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811621
大小:44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5
《井底之蛙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井底之蛙5/5 住在浅井中的一只青蛙对来自东海的鳖夸耀说:“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高兴时,我跃出井外,攀缘栏杆,尽情地蹦跳。疲倦了,我回到井中,躲在井壁窟窿里,安然休息。跳进井水中,井水刚刚浸没我的两腋,托住下巴;稀泥没过我的双脚,绵软舒适。环顾那些虾、蟹、蝌蚪,没有谁【说明了青蛙目空一切】能像我这样快活。而且,我独占【哪里是井底之蛙?简直是井底之王啊!】一口水井,跨井栏、倚井栏的乐趣,算是到了极点,你何不进来跟我一起分享这些快乐呢?”【段导读:青蛙认为自己在井中生活的很快乐,竟邀请鳖进来和他一起分享。他
2、并没有看到鳖所生活的大海,只是一味地觉得自己的生活那么优越,显示出他的无知。】 鳖接受了青蛙的邀请,准备下井去看看;但是他左腿还没有迈进去,右腿已经被绊住了。【说明井很小】于是,他只好小心地退回来,向青蛙讲起大海的景观:“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夏禹时代,十年九涝,海面却没因此增高;商汤时代,八年七旱,海面也没因缺雨而降低。大海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不因为水增多减少而或进或退,这也可以说是生活在东海的大快乐吧。” 浅井之蛙听了这些话,瞠目结舌,觉得自己非常渺小
3、。古文: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九旱,而/崖/不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教学过程:一、导入:T:还记得学过哪些寓言故事?S:“守株待兔”、“画蛇添足“、”坐井观天“、”刻舟求剑“、“亡羊补牢”等T:什么是寓言故事?S:寓言就是借一个假故事或者生活中的故事,告诉我们某个道理或教训,往往带有劝诫或讽刺的意义。5/5T:今天老师再送给大家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课题“井底之蛙”
4、。)S: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语。1.教师领读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难理解的句子。3.读黑板上的词语认字:疲倦窟窿倚井栏迈进去涝灾渺小写字:夸耀跃出栏杆舒适推移增多减少4.理解词语意思疲倦:疲乏,困倦邀请:请人到自己的地方来或到约定的地方去。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渺小:微小。5..朗读课文T:学习了生字,我们就要把他们送回家去了。我们请三位同学来给大家读课文,看看对字词的熟悉情况。其他孩子就仔细的听,一会儿来评价他们的朗读情况。S:S:学生评价
5、。T: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三位同学朗读时的语气发生了变化,有所不同。其实是因为朗读的语气和主人公的心情联系,这是一个朗读的小窍门。那我们的这只井底之蛙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本篇课文。三.学习课文。1.课文的主要内容。T:初读了课文,我们请同学来讲讲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S:浅井里的青蛙向东海的鳖夸耀自己的生活,听了鳖的介绍,后来觉得自己非常渺小的故事。T:这篇文章一共三个自然段2.第一自然段,体会井底之蛙的快活5/5住在浅井中的一只青蛙对来自东海的鳖夸耀说:“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高兴时,我
6、跃出井外,攀缘栏杆,尽情【可以随心所欲地玩】地蹦跳。疲倦了,我回到井中,躲在井壁窟窿里,安然休息。跳进井水中,井水刚刚浸没我的两腋,托住下巴;稀泥没过我的双脚,绵软舒适【在稀泥里可以有绵软舒适的感觉,像踩在了棉花上一样】。环顾那些虾、蟹、蝌蚪,没有谁【说明了青蛙目空一切】能像我这样快活。而且,我独占【哪里是井底之蛙?简直是井底之王啊!】一口水井,跨井栏、倚井栏的乐趣,算是到了极点,你何不进来跟我一起分享这些快乐呢?”生活在浅井中的小青蛙对现在的生活是相当满意的,因为它认为自己住的地方是世界上最舒适的,于是
7、它就对来自东海的鳖夸耀井里的生活真快活!生活在井里还能这么自信地说快活,默读课文的第一段,边读边勾画,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青蛙的真快活?后面的句子都体现出了小青蛙的快活的生活。(“高兴时….”)对于这只井底之蛙的生活,同学们有怎样的体会和感受?(快乐、自大、骄傲自满…..)2、第三段小青蛙的快乐真是离不开这口小小的水井啊!它认为生活在井里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了!但后来这只消青蛙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齐读第三自然段它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从夸耀到觉得自己
8、非常渺小,这是为什么呢?看到第二自然段,因为鳖给他讲述了自己生活在东海的大快乐。3.第二段(1)说说对大海的认识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没有?你认识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用一个词或一段话来说说你心目中的大海(大、宽阔、一望无际、辽阔)(2)古文同学们对大海的感受是这样,东海之鳖是这样说的: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九旱,而/崖/不加损。夫/不为/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