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多一点“文本素读”的时间

让语文课堂多一点“文本素读”的时间

ID:31506095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让语文课堂多一点“文本素读”的时间_第1页
让语文课堂多一点“文本素读”的时间_第2页
让语文课堂多一点“文本素读”的时间_第3页
让语文课堂多一点“文本素读”的时间_第4页
让语文课堂多一点“文本素读”的时间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语文课堂多一点“文本素读”的时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语文课堂多一点“文本素读”的时间  2013年4月,我十分幸运地在“中语会2013年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艺术观摩研讨会”上执教《清塘荷韵》一课。专家评课时给了我许多鼓励,认为这节语文课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品味、在交流中探讨,动静结合、驾驭自如,课堂灵动而富有语文味。然而作为执教者本人,我十分清楚地知道本课的不足之处,也由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清塘荷韵》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散文。他通过平实、质朴的语言赞美了荷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平静地面对凋零的洒脱与淡然,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作者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态度。因此本课我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与体会

2、,扣住人与荷在精神上的相通之处,循序渐进,逐步把握“荷韵”的内涵以及“人格”的魅力。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以及透过文字表面挖掘文章深意的能力。  课堂上,在分析“荷韵”的环节上,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品味与分析,可以比较清楚地认识到,季老在文中更侧重于描写并赞美荷“求生存的顽强的生命力”,这与周敦颐的《爱莲说》、朱自清《荷塘月色》等文章并不相同。那么,在这种坚持与执着的“荷韵”背后站立着的是怎样的一个人?在字里行间跳跃着的又是怎样的头脑和心灵呢?当我就此展开进一步的追问,便是把学生思考的角度由“荷韵”引向了“人格”。6  因为学生对

3、季羡林老人不甚了解,文本中也鲜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因此这一环节的教与学便成为本课的一个难点。正因其困难,又是国家级的观摩课,我便在课前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时刻告诫自己决不能有任何“闪失”。为了能让学生比较准确、全面地按照我的引导“分析”出“荷韵”背后寓含的“人格”,我从《牛棚杂忆》和《季羡林自传》中摘录并下发了和本文有关的一些历史资料。比如季老曾经在文革时期遭受残酷迫害,耄耋之年甚至在住院期间依然笔耕不辍、辛苦工作,再如他不慕虚名毅然辞去“学界泰斗”“国学大师”称号等等。此举本意是想给学生初步的启发和暗示,尽可能避免一些随意自由的发挥而

4、影响课堂的“顺利推进”。然而不曾想,过犹不及。这些本以为能让我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准备”工作却给我带来了预想不到的窘迫之境。  课堂上尽管我反复强调“言为心声,文见其人”,明确要求大家要立足于文本和语言来探究作者的情感与生活态度,不要给作者贴标签,更不要做架空的分析。但学生们还是不自觉地就脱离了课本,仅仅依据之前对作者的点滴认识进行评价和探讨。比如,有同学说:“我从第六节看到了老人的坚持,他以一种蓄势待发的姿态面对以后的生活。”答案本是合理的,但当我再追问她:“第六节明明写的是荷,你是怎么读出作者的精神的呢?”没想到这学生脱口而出:“作者像荷

5、一样,虽然生活中历经磨难却勇敢地坚持了下来。”很明显,这个结论虽然正确,却不是学生投入阅读课文的真切体验,只是一种生硬的搬套,和文本本身并无直接关系。  在赏析到“池花对影落”这一情景时,有不少同学都认为,面对荷花的凋零,生命的消逝,作者并没有流露出忧伤悲戚之意,而是坦然地、平静地“闲看庭前荷花飘落”6,这是一种乐观与洒脱。然而,眼中景,心中情。能够完全扣住作者笔下的情景特点来对人物心态做出细致分析的却寥寥无几。大多学生都会提及他的人生经历,借助那些已有的认识反过来搬套在对本文的解读上。  对于文中“小猫扑月”的场景,有同学认为虚幻的“水中月

6、”其实是浮名虚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淡泊名利的品格。这种认识尽管看起来深刻独到,但如果不是老师的有心“铺垫”,估计学生也是很难体会到的。如果仅仅是素读课文,我们能够直观感受到的应该仅仅是一位耄耋老人悠闲惬意的晚年生活而已。  “众目睽睽”之下,对于学生们的这些“超常”发挥我只能无奈地说:“看来同学们对季老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其实我知道这是为他们也为自己做出的十分拙劣的掩饰。我清楚地意识到:是课前的那些较为“保险、充分”的预习资料先入为主地占据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扼杀了他们自己独特、新鲜、充满个性色彩的思想。对此尴尬之境,我在自我评课时坦陈,下次再

7、上此课的时候,不会让学生提前去搜集相关资料,完全依照文字本身进行深层次的解读,放开手进行一次彻底的“文本素读”,相信学生会有更加“异彩纷呈”的表现。  连云港新浦区教研室的徐华老师曾经说过:“文本素读指的是学生在走进文本前,不阅读任何参考资料,不查阅文本生成的知识背景而直接进行阅读的一种读书方法,它力求用本色的教学设计养成真实的阅读能力。”陆云峰先生在《素读:阅读教学的根性觉醒》一文中也指出:“素读是以一种原始的心态贴近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渠道,把握作者原初的内在的思想。”素读是学生和文本“零距离”6接触的过程,最容易生成真实丰富的阅读体

8、验,最能锻炼学生对文本的深度对话和思考能力。之后的一些教学实践更是让我无比深刻地认识到文本素读的意义与价值。  一、文本素读充分立足于课文,易于激发学生真实的阅读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