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65920
大小:1.32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0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江苏省赣榆县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81.(2015·南京学情卷)西晋傅咸说:“夫其何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与此相关的发明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2.(2015·徐州中学)汉字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由繁到简的趋势,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下面是代表汉字四种字体的书法作品,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ABCD3.(2015·南
2、通一模)右图画作为明王室子弟朱耷于明亡后所画,画作中的树老干枯枝,鸟被拉长身子,紧缩一团,翻着白眼。能体现该画作风格的是( )A.工笔重彩,追求绚丽B.以形写神,形态逼真C.意在笔先,趣在法外D.注重写实,富有生气4.(2015·泰州中学)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贵族)文学,庄重深沉、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由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变化的历史原因包括( )①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②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文化发展 ③伦理纲常丰富市民的情感生活 ④古代文明发展、交流促进文化繁荣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5.
3、(2015·盐城三模)历史上有这样一批文人,仕进无路,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拂郁感慨之怀”,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据此推断“这批文人”的主要成就是( )A.文人画B.元杂剧C.京剧D.小说6.(2015·镇江中学)“配合各任课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中培养苦学精神,发扬拼搏精神,形成以勤学为荣的班风;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以及具有储能特色的“当月之星”的评选活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
4、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这颗炸弹更多的是一个心理武器,而不是一个军事武器,它将使中国获得一个核国家的形象和在亚洲增加威信。”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有力打击了美苏的核讹诈B.中国从此迈入了核国家的行列C.中国提高了在亚洲的影响力D.世界政治格局平衡因此而打破7.(2015·常州中学)姚文元在1974年10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中写道:“历史事实证明,解放后十七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教育制度、教学方针和方法几乎全是旧的一套。”对此分析评论正确的是( )A.对“文革”前17年教育的估计、总结基本符合史实B.观点错误,
5、没有看到“文革”前17年教育事业硕果累累C.观点错误,没有看到“文革”前我国已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D.观点正确,建国后的17年,中国的教育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占主导8.(2014·盐城三模)阅读下列材料,从中可以获悉当时( )①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 ②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③妇女的社会地位获得提升 ④完整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9.(2015·海安中学)材料一: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材料二:《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
6、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研读上述材料而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A.造纸术诞生于西汉B.蔡伦发明了造纸术C.汉代是造纸术发明的重要阶段D.两汉时代,纸是唯一的文书用品10.(2015·昆山中学)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配合各任课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中培养苦学精神,发扬拼搏精神,形成以勤学为荣的班风;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以及具有储能特色的“当月之星”的评选活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
7、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A.促进西欧近代化进程B.标志西欧近代史的开端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D.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根源11.(2015·苏州高新区模拟)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过去,中国是和外界有接触的,但是,这种接触从来没有多到足以影响它所特有的文化以及科学的格调。”李约瑟强调的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