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928187
大小:72.56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2-17
《设计文本对话培育言语智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设计文本对话培育言语智慧摘要:阅读教学要善于运用教学文本蕴含的、互动生成的言语实践契机,在教科书编者、文本、学生、教师之间开展多维度对话活动。可通过因言明象、寻象观意、会意品言、由言意兼得到言意共生等方式,鼓励学牛运用言语能力解决问题,获得思想与智慧的提升,培育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言语智慧。关键词:文本对话;言语智慧;背影;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1A-0047-06海德格尔说:“人是能言说的生命存在言语是人的生命活动,言语智慧伴随着人的精神发育与生命成长,言语智慧主要在言语实践中才能充分生长
2、。阅读教学要善于运用教学文本蕴含的、互动生成的言语实践契机,在教科书编者、文本、学生、教师之间开展多维度对话活动,鼓励学生运用言语能力解决问题,获得思想与智慧的提升,培育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言语智慧。下面就以朱自清散文《背影》的教学设计为例,解读文本教学对话中培育学生言语智慧的四个阶段。一、因言明象汉语最具特点的是其“观物取象”的具象思维模式。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王树人教授相对于理性的逻辑的“概念思维”提岀了“象思维”的概念。汉字作为象形表意的文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具有“多维编码”的性质,内含象形性根基。象思维是汉字、汉语的根本
3、特点,也是文学性、审美性的根本特性。《周易?系辞》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喷,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故谓之象三国时期思想家王弼的《周易略例?明象》又发挥道:“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可以说,古人早已知晓象是沟通言、意Z间的桥梁。所以,文学文本教学要摒弃概念思维,引领学生踩着“言”的足迹,走进一个个意蕴半富的物象、事象、形象、意象世界,在不断的递进与生成中慢慢走进无限的“内在之象”。对于文本而言,“言”是指言语作品的形式内容,包括语音、词汇、句法、篇章结构等内容,“象”是指言背后的事实性内容,包括人、景、物、事等。教学散文《背影》
4、,笔者如下文设计经由文本之“言”感知文本之“象”的问题。朱自清在《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散文写作的八问》一文中写道:“我写《背影》,就因为文屮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笔者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概括交流:朱自清说“这篇只是写实”,你读到一件什么事?感受到怎样的父亲形象?这是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本中的“事象”和“人象(物象)”。作者为什么不用事象“车站送别”为题,而用“人象”进而成为“意象”的“背影”为题呢?因为此“象
5、”更好地传递出作者心中之“意”。父亲车站送别时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让朱自清永生难忘。如何体察文本之“象”?笔者设计一个言语训练题目:任选下面一组词语说一段话。(1)差使奔丧狼藉典质赋闲(2)蹒跚攀着微倾颓唐琐屑这个言语实践,冃的是让学生以言观象,真切进入文本的“象”世界。各类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传达意象世界的符号,如色彩、线条、形体、语言、声音等,而文学作品是靠语言符号来描述意象,传递内隐信息的。[1]语言是一种符号代码,联系着各种表象,能够引起形象感。因此,可以靠想象再现作品的形象,以弥补语言表现的间接性这一弱点。针对散文中父亲的背影形象,当我们捕捉那些生动传神的
6、细节描写,插上想象的翅膀,那些平面线形的文字符号则会成为立体化的“圆形”背影世界。二、寻象观意《周易》云:“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文本Z“象”,就是用來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文学文本是用形象说话的,要通过触摸文本的语表之象,即物象、景象、形象、事象等走进文本的意象、语象世界,通过所依托的语体形式进入文本意蕴丰赡“意”的世界,既有“言表之意”,更有“言外之意”。写作学认为“炼意”(淬炼主旨)的能力乃是表达的核心素养,而阅读学认为,“悟意”(领悟主旨)的能力乃是理解的核心素养。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作品,读者必须准确把握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能辨出真滋味来,即
7、接近作者的旨趣和希望。对话文本就是耍由言观象,由象知意。教学《背影》,笔者设计如下的问题:作家韩石山在《口吃的妙用》一文中讲《广州日报》写道:文学大师朱自清,平时不结巴,一着急就结巴起来,而他讲课常常着急的。老师想作者朱自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情不能自已,读着自己的文字,也结结巴巴的,试想一下,朱自清会不会把“背影”,读成“背一一影”呢?老师百度搜索,发现“背”有以下几个义项。你从文屮能读出哪几种含“背”之影?①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②物体的后面或反面;③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④向相反的方向;⑤避开,离开;⑥凭记忆读出;⑦违反;⑧不顺;⑨偏僻;⑩听觉不灵。小
8、组交流,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