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639961
大小:56.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4
《医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医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摘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医学生的心理素质,优化医学生的心理品质。为进一步做好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以增进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提髙医学生的心理素质。【关键词】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186-02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如何面向现实,理论联系实际地开展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日益成为时代的使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1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1.1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说我国学者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研究成果基本上趋于一致,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了内容,充分发扬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个性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恋爱与性心理、择业心理,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又融入了网络心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面的内容。[1]但是,在具体的内容中,仍然存在着不足之
3、处,我国学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研究方面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这必然要求我们还要继续探索和发展这一方面的研究,争取取得好的研究成果。1.2从心理健康教育者说随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所涉领域的不断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已不单单表示一种教育方法或一种教育技术,更多的时候已经代表了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但是仍然有人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心理辅导员的日常工作而已,与其他部门和人员并无密切关联。事实上,高校除了与外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外,校园内部也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等。生活
4、在高校内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必然受到校园的空间环境和人际环境的影响,而营造校园心理和谐氛围的主体应该是学校内的全体教职员工。[2]因此,作为高校的一员,无论在什么岗位,只要从事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并确保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心态正常[3]。2积极心理健康教育2.1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教书育人,幸福有成”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理念。学校的根本使命是教书育人,传统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少数问题学生或学生的问题,无法解决教书育人的根本问题,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的主方向,偏离了学校的主目标,自
5、然得不到校长和教师应有的重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上,不仅“危机干预,保证防线”,还旗帜鲜明地提出“幸福有成”,“幸福”体现“育人”的境界,"有成”标志"教书”的追求,具体讲就是: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开发全脑潜能,使教师爱教、会教、教会,使学生爱学、会学、学会;有效克服厌教厌学,使全体师生减负增效,幸福地生活,快乐地学习与工作,愉悦地收获成功,为深化素质教育提供了抓手,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突破口,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新的"支点”。[4]2.2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
6、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在积极人格理论的引导下,结合实际情况,转变工作方式,扩大教育领域,更新教育理念,采用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教育方式去塑造和培养全体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使大学生学会积极地自我调适,从而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6]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最大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没有心理疾病H心理健康,将“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摆在了“克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前面,主张通过发展来化解问题,充
7、分体现了教育的发展性、预防性功能;最大亮点是:明确提出“开发潜能,减负增效”,与“塑造积极向上心态和奠基幸福人生”的学校使命有机结合起来,强化了与学校教学活动主旋律的紧密结合,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学两分离的被动局面。[7]参考文献:[1]姚本先,陆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7,30(2):485-488[2]仲稳山•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与成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2):225-227.[3]仲稳山•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运行与评估[J]•职
8、业教育研究,2010(2):23-24.[4]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奠基幸福有成人生[J].中国特殊教育,2010(11):4-12[5]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120-126.[6]王承清,崔立中.积极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