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54794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0
《让科学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出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科学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出彩 【摘要】“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中“静”与“动”的对立与统一,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是颓废的。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科学而艺术地对待“预设”和“生成”,使“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我们才会步入理想课堂的境界。本文就浙教版初中《科学》中的有关教学为例对“预设”与“生成”的融合进行阐述。 【关键词】科学教学;预设;生成;融合;出彩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发展”本身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在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初中科学
2、教学过程,“预设”和“生成”显得尤为重要,也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叶澜教授说:“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这话启示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动态过程,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 但是透过“预设”与“生成”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背后,也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常常出现一“预设”就死,一“生成”就乱的现象,“预设”和“生成”似乎是天生的大冤家、死对头。如何准确理解两者之间辩证而统一的关系,能否“预设”而不死,“生成”却不乱,让“预设”和“生
3、成”和睦相处呢?这是我们教师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6 一、精心“预设”,让“生成”更精彩 一个普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步棋,专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十步棋,大师级的棋手从一开局就能看透整个棋局。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 1.预设准确的学情 “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的差异和思维难以预料,实际教学中总会有些不期而遇的问题,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预设,才能“临危不乱”。 【案例1】《汽化与液化》中的蒸发内容,几乎所有的科学教师在引导学生探
4、究“影响蒸发快慢的有关因素”时,都采用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验证假设→交流评价”这一完整的探究,而且采用了学生分组实验,这样“瓶瓶罐罐”一大堆,结果导致上课时间不够,许多“生成”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绝大多数学生无法得到准确的答案,上课的效率可谓很低。 对于类似此课堂中未能解决的“生成”问题,我们应该深入地进行反思,反思我们的教学“预设”:针对这个问题运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实验探索是否真的有必要?在我看来,每个学生都进行这样操作没有太大的必要,因为这些结论完全可以由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来解决。所以教师在预设过程中既要吃透教材,考虑到所
5、教内容的知识点,进行精心预设,做到心中有数,临场不乱。 2.预设恰当的教学情境6 “教学情境”,顾名思义,是指周围教学环境资源。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正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从学生熟悉的现实出发,在科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价值的情景,对于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以积极的态度主动进行科学探究,促进学生对科学的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3.预设弹性的教学“空白” 在教学活动中,预设是必要的,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预设,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
6、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了暂时性的知识“空白”。当学生发现从教师和教材上得不到所缺的知识时,那块“空白”就会使他们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因此,在科学探究教学中给学生留下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包括心理空间、思维空间),并让学生利用这些“空白”自主活动,自己建构知识,逼近探究结论是很有必要的。 二、稳中有变,让“生成”更丰富 课堂的生成是趋向于开放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的。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成性资源将不断在课堂中出现,对教师的即时引导和课堂调控能力提
7、出新的挑战,这对进一步探索课堂教学规律,更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随“机”应变,顺应“需求”生成6 新课程提倡的课堂是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在课堂中,学生要有思考的自由,在学生脑袋中,总有着不可思议的“奇思妙想”,令教师措手不及。这时,教师是机械地执行自己的“既定方针”(教案),还是将学生出现的这种思维状态作为一种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重新调整和组织自己的教学呢? 【案例4】在用稀HCl和大理石制取CO2的时候,教师强调用稀HCl而不能用稀H2SO4,并解释了是由于稀H2SO4和CaCO3反应后生成了CaSO4,Ca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