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822794
大小:56.8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体会王冬娅(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普外科110032)【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分析10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结果105例LC治疗中,除3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均在腹腔镜下手术成功,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胆囊切除的首选术式。【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三角胆囊结石20世纪90年代以来,腹腔镜手术发展迅速,现己广泛应用于外科领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目前已被证明是最少并发症和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最合适
2、的手术方法。我院自2007年10月〜2010年9月共进行10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般资料木组共105例,男42例,女63例,年龄24〜72岁。慢性结石性胆囊炎67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31例,胆囊息肉7例。合并糖尿病3例,高血压6例,冠心病2例。均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3例中转开腹手术,所有病例均治愈,未发生大出血、胆痿,无死亡病例。1.2手术方法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仰卧位、头高脚低,右侧略抬高。三孔法穿刺进腹:①建立气腹,于脐下或脐上做一10mm弧形切口,由此进入气腹针施行气腹,腹腔内压力逐渐达到13〜15mmHg之后,仔细的插入
3、10mm套管针,由此插入腹腔镜。②建立操作孔,于剑突下2cm处做10mm的横切口,插入10mm套管以备放电凝钩、施夹器等器械。于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cm切开5mm切口,由此插入5mm套管针以放入冲洗器和胆囊抓持钳。气腹制造成功后开始手术。首先常规探查腹腔脏器,然后观察胆囊的外观、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处理胆囊三角,用电凝钩于胆囊壶腹处切开浆膜,由此向胆•总管方向做钝性分离,充分显露胆总管、胆囊管、肝总管,认清“三管一壶腹”,如无可能,应切实做到“唯一管征”(胆囊壶腹于胆囊管连续仅唯一管道),并尽可能“骨骼化”才处理胆囊管[1]。在确认以上解剖关系之后,分离胆囊管周围的组织,提起胆囊壶腹部
4、,紧靠胆囊颈部解剖出胆囊管,距胆总管至少0.5cm处胆囊管近端与其呈90。角钳夹钛夹2枚,远端钳夹1枚,从中间剪断胆囊管。在胆囊管后内方找到胆囊动脉,连同周围脂肪组织一并置钛夹后离断。顺行将胆囊从胆囊床上电凝剥离后从脐孔取出,胆囊床电凝止血,一般不放腹腔引流管。在放置10mm套管的切口用细线做筋膜层缝合,将各切口用无菌胶膜闭合。1.3术中注意事项胆囊三角的处理是最关键的步骤,许多术中损伤、术后并发症,均与胆囊三角处理欠妥有关[2],特别是在三角区有脂肪堆积或因炎症致密粘连时,更易发生各种损伤。①分离胆囊三角时要时刻调整好抓持壶腹部位置、牵引方向,用力要适度以免胆管位置发生改变;②分离胆
5、囊三角吋应紧靠胆囊壁进行,不仅出血少而且安全;③吋刻警惕三角区可能存在的副肝管、迷走胆管等,避免损伤;④避免过多使用电凝以致造成组织的直接灼伤及热传导损伤;⑤胆囊慢性炎症时局部粘连严重,操作要耐心、细致,先分离胆囊管,避开肝总管及胆总管;当胆囊颈部有较大结石嵌顿吋胆囊壁往往紧贴肝总管,可于胆囊侧切开取石,获得三角区操作空间。⑥如果不能顺行切除胆囊可采用逆行法切除;⑦分离胆囊动脉吋动作要轻柔,沿其纵轴,直视下进行,避免分离钳直接损伤胆囊动脉。电凝钩离断胆囊动脉时应靠近胆囊壁,远离钛夹,以免残端因电灼损伤坏死,钛夹脱落发生术后出血;⑧钛夹钳夹要确切。1.4中转开腹3例中转开腹,具体情况为:
6、1例胆总管横断,术中当即发现行胆总管对端吻合、T管引流,术后6个月拔出T管,恢复良好,随访1年无异常;1例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壶腹与肝十二指肠韧带形成“冰冻样“致密粘连;1例胆囊管粗短,因Calot三角解剖不清,不能做到”唯一管道证“而中转开腹。明智、适吋地选择中转开腹手术并不是手术的失败,而是确保病人生命安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也是LC成功的关键[3,4]o2结果手术吋间平均为50分钟,岀血量平均少于15mL术后--般不用镇痛药,8〜12h后开始进食流质或半流质。平均住院3天,所有病例均获治愈。3讨论腔镜技术是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典范,腹腔镜的应用,使胆囊结石的
7、治疗从此进入了一个巨大改变的吋代,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普外科治疗的发展热点[5],它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岀血少、切口美观、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吋间短、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的优点。随着医生经验的累积和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手术操作日益熟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金标准”[6]。参考文献⑴陈刚•消化外科,2004,3(1):71-72.⑵柯重伟,郑成竹•腹腔镜外科手术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