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42456
大小:48.84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1-17
《三下思品教案设计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1、邻居家的小伙伴目标1.学习前面三个部分了解并珍惜邻里小伙伴间的友情,学会一些与同伴相处的技能。2.了解并珍惜邻里小伙伴间的友情,学会一些与同伴相处的技能,体验邻居的关爱,学生通过学习能体验邻里亲情,触动心灵,提升品质,化为行动。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学习能体验邻里亲情,触动心灵,提升品质,化为行动。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学习能体验邻里亲情,触动心灵,提升品质,化为行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总1课时)一、说说邻居家的小伙伴。1・出示图1、2O看看图中的孩子在做什么?2•指名学生说一说。3•在邻居中,你有没有自己的好伙伴?向大家介绍介绍你最好的小伙伴。(学生根据课本中的提示
2、组织语言)4.同桌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的好伙伴。二、雅各布的故事。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雅各布的故事》读一读。2•师介绍:这是根据一部儿童电视连续剧《外国孩子,中国爸》中的一个片段改编而成的。你知道雅各布和赵小刚为什么能成为好伙伴吗?3.指名学生说一说他们之间怎样成为好伙伴,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成为好伙伴的?4•对交流和听的学生提岀交流要求:大方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听:仔细聆听他人的叙述,听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三、他不理我了,怎么办呢?1•依次出示图片,说说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2.指名学生说一说,师生互相补充。3.你和小伙伴之间曾经发生过什么
3、矛盾吗?你们是怎样和好的?还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吗?4.指名学生说一说。5.建议把交流的事写下来。四、小结、作业1.小结2.作业第二课时(总2课时)一、远亲不如近邻1.依次出示图,学生认真观察,想想图意。2.指名学生介绍图意。3.指名学生说说这幅说明了什么?4.你还记得邻居对你的关爱吗?指导学生小组交流,指名来说说。5.你们家又是怎样关心邻居的呢?4、多温馨的画面,多感人的故事。有句话叫“远亲不如近邻”,是啊,这里的真情让人感动。二、美文欣赏:好邻是棵父亲树。1.学生默读文章,了解文章内容。2.师读文章,边解释里面的一些背景。3.学生自由读文思考:邻居对于我们有多重要。4.小组内品
4、读文章。三、听故事《扫烟囱的孩子》,文章《关于邻里》四、小结作业1.小结2•作业板书设计课题2、不给邻居添麻烦教学目标1.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学会树立正确的邻里关系。2.了解《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能学会关心他人,正确处理邻里之间的矛盾。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树立正确邻里关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与理性。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总3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邻居家的小伙伴》,你还记得应该怎么和小伙伴相处吗?2.指名学生说一说。3.今天我们来学习《不给邻居添麻烦》,相机板书课题。二、多为邻居想一想师:你在家有那些活动会影响到邻居的生活
5、?指名学生说一说。1.在楼上跳绳2.看电视把声音开得很大3.在阳台上晾衣服和拖把4.把垃圾倒入邻居的院子里同学们所举的例子,都说明了这些活动都会影响邻居的生活。因此,我们要时时学会心屮有他人,事事有他人。那我们怎样做才能不影响邻居?5.小组讨论6.小组汇报二、有了麻烦怎么办?1.看看图片出现了什么麻烦?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呢?2.指名学生介绍3.学生看图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4.把水不小心倒在邻居家晒的衣服上,我会()5.把耕牛赶到邻居家的稻01里,我会()6看图交流:楼上养鸽子将粪便拉到我家窗台上小组讨论:(1)我家是忍一忍,把它扫干净(2)找他们去评理他们不理又该怎么办?三、
6、小结、作业1.小结2.作业第二课时(总4课时)一、复习导入1.如何才能做到不给邻居添麻烦呢?2.指名学牛回答导入:邻居相处需技巧,搞好关系有必要,有一则法则有规定。二、学习《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1•学生自读法则,并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2.指名学牛说一说。3•师总结:这条民法告诉我们要正确处理邻里之间发生的矛盾。三、阅读故事1•学生带问题“琴声怎么会前后不一样呢?”阅读短文。2•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可以提问、补充。3•阅读分享:请分享你认为最感动的一段。四、邻里大会假如我们生活的周围出现了以下问题该怎么办呢?1•在公共过道里堆放杂物2.把垃圾倒在人家的门口3.学生讨论交流4•
7、生汇报自己的办法,师总结:邻里之间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共同解决,那就需要开个会,那开会有哪些议程呢?5•师生一起说会议议程。五、邻里公约1.邻里之间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共同解决,就需要制定一个邻里公约。那我们需要制定哪些公约呢?2.小组讨论3•师生一起写公约四、小结、作业1.小结2.作业板书设计课题3、快乐的邻里生活教学目标1.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2•能够认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3.养成正确面对不良生活方式的心态,初步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木技能,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