11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表2-2中国生物资源人均占用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单位(hm/人)类型均衡因子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耕地2.190.230.230.210.230.240.250.24草地0.480.160.160.180.200.220.230.25水域0.360.430.380.390.410.420.430.45林地1.380.0590.0590.0840.0900.0950.1060.111合计0.8690.8270.8680.9290.9701.0181.050数据来源:均衡因子来自WWF《livingplanetreport2004》;人均生态足迹数据由《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国家统计局数据库获得,并通过生态足迹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表2-2是根据表2-1的结果,将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进行汇总得到。第一列中列出了生物资源消费对应的即为耕地、草地、水域和林地四类土地。第二列是均衡因子rj的值,数据来源于WWF2004年的《地球报告》中。表2-2的第3直9列则是归类汇总并乘以均衡因子后得到的计算结果。由于表中篇幅限制,仅列出2001-2007的计算结果。2)能源资源消费生态足迹的计算2表2-3中国人均各类能源资源生态足迹单位(hm/人)全球平人均生态足迹均能源折算燃料分类生产面积类型足迹系数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GJ/hm原煤5520.9340.400.420.490.570.630.690.74化石能源用地原油7150.20.110.110.120.140.150.160.16化石能源用地天然气9338.9780.0090.0100.0110.0130.0150.0180.022化石能源用地电力10003.60.0030.0030.0030.0030.0040.0040.004建筑用地数据来源:全球平均能源足迹、折算系数来自于WWF《livingplanetreport2004》;人均生态足迹数据由《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国家统计局数据库获得,并通过生态足迹计算公式计算得到12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2-3是中国人均各种能源资源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第一列显示了本文选取的四类能源资源消费项目: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第二列是全球平均能源足迹的取值,其功效与生物资源生态足迹中的全球平均产量类似,都是反映的是该类土地的生产能力与全球平均的土地生产能力的相对比值。由于,能源资源生态足迹的具体计算过程中需要涉及首先将各类能源的消费转换成标准煤消费量的单位,然后再进一步转换成热量的单位,第三列的折算系数即为转换过程中和全球平均能源足迹一起使用的量。这两列变量的值在本文中均来源于WWF2004年《地球报告》。表2-3中,第四大列显示的是这几类能源的人均生态足迹时间序列结果。由于篇幅的限制也仅在表中列出了2001-2007的7年的计算结果。表2-3中最后一列则标注了第一列中各类能源所对应的生态生产性土地,便于下一步按照土地类型进行汇总。其中,只有电力是归类于建筑用地的,其他几类能源消费则均属于化石能源用地。2表2-4中国人均能源资源生态足迹单位(hm/人)类型均衡因子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化石燃料1.380.710.750.871.001.101.201.28建筑用地2.190.0100.0100.0110.0120.0130.0140.015合计0.7180.7560.8771.0091.1111.2111.297数据来源:均衡因子来自WWF《livingplanetreport2004》;人均生态足迹数据由《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国家统计局数据库获得,并通过生态足迹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表2-4则是根据表2-3的计算结果和归类标注,将各类土地的人均生态足迹进行汇总,并分别进行乘以它们各自的均衡因子得到。由于篇幅限制,表2-4仅列出2001-2007年份的结果。前面的两个步骤已经将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进行了归类汇总和均衡化处理,下面我们仅需要将上面的结果按照年份进行加总。即将1970-2007年每年的6类土地面积进行汇总,得到表2-53)中国1970-2007年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13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表2-5中国1970-2007年人均生态足迹单位(hm/人)2人均生态足迹(hm/人)2年份合计(hm/人)耕地草地水域林地化石能源用地建筑用地1970年0.1480.0160.0480.0430.2940.00200.5511971年0.1490.0160.0510.0440.3030.00200.5651972年0.1510.0170.0550.0460.3130.00210.5841973年0.1510.0180.0550.0480.3230.00220.5971974年0.1520.0190.0580.0500.3350.00230.6161975年0.1630.0200.0590.0530.3470.00240.6441976年0.1640.0210.0590.0550.3620.00250.6631977年0.1580.0220.0610.0590.3770.00260.6801978年0.1760.0220.0600.0610.3930.00270.7151979年0.1870.0230.0550.0630.3980.00290.7281980年0.1800.0240.0570.0610.4040.00310.7291981年0.1870.0250.0570.0560.3920.00330.7201982年0.2040.0270.0630.0560.4030.00360.7561983年0.2190.0290.0660.0580.4220.00390.7981984年0.2340.0310.0740.0640.4500.00410.8561985年0.2240.0340.0830.0690.4810.00420.8941986年0.2230.0380.0950.0700.5000.00430.9301987年0.2240.0430.1090.0690.5270.00460.9771988年0.2150.0480.1190.0660.5570.00491.0111989年0.2190.0530.1270.0620.5720.00501.0381990年0.2370.0580.1340.0590.5730.00531.0661991年0.2340.0650.1450.0610.5960.00541.1061992年0.2340.0710.1650.0650.6180.00571.1591993年0.2390.0790.1910.0680.6460.00631.2301994年0.2310.0960.2220.0710.6740.00701.3011995年0.2410.0910.2580.0740.7100.00771.3821996年0.2540.1050.3340.0740.7480.00761.5231997年0.2550.1180.3620.0720.7270.00811.5421998年0.2540.1280.3890.0690.6810.00831.5291999年0.2530.1350.4060.0650.6670.00791.5332000年0.2340.1450.4190.0600.7000.00861.5661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0.2280.1550.4260.0590.7080.00981.5872002年0.2280.1580.3820.0590.7460.01031.5832003年0.2140.1780.3920.0840.8670.01071.7452004年0.2340.1990.4060.0900.9970.01221.9382005年0.2390.2170.4200.0951.0980.01332.0822006年0.2470.2330.4330.1061.1970.01432.2292007年0.2450.2480.4460.1111.2820.01532.347合计8.0293.0257.3372.49622.3860.22843.502数据来源:全球平均产量数据来自谢鸿宇等(2008),均衡因子来自WWF《livingplanetreport2004》;人均生态足迹数据由《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国家统计局数据库获得,并通过生态足迹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表2-5的最后一列显示了我国1970-2007年各年份的人均生态足迹的值。显然,我们可以很发现人均生态足迹的值一直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2.4中国1970-2007年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分析2.4.1资源消费人均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分析1)量的变化图2-1人均生态足迹时序图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表2-5根据2.3节的我国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描绘人均生态足迹的时间序列图,如图15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1970-2007年间,我国人均生态足迹呈现出持续增长的特点。计算得出1970-2007年间,我国人均生态足迹平均增长率达3.87682%。其中,1970-1978年人均生态足迹增长较为平缓,平均增长率为3.215%,1979-1997年人均生态足迹增长较快,平均增长率达4.69%。1998-2002年,我国人均生态足迹平均呈现出负增长,平均增长率为-0.50401%。从2003年起,人均生态足迹增长率大幅提高,2003-2007年,人均生态足迹平均增长率达7.43498%。总体上,图2-1所显示出的1970-2007年我国人均生态足迹的变化和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1970-1976年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该时期内我国人均生态足迹水平处于最低点,增长速度缓慢。197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伊始,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中国开始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农村到城市都大力的抓生产、抓经济,中国经济社会步入恢复元气的阶段,人均生态足迹的增长趋势开始显露。1979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整顿、恢复、起跑阶段,1979-1997年间,人均GDP平均增长率为8.152%,人均生态足迹也得到了2较快的增长,截至1997年,我国人均生态足迹达1.542hm/人。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我国经济社会受到了广泛的冲击,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图3-1中,可以发现1998-2002年间,我国人均生态足迹呈现出负增长。2003年起,我国步入了经济加速发展的时期,从经济总量上,2003-2007年间,我国经济增长率连续5年超过10%,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9%,我国人均生态足迹增长率大幅提高至7.43498%。2)结构的变化图2-21970-2007年我国人均生态足迹构成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计算结果表2-51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2-3各类资源足迹占比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计算结果表2-5图2-4生态生产性土地年平均增长率数据来源:数据经过表2-2整理得到图2-2、2-3显示了1970-2007年间我国资源消费的结构变化。通过图中各类型生态生产性土地占用的变化的差异,反映了我国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加快,资源消费结构性变化也较为明显。我国以耕地资源消费为主要资源的消费结构已经被能源消费完全取代了其主导地位。17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从图2-3中可以看出,耕地足迹大幅减少,1970年我国资源消费中耕地占比超过30%,到2007年耕地足迹占比只有1970年的1/3左右。而与此同时,能源和其他重要资源的生产和消耗增长迅速,环境压力空前增大。如图2-2、图2-3所示,化石能源用地一直具有较大的占比,说明能源资源的消费一直在我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与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的事实相符。另外,草地、水域的生态足迹占比也有明显的增加。在图2-4显示的1970-2007年我国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生态足迹的年平均增长率中可以看出,耕地的平均增长率最低,远远低于我国平均的生态足迹增长率;而林地、水域、草地、建筑用地以及化石能源用地都有着较快的增长,且高于我国平均的人均生态足迹的增长率,其中,林地足迹的年平均增长率最高。2.4.2各子项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分析根据2.3中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绘制各子项的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图形:图2-51970-2007年我国人均生态足迹构成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计算结果表2-218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2-6人均化石能源足迹时序图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计算结果表2-5图2-7人均建筑用地生态足迹时序图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计算结果表2-419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2-8人均草地生态足迹时序图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计算结果表2-2从以上几个时间序列图可以看出我国各资源子项消费呈现出以下特点:(1)化石能源用地生态足迹大幅增加,其中原煤消费生态足迹贡献率最大,原油位居第二。由图2-5,1970-2007年,中国人均能源足迹波动性上升,从1970年人22均0.294hm/人到2007年1.282hm/人,涨幅约为336.1%。从图2-5可以清楚的看出,从1981年到1997年,化石能源用地生态足迹历经了一个较快的增长期,1998年起,亚洲金融风暴让中国经济开始走低,此时人均能源足迹开始波动,直到2002年为止。2003年起,中国经济进入到新一轮的高速增长,连续5年经济增长率超过10%,从图2-5中,可以清晰的看到2003-2007年化石能源生态足迹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可见,我国经济增长对化石能源的消耗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考察化石能源足迹各成分的情况,不难看出我国能源资源消费结构一直以来是以原煤消费为主,其人均年平均增长率为4.08%,超过了人均能源足迹的年平均增长率3.98%。尤其是从2003年开始,人均原煤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1.57%,远远超过了1970-2003年间的平均增长率。1970-2007年我国人均原油消费生态足迹也保持了年平均3.55%的增长率。其中,2003-2007年间,人均原油消费的生态足迹达到7.18%,远远超过了1970-2007年整个时段的年平均增长率。可见,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原油的耗费也大幅度的增加。20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可见,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伴随着化石能源的大量耗费,其比重在资源消费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然而,化石能源因其在开采、运输、加工和燃烧利用过程中都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国资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局面将使得我国资源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2)耕地人均生态足迹从1970-2007年变化平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食物品种愈加丰富,肉类(草地)、水产品(水域)以及水果类(林地)等食品的消费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耕地的生态占用。同时,化石能源用地的继续扩张,严重挤占了耕地的生态占用。(3)草地、水域的人均生态足迹持续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饮食结构得到改善,食物来源更多样化,改变了以粮食为主的较为单一的食物结构。畜牧产品(肉类、禽蛋、奶类等)以及水产品(鱼类等)的人均消费量大幅增加。同时,随着人们对草地、水域的开发利用的强度加大,草地因过度放牧而退化、水域遭到污染和破坏,天然水生物的大幅度减少、水域干涸等现象,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显著。(4)人均建筑用地生态足迹持续增长,但整体水平还很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均建筑用地生态足迹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但是,整体水平还不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协调,大量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还很低。(5)人均林地足迹维持较快的年平均增长率。研究时段内,我国林地足迹持续增加。由于林地足迹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直接的木材用地等占用,二是部分林地对CO2进行消纳。从图2-5看出,2000-2007年,林地足迹增长速度变得迅速起来,这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了环境保护政策,开展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林地资源得到了保护,使得我国林地资源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林地资源随着经济增长而得到了增加。二是,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化石能源用地足迹大幅增长,所排放的CO2等气体也会相应的增加,在该时段内,林地足迹也相应的有了很大的涨幅。三是,随着经济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纸品业进而对木材的需求也大大增加。21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生态足迹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着紧密的相关性,随着我国近三十八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我国人均生态足迹持续增长。但是,中国经济增长与生态足迹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还不能由此得出结论,需要作进一步的验证。22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基于协整的中国经济增长与生态足迹的关系检验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在研究变量间的关系问题时要求变量具备平稳性,然而,计量经济学家们发现,在经济研究领域,大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呈现出非平稳的特征,从而,基于平稳变量研究的传统计量经济方法遭到了质疑。由此,一些新的建模理论和方法应运而生,协整理论(Cointegration)就是其中之一。由第二章得到的人均生态足迹时间序列的结果,可以看出,随着1970-2007年经济的增长,我国人均生态足迹也呈现出一致增长的趋势,初步推断二者之间具备相关性。但是它们之间是否真的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需要得到进一步的验证,这也就是本章的主要任务。本文依据协整理论,将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作为被解释变量,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解释变量,进而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验证,考察了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3.1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相关理论3.1.1协整协整是时间序列变量的一种属性。所谓协整,是指如果两个或多个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但是他们的某种线性组合呈现出平稳性,则这些时间序列变量是协整的,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解释就是这些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王黎明,王家泽,2005)。协整理论要求,进行协整回归的变量必须是同阶单整的(王黎明,王家泽,2005)。本文采用Engle-Granger两步协整检验法考察两个时间序列变量的关系。3.1.2误差修正模型(ECM)对于某些经济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在短期这种关系会出现暂时的偏离,为此,本文引入误差修正模型对这种短期的偏离进行修正,即起到一个牵引的作用,将短期的偏离拉回到长期的均衡状态。误差修正模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当期波动对于长期关系的偏离能够在系统的短期动态中体现出来。对于两个同阶单整时间序列,y、x,它们存在协整关系,其误差修正tt23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模型可表示:D=-ya(1-bb)y+Dx+()bb++xu(3-1)t01t--1t121tt注:公式来源于(王黎明,王家泽,2005)(3-1)式为误差修正模型的方程,它是经过将长期均衡的残差序列项滞后一阶作为解释变量加入模型中得到(王黎明,王家泽,2005)。3.2中国1970-2007年生态足迹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检验3.2.1数据和变量的选取与处理为了剔除人口因素的影响,本节将检验1970-2007年中国人均GDP数据(单位:万元/人)记为gdp、中国人均生态足迹ef的协整关系。GDP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按当年价格的数据,统一换算成1970年价格的不变价格国内生产总值。在不变价格国内生产总值的基础上,本文将每年的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除以当年的人口数,进一步计算出每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生态足迹所有数据全部来自第二章的计算结果。首先从散点图中考察一下这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这两个时间序列变量的的关系和走势,见图3-1,图3-2。本文对变量ef和gdp进行了取对数及差分处理以消除异方差。3.2.2协整关系检验图3-1时序图2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数据来源:人均GDP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当期GDP数据按照不变价格计算、然后除以当年的人口,最后取对数整理得到;生态足迹值根据第2章计算结果对数化处理得到图3-2一阶差分序列图数据来源:人均GDP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当期GDP数据按照不变价格计算、然后除以当年的人口,最后取对数、差分整理得到;生态足迹值根据第2章计算结果并对数、差分处理得到从图3-1可以看出,ln(ef)、ln(gdp)不平稳,但是二者具有一个共同的增长tt趋势。从图3-2可以观察到差分后的变量时间序列dln(ef),dln(gdp)变得比较平稳。tt图3-1和3-2所显示出的特征非常吻合两个具有协整关系的变量的特征。我们初步推断ln(ef)与ln(gdp)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但是在作出结论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协整tt关系检验。1)首先对各变量做单位根检验由于协整分析要求变量必须是同阶单整的,所以在做协整分析前必须对所有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就是一种对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如果时间序列变量存在单位根,说明了其非平稳的特点。对于非平稳序列,则一般可以通过差分的方法来达到平稳化的效果。25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本文采取ADF单位根检验法,利用麦金龙给出的协整ADF检验统计量,通过计量软件Eviews5.0实现ln(gdp)、ln(ef)的单位根检验。具体操作方法是打开各变量,然后点击view,选择unitroottest选项,其中的各个项目的选择按照如下的说明进行:测试类型选择AugmentedDicky-Fuller,滞后阶长度项选择SIC。根据图3-1所表现出的有截距,并且有时间趋势的特征,ln(gdp)、ln(ef)选择intercept选项;根据图3-2所表现出的有截距无时间趋势的特征。首先对这四个变量分别在level下做单位根检验,原假设为存在一个单位根。如果检验得到的t值小于显著性水平下的标准值,则拒绝原假设,即不存在一个单位根,则检验结束,t值大于标准值,接着对该变量做在一阶差分条件下的单位根检验,也就是将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平稳化处理,此次检验中,如果t值小于显著性水平下的标准值,则拒绝原一阶差分有一个单位根假设,即原变量存在一个单位根。如果t值仍然大于标准值,则继续对其做二阶差分条件下的检验,依照此方法一直做下去,最后确定变量的单整阶数。本文中对这四个变量的检验结果为:在显著性水平5%下,接受ln(gdp)、ln(ef)有一个单位根,即变量序列ln(gdp)、ln(ef)一阶单整。说明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GDP可以进行协整检验。2)协整关系检验本文的目的是要检验中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并主要考察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故将生态足迹作为解释变量,将人均GDP作为被解释变量。本文采用Engk-Granger两步法,对变量序列ln(gdp)、ln(ef)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建立ln(ef)与ln(gdp)之间的协整方程ln(ef)=a+bln(gdp)+e(3-2)t注:公式来源于(王黎明,王家泽,2005)式(3-2)中e为残差序列。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3-3):tln(ef)=1.262804+0.499384ln(gdp)+e(3-3)t(67.04605)(68.37114)2R=0.992358DW=0.451407S.E=0.007304注:公式由(3-2)利用eviews5.0计量软件做OLS回归操作得到2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由式(3-3),拟合优度为0.99258,可以看出各估计值系数都是统计上显著的,人均生态足迹ef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移项得到残差序列为e=ln(ef)-1.262804-0.499384ln(gdp)(3-4)ttt对两变量的协整检验实际上是对式(3-3)得到的残差的平稳性检验。如果残差不存在单位根,则表明变量ln(ef)与ln(gdp)存在协整关系,否则协整关系不成立(王黎明,王家泽,2005)。对残差序列做ADF单位根检验,滞后阶选择SIC准则,仅在level下做检验,检验方式选择有截距项和时间趋势,结果如下:表3-1残差序列单位根检验结果待检验关系ln(ef)--ln(gdp)ADF值-3.6260645%标准值-3.540328协整关系存在注:本表由Eviews5.0计算得到。由表3-1可知,ADF值(-3.626064)小于在显著性水平5%下的标准值-3.50428,拒绝残差有单位根的原假设残差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的,说明人均生态足迹人均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3)进行因果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是一种确定一个时间序列对另一个时间序列是否存在着有用的预测作用的技术(Granger,C.W.J,1969)。一般说来,回归仅仅反映了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但是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CliveGranger认为,“对一系列测试的解释可以揭示出变量的因果关系,这就是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通过对已知的时间序列变量X和Y的值进行一系列F检验,如果X的值对Y的未来值能够提供统计上显著的信息,则我们认为X时间序列是Y的格兰杰原因。”由前文协整检验表明了我国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这只是一种相关性的体现,现在需要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明确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费之间的因果关系方向。表3-2是对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GDP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27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3-2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原假设滞后期F值P值12.169330.14999ln(gdp)不是ln(ef)的24.580590.01808格兰杰原因32.373020.0915542.400710.0768311.707310.20010ln(ef)不是ln(gdp)的20.785220.46488格兰杰原因30.592430.6251440.447840.77293注:本表由Eviews5.0计算得到。由表3-2结果显示,在2阶滞后上,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第一个原假设ln(gdp)不是ln(ef)的格兰杰原因由于其P值为0.01808,可见原假设被拒绝,也就是说存在着ln(gdp)到ln(ef)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第二个原假设ln(ef)不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在1至4阶滞后上均显示出接受原假设的结果,根据格兰杰检验的经验,滞后阶数越高,效果也越不理想,故可以判断ln(ef)不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中国存在着1970-2007年从人均GDP到人均生态足迹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根据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概念,结合第2章生态足迹计算结果的相关分析,1970-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到资源消费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说明我国这38年的经济的快速增长会继续导致我国未来各类资源消费的增加,但是资源资源消费的增加并不必然促进未来经济的增长,这将意味着我国资源环境正处于十分令人担忧的局面。4)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将式(3-3)的残差序列式(3-4)滞后一阶得到ut-1,将其值赋给解释变量ecmt-1带入到原方程中,经过最小二乘法估计,得到公式(3-5)dln(ef)=0.008321+0.418359dln(gdp)-0.236515ecm(3-5)ttt-1(t=0.882498)(t=3.58403)(t=-2.168916)2R=0.311748DW=1.216623F=7.700271其中,ecm=ln(ef)-1.262804-0.499384ln(gdp)t-1t-1t-1将(3-5)式移项得:ln(ef)=0.30699+0.41836ln(gdp)-0.30025ln(gdp)+0.763485ln(ef)(3-6)ttt-1t-1式(3-5)和(3-6)将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GDP的长期和短期关系结合在了一28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起。从式(3-5)可以看出,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GDP之间的短期关系是围绕长期均衡关系进行调整的。式(3-4)中的dln(gdp)反映了人均GDP的短期波动。tecmt-1的系数估计值为-0.236515,表明当我国资源消费量偏离长期均衡的时候,经济增长能以-0.236515的力度将资源消费量牵引回均衡水平,调整幅度和力度较大为23.65%,可见,这种调整力度能够保证长期均衡关系得以维持。3.2.3小结本章内容通过对1970-2007年我国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GDP的协整检验,验证了两时间序列变量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将短期与长期的关系结合在了一起。在短期内,我国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GDP之间会存在着一些波动,但长期中,两者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由(3-6)式,两变量之间的短期弹性为0.41836,说明短期内我国人均GDP变化1个单位,将引致人均生态足迹按0.41836的比例同方向变化。由(3-6)式,lneft-1对lneft也将造成正向的且弹性系数为0.763485的影响。lngdpt-1也会对lneft产生弹性系数为0.30025的负向影响。由(3-3)式,长期弹性为0.499384,说明长期内我国人均GDP每增长1个单位,将导致我国人均生态足迹增加0.499384个单位。综上,由于我国生态足迹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到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资源消费将进一步的以较高的比例增加,资源压力越来越大。根据第二章关于生态足迹计算部分的相关结论,我国资源消费结构已经呈现出由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消费结构。38年以来,在化石能源消费中,又以煤炭一直占据着最大的消费比例,石油消费次之。目前,煤炭的消费增长速度仍处于化石能源消费中最高水平,石油位居第二。在第一章中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时提到,资源的消费结构将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当前,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必将继续影响着资源消费的进一步快速增长,资源压力进一步增加,而面临着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我国的环境问题也将进一步凸现。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显示,我国1970-2007年存在着经济增长到资源消费29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单向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经济增长将导致我国未来资源消费的增加,但是,资源消费的增加并不能促进未来经济的增长。如前文所述,这个结果显示出我国资源环境处于令人担忧的局面,同时,这也可以在我国资源环境政策的制定上带来一定的启发:由于资源消费并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必然因素,因此,我国有希望又快又好的发展经济,即实现资源消费得到减少、生态得到保护,同时继续保持经济稳定快速的增长。30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4.1结论通过本文第二章对1970-2007年中国生态足迹的计算及时间序列分析,以及第三章对中国经济增长与中国生态足迹的关系的验证,得到以下结论:(1)我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在长期内,我国人均GDP每增长1个单位,将导致我国人均生态足迹增加0.499384个单位,我国人均GDP对于人均生态足迹的影响很大。(2)1970-2007年间,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我国人均生态足迹的持续增长。1970-2007年我国人均生态足迹平均增长率达3.796%。在经济增长较为平缓的年份,人均生态足迹表现出平缓增长,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间段,人均生态足迹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当我国进入到2003-2007年的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人均生态足迹平均增长率达5.283%。(3)我国资源消费结构以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消费占居主导地位,耕地资源消费比重被大大挤占。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我国能源资源需求大幅增加,不可再生能源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消费占居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对于其他可再生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的利用还微乎其微。而化石能源占据主导地位的同时,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林地、水域、草地资源的消费需求大幅上升,其年平均增长率均超过总资源消费的人均生态足迹年平均增长率。随着人们对草地、水域的开发利用的强度加大,出现了草地退化、水域污染和破坏严重、水域干涸等现象。这种资源消费结构致使我国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凸现,资源环境问题令人担忧。(4)我国1970-2007年存在着经济增长到资源消费单向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经济增长将导致我国未来资源消费的增加,但是,资源消费的增加并不能促进未来经济的增长,我国资源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综上所述,近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经济实现了高速31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增长,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整体的提高。但是,这种高速发展的局面主要是建立在一种粗放型的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方式上,我国资源环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如果继续以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为获取高速发展的代价,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将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同时,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与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限制作用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在经济增长高度依赖资源环境的同时,资源环境的自然禀赋对经济增长也起到了限制的作用。因此,我国经济要想实现持续的增长,必须处理好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4.2政策建议(1)改善资源消费结构根据前文的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资源消费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调整。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资源)消费占比已经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耕地资源消费占比逐步下降,可以看出耕地遭到严重挤占。其他研究中显示,我国耕地总量大幅度减少,形势非常危急。林地、水域、草地和建成地生态足迹的占比虽说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但是在总体消费结构中占比依然很小。这种资源消费结构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耕地资源被大量挤占,对于我国粮食安全也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不可再生能源的巨大消费占比对我国能源安全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中造成的环境的污染、资源的破坏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我国应从保护耕地、调整化石能源占比第一的资源消费结构入手。对于耕地的保护要从分析导致耕地减少最根本的原因入手,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针对这些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的耕地保护措施。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也存在着急需调整的问题。我国面临着煤炭消费占比第一,石油消费第二的能源结构。但是,我国的石油资源严重短缺,并且,石油制品的大量使用对生态环境带来了污染。因此,我国应该加快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如天然气、核电、水电的利用以及其他新型能源的使用,减少不可再生资源压力。针对我国一直以来以煤炭为最主要的能源消费,而且未来若干年内,我国仍然摆脱不了大量的煤炭消费的国情,我国要加大对煤炭的深加工利用,减少煤炭的直接利用,同时,推广煤炭中和技术、清洁技术等,保护生态环境。32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主要通过政策规划的制定、循环经济的开展和推广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典型的粗放型特征,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近年来,在我国政府的重视下,在生产和消费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保护资源环境的政策措施,同时还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循环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整体效果还不理想。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资源利用效率水平仍然较低。我国要一改以往“三高一低”的经济发展特点,需要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作为首要的落脚点。我国应依据科学的方法、合理的规划,大力提倡循环经济,从企业、产业、区域、社会四个层面上展开循环经济工作,从清洁生产、物质能量梯级利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面着手,构建小循环、中循环及大循环。使得物质与能源得到最高效的利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发清洁能源。能源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大事,我国应优先发展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能源前沿技术的研究,加大对目前还存在极大的开发空间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能、海洋能、氢能的利用,大力推动清洁能源项目进展,缓解我国不可再生能源的压力,保护生态环境。(4)提倡绿色消费模式。我国要进一步加大在消费模式上的转变,要从个体抓起,加强对民众的宣传和教育,树立民众的绿色消费理念,鼓励全员共同参与和行动,实现中国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4.3展望首先,本文的研究实现了将生态足迹方法与协整理论有机结合来考察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如何在这样一种方法的结合的基础之上,形成对未来二者之间关系走势的一种精准的预测,将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其次,如前文所提到,由于在研究时段上数据可得性以及完整性的原因,本文未能进行贸易调整。虽然过去的相关研究表明,是否进行贸易调整对生态足迹的影响很小,但是加入贸易因素后,研究的视野将能够拓展到更广阔空间,对于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变量所呈现出的变化的解释和分析能够加入从贸易的角度展开的内容,研究将更贴合实际情况,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也将具有更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3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