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659320
大小:1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6
《浙教版七下1.5《三角形全等的条件》word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二课时)北师大版试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海南文昌华侨中学叶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探索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SA”和“AAS”。(2)能熟练运用“ASA”和“AAS”来判别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发展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能力。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观察、分析、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能力。(2)培养学生转化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并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种手段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能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
2、的应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SA”和“AAS”,并能利用它们判定三角形是否全等。难点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SA”和“AAS”的过程及应用。◆学法引导让学生通过画图、观察、比较、推理、交流,逐步地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别条件。◆教具准备(1)学具准备:三角板,量角器,直尺(2)多媒体课件课件构思:通过动手操作法感受实践,体会三角形的判别条件。素材准备: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有关画面、打碎的玻璃片的画面、演示三角形全等的画面。◆教学设计1、情境引入(投影播放:2008年第29届国际奥
3、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这是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的一大盛事,为了展示北京的良好形象,北京市政府设想在体育场馆附近修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的草坪。)我们除了利用前面学习三角形的全等条件“SSS”来检验以外,还能有几种有效的检验方法?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继续学习“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及一边,那么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得到的三角形都全等吗?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后回答:已知两角及一边的情况有两种分别是“两角及夹边”与“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3、探究新知互动一问题一:如
4、果“两角及一边”条件中的边是两角所夹的边比如: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60º和30º,它们所夹的边为5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5cm将学生分组,画图时,学生可以利用量角器、直尺、三角尺等工具,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在画出三角形后,要求学生将所得三角形比较,以便归纳出全等的结论。教师利用课件演示三角形的全等过程。互动二问题二:如果“两角及一边”中的条件中的边是其中一角的对边,比如,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60º和45º,如果60º角的对边为3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3cm请学生依条件在自己的白纸上画出一个三
5、角形(学生可能画出错误的图形或者运用前面的方法没办法画出三角形)教师巡视引导。引导:观察这里的条件与探索1中的条件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你能将它转化为探索1中的条件?学生画图、剪切、比较,从而得出全等的结论。再提出问题:如果是45º角的对边是3cm时,那么按这个条件画出的三角形都全等吗?学生通过以上的探索过程,不难得出全等的结论。互动三问题三:让同学们讨论猜测,当改变以上两个条件探索中每种情况的角度和边长,你能得到同样的结论吗?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演示改变每种条件情况下,三角形的全等过程,让学生观察总结得出两个全等条件。再板书
6、两个判定条件的内容和简记。提出问题:若两个三角形具备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请举例说明!50º70º50º70º3cm可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派代表到黑板上画图说明。教师总结补充说明“对应”的含义,强调在相等的量中不但要具备“数量”关系的相等而且要具备“位置”关系的对应。这一点是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时,最易犯错误的地方。3、例题解析例题:如图,AB与CD相交于点O,O是AB的中点,ÐA=ÐB,rAOC与rBOD全等吗?为什么?CBAOD说明:分析题意,启发学生找出满足三角形全等条件的关键是找对两角及一
7、边。解:写法一:写法二:因为O是AB的中点如图:两角和夹边所以AO=BO对应相等,在rAOC与rBOD中rAOC与rBOD全等ÐA=ÐBAO=BOÐAOC=ÐBOD(对顶角相等)所以rAOC≌rBOD(ASA)4、练习巩固(1)、(口答)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请说明理由?(2)、已知:rABC≌rA¢B¢C¢,AD、A¢D¢分别是rABC和rA¢B¢C¢的高,你认为AD等于A¢D¢吗?请说明理由。AA¢BDCB¢D¢C¢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之间交流合作并回答。可让学生到黑板上有条理的写出推理过程,教师点评。5、应用实践(1
8、)、(多媒体显示)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模具打碎为两块,他是否可以只带其中的一块碎片到商店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模具呢?如果可以,带哪块去合适?为什么?(2)、思考:回过头来观察引入的例子,我们能否用所学的方法去检验两个草坪是否符合要求?学生互相讨论寻求解决方法,教师加以启发。6、课堂小结请同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