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498878
大小: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09
《道家文化研究-老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课老子引子l中国文化的“儒道互补”古人讲“出处”,“出”就是达则兼济天下,“处”就是不达则独善其身l《老子》在西方的影响研究道家思想的意义:l道家思想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影响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还影响到中国的道教、佛教。l道教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奉《道德经》为基本经典,奉《庄子》为《南华真经》,至于禅宗则明显吸收了庄子的思想。为什么说禅宗吸收了庄子思想?l因为早期印度的佛教,是提倡个人艰苦修行的一种宗教,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并且被知识分子和广大百姓所接受,有一个漫长的中国化的过程。即由提倡苦修到讲求“顿悟”。主要内容一、道可道
2、-关心身外事的时代1、杀伐的世界l周王室衰落、礼乐崩坏、诸侯争霸。l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司马迁)l长城始于春秋战国时期。l老子对于历史、现实社会以及人际关系进行深刻反思,向往已经远逝、淳朴的远古社会和简单的人际关系。老子描写了一个理想的国家、社会、人际关系:“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80章)2、奢靡的宫廷1)齐桓公“惟蒸婴儿之未尝”l齐桓公称霸一方,贪恋美食。l厌——“惟蒸婴儿之未尝!”l易牙献子。l亡——作茧自缚
3、。3、智慧的年代l春秋战国之际,农、儒、法、阴阳、名、道、纵横、杂、墨百家群起。l鬼谷子、孙子、庄子印度佛教释迦牟尼、儒家孔子、道家老子二、老子其人其事-熟悉又陌生的老子...(一)老子其人其事1、大耳的圣人l老君台l“李耳”,又叫老聃。l福建清源山老君岩有老子石刻像。l《史记正义》“老”是“考”,“子”是“孳”,即“考教众理,达成圣孳,乃孳生万物,善化济物无遗也”。老子的官职是什么?l“周守藏室之史也”。l提供给他丰富的知识与智慧的源泉。2、孔子向老子问礼l老子形同枯木的站姿;l老子的深刻哲理;l孔子评:“人中之龙”。3、老子出关l老子
4、离开东周洛阳,西出函谷关。l“紫气东来”:关令尹喜见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飘来,知是圣人来临,就一定要让老子留下他的智慧来,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l老子因此“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即《道德经》。(二)老子学说1、自然即道的哲学观l道可道,非常道。l不可说(道)可不可说(可道),非常不可说(非常道)”。l自然之道。老子“道”的独特性——自然之道:l背景:“道”,作为指导社会人生行为的最高准则,不是老子最早提出来的。l“道”在公元前8世纪到7世纪,开始成为贵族思想的一个核心概念。l从商到周延续了很长时期的宗教信仰,在此时开始崩溃,古人思想上经历一个
5、极大的变化,原来的信仰不复存在,他们需要重新思考世界的存在基础,重新找到一个指导性的原则。l黄河流域对“道”的讨论,凝聚在孔子的思想里,他们认为:古代圣贤、历史文化积累的厚重力量中,有指引后人重建政治和人生的根本原则。l老子之“道”的独特之处:自然之道。模棱两可——“道”的多重涵义:1)道,宇宙的本原、生命的根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2)道,自然生
6、命的客观规律。l“道”是万事万物产生、发展与消亡的必然道路。玄虚与实在:“道”的文化精神l老子对自然有一种特殊的理解和信仰:自然世界就是我们的文化规范。l老子提出人在自然原则面前要谦卑,但并不是要贬低人;相反,人应该担当起伟大的使命,而人的潜力恰恰来自于自然的禀赋。l玄虚的比喻:“谷神不死,是谓玄牝”。l体现出老子江淮流域文化背景的特色和母系氏族社会母性崇拜的遗留。2、守柔处弱的人生观l老子固然提出道的伟大和深邃,但其着眼点却很实:人生和政治。l老子对人生的基本判断和态度是“柔弱胜刚强”,主张“阴柔”;“守柔曰强。”(76章),“弱之胜强
7、。”(78章),“柔弱者生之徒。”(76章),“柔弱处上。”(76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43章)l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8章)l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2章)“六尺巷”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l依据之一:人应效法自然的“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模拟“道”来生活。l依据之二:老子的辩证观念,矛盾的两方面相辅相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l“少则得,多则惑”(22章)。l“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42章)。老子的阴柔之学,其实
8、是弱者的自我安慰,是一种生存策略、态度。l“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73章)l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67章)3、无为的治国方略l“治大国者若烹小鲜”“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