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有效性探讨.doc

课堂提问有效性探讨.doc

ID:31470416

大小:22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0

上传者:U-949
课堂提问有效性探讨.doc_第1页
课堂提问有效性探讨.doc_第2页
课堂提问有效性探讨.doc_第3页
课堂提问有效性探讨.doc_第4页
课堂提问有效性探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提问有效性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初探物理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邹立新课堂教学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精神集中、情感振奋。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促使他们利用原有知识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想象,能激发学习兴趣,训练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问不当,会堵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本文就如何有效地优化物理课堂教学提问进行探讨。一、问题的创设1.挖掘教材,创设物理问题学生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时常产生思想上的疑问和困惑,正是这些思想和认知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教师必须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分析,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着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的知识,利用这些知识作为情境素材,创设恰当问题,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点拨正确的思维方法,激发学生探究热情。递进式提问是从最基本的物理知识、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经验起步,有效降低知识的难度,确保学生人人都能听懂。提出的问题有些是极大多数学生想知道的,有些是不提不注意,一提想知道的,教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讲解,拓展学生视野。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在想什么,学生会问什么问题,把学生所思所想,通过物理情景设计提出,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深入浅出的解释,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满足学生的思维需求,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问应设置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转化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或疑难之处;通过递进的提问,把知识点串起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以旧引新,开阔思路,让学生自己去认识新事物,培养思维的流畅性与变通性。例如:《探究物理量――位移》教学1.为什么要引入位移(如:当你在广州火车站时,有人向你问路,怎么去大学城,你怎样回答?——打的?给路线图?给方位?又如:从中山纪念堂走1公里,你到哪了?——答案是以1公里为半径的圆周范围内任意处。)2.位移是指什么、如何定义?3.位移的确定方法;4.位移与路程的功能及差别;6 4.位移与路程的大小关系?(在S≤L的范围内,一切皆有可能)5.位移在物理学、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用位移定方位,才能得到确切位置)6.位移与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的关系7.位移的方向性——位移“+”、“-”的意义;8.位移与速度方向的关系怎样?9.位移是过程量(即与时间、时刻的关系);10.有了物理量位移,路程是否成为多余?11.位移与路程在保守力做功中扮演的角色?学生在课堂提问的引导下,经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样通过挖掘教材,创设恰当的提问,促使学生的认知在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产生冲突,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拓展学生的心智品质。2、从社会生活现象中提炼物理问题物理学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课堂上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提炼充满情趣的问题,学生会感到具体、亲切,有助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勤观察、思考的良好学习品质。教师必须关注社会生活,提炼出新颖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创设的提问应与我们在学习中常见的一些物理规律或物理现象很接近,但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学生必须将研究对象有意识地与我们所学过的某些物理规律和现象相联系,才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例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过程:·播放一段电视台的“南孚电池”广告:小孩的电动玩具小车里的电池用旧了,已带不动小车,小孩想要扔掉,妈妈说,“别扔!电子钟里还可以用。”·教师: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探究其原因,并分析是不是只有“电池”才可以达到这个效果呢?·器材:电动玩具小车,以及小车里用了较长时间的两节一般的干电池,两节新电池,额定电压和小车相同的台式电子钟,万用表。·学生:这两节旧干电池几乎推不动小车了,却能使电子钟正常工作,难以解释这个现象。·教师提问:6 ①这两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减少了很多吗?②这两节干电池的内阻如何变化?③玩具小车、电子钟的电阻情况如何?·通过这样的提问启发,学生逐渐明确思路,并实施研究,对所获资料进行筛选、分析、整理、加工。·实验结论:测得干电池的电动势只有1.3V,内阻增大,电子钟的电阻比小车的电阻大很多。·学生:通过自己实验,联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提出见解:电池虽旧了,但是电动势变化并不大,只是电池内阻变大,内压降变大,不能满足玩具小车的额定电压,因而带不动小车。由于台式电子钟电阻大,根据,闭合回路的电流小,尽管旧电池内阻变大,内压降还是小,仍可以满足电子钟额定工作电压。这也并不是只有“南孚电池”才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二、洞察学生心理,捕捉提问时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外,还要特别注意洞察学生心理,要善于利用或创设一个最佳时间,提出问题,唤起学生内心的解惑和解决问题的期望,发展思维。一个恰当时机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充分调动想象进行思维,引爆智慧的火花,从而使知识融会贯通,化解疑,难产生顿悟,就像推倒多米诺骨牌一样,产生良好的效果。提问中,先由一个个小的问题的提出为一个要解决的大问题的提出创造条件,使提问问在点子上,问在要害处。这就要求教师要明察秋毫,从学生的回答中捕捉信息,及有效时延伸引导,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当学生对问题不能回答时,提问启发是必要的。提问启发,重在“善诱”,如果“一语道破天机”,定会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思维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以下是在一节习题课中对一道例题的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均可视为质点的三个物体A、B、C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A与B紧靠在一起,C靠在固定挡板上,质量分别为mA=0.43kg,mB=0.20kg,mC=0.50kg,其中A不带电,B、C的电量分别为qB=+2.0×10-5C、qC=+7.0×10-5C且保持不变,开始时三个物体均能保持静止,现给A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使A做a=2.0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力F变为恒力,已知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g=10m/s2。在时间t内,力F做功WF=2.31J,求:系统电势能的变化量ΔEP。巡堂发现大多数学生只能抓住一鳞半爪,没有找到问题的突破口。看来教师得提问启发了:教师:A、B、C静止时,B、C间距离能否求出?6 学生:A、B、C静止时,设B、C间距离为L1,则C对B的库仑斥力为,以A、B为研究对象,据力的平衡有F库=(mA+mB)gsin30°,解得 L1=2.0m教师:经过时间t,力F变为恒力,在这个临界状态下,A、B间的弹力怎样?B的受力情况怎样?学生:给A施加力F后,A、B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对B的斥力逐渐减小,A、B间的弹力也逐渐减小,经过时间t,B、C间距离为L2,两者的弹力减小到零,此后两者分离,力F变为恒力,则t时刻C对B的库仑斥力为,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L2=3.0m。教师:t时刻,A、B的运动状态如何?能定量求出速度吗?学生:t时刻为A、B仍具有共同速度v=at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关系得L2-L1=at2,即t=1.0s教师:以A、B、C为研究对象,系统电势能的变化与库仑力做功存在怎样的关系?学生:系统电势能的变化与库仑力做功的关系:ΔEP=-W库,时间t内重力做功为WG=-(mA+mB)g(L2-L1)sin30°根据系统功能关系有WF+W库+WG=(mA+mB)v2,系统电势能的变化量为ΔEP=-2.1J。三、讲究提问艺术,巧设提问意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问是一门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物理课堂的提问。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唤起学生心理需求,创设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的情境,引起学生共鸣,使他们积极思维,寻求新的知识。1.旁敲侧击,绕道迂回,问在此而意在彼提问时若能旁敲侧击,绕道迂回,问在此而意在彼,生动含蓄,富有艺术性,并结合一定的意境,更能唤起注意,促进思考。例如在《能量守恒定律》教学中,先让学生阅读下列材料:“一类自己发动的时钟,见图2和图36 。这只时钟的主要部分是甘油,甘油能够随着气温的升高而膨胀,利用这一点来提升起一个小重锤;这个重锤落下的时候把时钟的机构带动。因为甘油只在摄氏零下30℃才凝固,在零上290℃才沸腾,因此这只时钟可以给城市广场和别的开阔的地方应用。只要温度的变化达到2℃,就可以使这只时钟走动。有一只这样的时钟就曾经给试验过,它在一年里面走得非常好,而在这一年里没有人去动过它一次。除非这只时钟的机构由于磨耗而损坏,否则就会永远走下去。”教师:这种时钟可以叫做“永动机”吗?学生:迟疑地,摇摇头,但又说不出判断的依据。教师:这只时钟依靠什么维持运动?教师:是热膨胀做功,使重锤缓慢地积累重力势能,钟零星地贮藏起能量,以不断消耗在指针的运动上。学生:它依靠甘油的热膨胀做功,维持指针的运动。教师:甘油热膨胀的功来源于哪儿?学生:(豁然开朗)来源于它四周空气的热量!哦,来源于太阳能。至此,学生明白了,即使是这个“自动”钟,能量也不能无中生有。2、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置悬念式问题学习物理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破译物理世界奥秘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提问中有意识地精心设计教学悬念,可以引人入胜。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常会受到一些“前概念”的影响,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些知识,如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学生虽能接受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但往往分不清平衡力与作用反作用力的区别,为了帮助学生拓清概念,可以抓住学生的认识错误,以假象设置悬念,让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一小孩与健壮的运动员拨河时必输无疑,是否因为运动员队的拉力大于小孩的拉力呢?”引起学生争论,使学生的心理进入非平衡状态,发生思维冲突,从而产生问题情景。有经验的教师在悬念的设置上是十分出色的。他们能够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片面性以及常犯错误的地方,有意识的使学生在满以为是“理直气壮的正确答案”中暴露问题,然后用事实(或实验或推理)让学生恍然大悟,从中悟出道理,给学生造成深刻的印象,甚至终生难忘。例如:《电阻率》教学教师:“220V 60W”灯泡的电阻是多大?学生:约807Ω6 教师:用多用电表电阻挡测量一只“220V 60W”的灯泡的电阻,约100Ω,何故?学生:愕然!教师:807Ω是指“220V 60W”的灯泡正常发光下电阻,这时温度达到两千多摄氏度,而多用电表的读数是在常温下测量的,所以电阻值相差十多倍。学生:原来钨丝电阻率随温度变化十分明显!这出乎意料的事实使学生们为之一怔,给学生的印象就非常深刻。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殿堂的阶梯。课堂教学提问要做好充分准备,从形式到内容,从时间到人选,教师都要心中有数,切不可有口无心,随意而问。课堂环境随时变化,只有对提问进行艺术设计,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灵敏性和独特性,产生积极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参考文献:1、胡江倩.论有效教学标准及实施策略.黑龙江教育。2001.(11)2、张宪魁.物理科学方法教育.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33、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育研究》1997,94、雅·别莱利曼《趣味物理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76年第19版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