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96765
大小:10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2
《教育评价旨在促进学生生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育评价旨在促进学生生长 【摘要】教育评价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枢纽,是广为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焦点领域,“新课改”十余年来受到的批评和责难最多。其根子在于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的沿袭和极度功利主义的价值心理定式,核心在于课程价值观的扭曲。所以,教育评价是为了发展还是为了选拔便成了评价改革与深化的逻辑起点,发挥评价的“诊断”“矫正”“激励”功能便成了重要的抓手,课程考试和课堂教学便成了“主阵地”。只有旨在促进学生生长的教育评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关键词】价值观;发展性评价;学生生长 【中图分类号】G424.75【
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3-0015-03 【作者简介】孟晓东,无锡市锡山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锡山区教育局(江苏无锡,214000)副局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8教育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评价对象和教学活动进行的价值判断和过程,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杠杆,是实现教育目标的特殊手段。实施新课程以来,教育评价的研究和实践一直是广为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焦点领域。科学的教育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如何
3、发挥评价的导向与质量监控作用,又注重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作用?在现实的教学过程和具体的课堂情境中,这“两个作用”是相辅相成,还是相互掣肘的,也便成了教育评价改革与深化的核心命题。 一、教育评价的价值:为了发展还是为了选拔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所以十余年来受到的来自于“考试评价”的批评和责难最多。其实,这对“十五年课改”是不公正的,也是不客观的。“应试教育”的怪圈与“幽灵”,绝不仅仅是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形式与教材的问题,甚至不是“考试”自身的问题,而是来自于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根源和极度功利主义的价值心理定式。所以,教育
4、评价改革如何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与束缚,以体现其真正的“教育性”和“神圣化”,就必须回归到教育的本质意义上来。 我国传统课程评价的弊端在于课程价值观的扭曲,主要表现为选拔与发展的尖锐对立。众所周知,学校教育的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同时也承担为社会选拔人才的功能,但发展不应该是选拔的副产品。8 传统的课程评价有一个基本假设,即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学习优秀,而大多数学生都属中常。为此,评价就要把优异的成绩给予极少数学生,其余的只能获得较低成绩。这样,评价无形之中变为一种选拔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成了失败者。这样
5、的评价不能把教育看作是对人的一种关怀,而看作是一种单纯功利的需要;没有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去重视学生内在独立人格的塑造培养,而是把学生当作知识的窗口,当作灌输、矫治的对象;没有把学生当作有着不同发展状况的个体,而是用一个标准去要求和评价学生,忽略了学生在程度和水平上的差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特点,重视外在的社会规范的强化,热衷于把发展暂时滞后的学生当作转化的对象,人为地给一些学生贴上“差生”“后进生”的标签。 就目前来讲,在评价价值观上,应变革长期以来只片面强调学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确立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在
6、评价行为上,要积极倡导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的“诊断”“矫正”“激励”动能,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过程;要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不仅要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反映学生的学习变化和学习态度,对学生的评价既要有最基本的要求,也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强化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应灵活运用除考试或测验外的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及教育行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活动。总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必然导致从课程开发到课程实施与评价的每一个环节的改变,学校的一切评价工作都应体现这一价值取向,最终
7、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生长服务。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从甄别转向诊断 新课程关于评价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要正确厘清“评价”和“考试”的关系,改变“考试=评价”,把复杂的评价简单化的错误做法;也要正面回答,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并不是意味着取消考试,而只能改进选拔性考试,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8 一些人把“评价”等同于“考试”,凡考试便认定为“应试教育”,这是认识的误区和片面的评价观。事实上,长期以来课程考试也确实进入了这样的误区并不能自拔,主要表现为颠倒了“学习”和“考试”的关系,为本应
8、以通过诊断、反馈、促进学习为目的的课程考试却普遍采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