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利他主义经济学的追求

了解利他主义经济学的追求

ID:32450277

大小:373.9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05

了解利他主义经济学的追求_第1页
了解利他主义经济学的追求_第2页
了解利他主义经济学的追求_第3页
了解利他主义经济学的追求_第4页
了解利他主义经济学的追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了解利他主义经济学的追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杨春学:利他主义经济学的追求利他主义经济学的追求杨春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00836)一、文献回顾虽然主流经济学一直以“经济人”作为一个基本假说,但人类行为的利他主义问题并未消失在经济文献之中。利他主义经济行为的存在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且不说大量的非主流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即便是主流经济学家也不同程度地关注这一问题。但是,这种讨论并未纳入“边际革命”以来正式的经济分析之中。究其原因,是因为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利他主义仅仅是经济生活中的次要现象,对它的忽略并不影响经济学得出普遍有效的结论,因为经济学毕竟抓住了经济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自利。这似乎已是他们的共

2、识(杨春学,1998)。于是乎,利他主义成为被经济学家长期忽视的问题。然而,最近一个时期中,经济学家对利他主义及其经济意义的兴趣得到复兴并日益增强。这种学术兴趣的复兴,就其广泛的学术背景而言是经济学帝国主义式的扩张,但较具体而言,可以说是起源于Becker关于利他主义(特别是利他主义在家庭行为经济学中的关键性角色)的开拓性论文(1974,1976)和社会生物学对利他主义的引人注目的分析。后两者构成最近关于利他主义经济学分析文献的重要学术背景。特别地《,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学杂志》等国际第一流杂志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量登载有关论文,直接推动了利他主义经济学的

3、形成和发展。这自然就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最近经济学家会突然地对利他主义问题给予那么大的关注呢?这有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原因。从理论逻辑上看,诸如“囚徒困境”和“搭便车者”等问题表明个人理性行为与集体的理性结果之间的冲突,这对经济学的基本教义构成强有力的挑战。在实践上,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英美等国都出现富人与穷人之间在收入与财富上不均等的差距加大的趋势;有的研究还指出,这种日益扩大的不平等并没有促进财富的创造。如何解决这种问题的探讨,又再次把经济学家的目光引向利他主义:自利模型虽然能够解释某些再分配活动,但肯定不能解释其中的所有活动。所有这些因素,使经济学家不得不正视经

4、济生活中存在大量利他主义行为这一事实。但是,在讨论中,经济学家们对利他主义的性质、形成机制以及利他行为的经济效果等关键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以致常常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无谓争论之中。本文将超越一般性的文献综述,设计出某些模型来对利他主义经济学的某些核心问题进行逻辑上统一的讨论。二、利他主义的经济模型在这里,我们将利他主义经济行为划分为两种类型———具有亲缘关系群体内部的利他主义行为和非亲缘关系者之间的利他主义行为,并分别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对它们进行模型化。(一)作为效用函数中的一种“偏好”的利他主义对利他主义最通常的经济学分析思路

5、是:把利他主义描述和模型化为个人的“相互依存的”效822001年第4期用函数中的一个主观“偏好”。具体地说,把利他主义纳入个人的效用函数之中,以此扩充个人的“自私偏好”,从而使其他人的效用(福利)成为个人满足的一个新增的源泉。也就是说,即使存在某些真实的利他主义(例如,自愿献血),也无需抛弃标准的效用最大化经济分析框架。因为传统经济理论完全能够容纳利他主义行为的分析,只需假设利他主义者所要最大化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个人福利,还有他们所关心的某些其他人的福利,即假设一种相互依存的效用函数。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偏好参数来模型化利他主义的程度(或强度)。这个参数表

6、示一个人赋予其他人的效用的相对权数,一般被假设为在单位区间之中,以排除“嫉妒”和“过分的利他主义“(例如“,after2you”问题)这两种极端的情形。因而,利他主义可强可弱,取决于这个参数的实际值。利他主义的范围也可宽可窄,取决于“社交的距离”,通常假设给予血缘关系较近的家族成员以较大的权数。在模型中,可以用下述效用函数来刻划某个利他主义者i的特征:Ui=ui(ci)+δuj(cj)(1)其中,j是i关心的另一个人δ;是利他主义参数,且0<δ<1。显然,当δ=0时,上述函数是一个自私的个人之情形。更具体地说,当对效用函数作这样一种形式化的处理,即个人i给他自己的直接效用的

7、权数为1-αi,给予另一个人的直接效用的权数为αi,那么,这个利他主义者的效用函数为Ui=(1-αi)ui(ci)+αiuj(cj)(2)其中α,i>0,以排除受虐狂和嫉妒这两种情形(再次,如果这个人是一个利已主义者,那么α,i=0);αi+αj≤1,以排除“过分的利他主义”。在这里α,i+αj=1,对应的是“完美的”利他主义情形,在这种情形中,两个人的利益是完全和谐的;而αi=αj=α对应的是“对称的”利他主义;因而αi=αj=1/2对应的是“完美的、对称的”利他主义。这种利他主义的标准分析方式具有某些重要的含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