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44657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摘要:生物与生活本身就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只有将学生的生活实践与生物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学生的生物学习才会更加有效,在生活中学生需要通过自身的细致观察发现对应的生物问题,并且在生活中感悟生物理论,这样对于学生而言是新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而言其教学理念也会更加新颖有效。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活化教学;实验 生物这门课程本身就是研究生命和生活的一门学科。学生只有敢于参与生活中的一些实践才能更好地发现生物知识的真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及时为学生创造好的教学环境,另外,
2、学生在学习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注重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并且结合生物学中的一些知识将生物知识与具体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生物的学习才会更加具体,教师的教学才会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 一、生活化教学的具体表现方式 1.设置一些简单的生活案例,让学生乐于学习 首先,在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努力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保证学生可以在较好的学习氛围下学习生物知识,特别是在学习方法上必须让学生克服被动学习的局面,让其从具体的生活实际出发,及时发现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现象,这样,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才会被调动起来。比如,在讲授“基因和染色体”4
3、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件中关注动物和人类的基本样貌和性格特点,最后让学生总结人类的上一代和下一代的共同性,这样,学生就会了解两个人长得很像是基因遗传的作用,后续就会接着提问:这种遗传是如何进行的?为何基因的遗传充满着神秘性?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很好地调动课堂气氛,并且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此时教师在教学中已经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情境,给了学生一些学习动机和探索知识的基本要素。 在具体的教学中,为学生设置问题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所设置的问题需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知到生物中的知识其实是与自己息息相
4、关的,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提出一些问题并且在提出问题时也会感到自身知识掌握情况的不足,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才会被调动起来。 2.设定生活化教学的课堂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是不能脱离生活的,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形式必须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感受生物学的魅力,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创造生活化的教学课堂,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生物科学时刻伴随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教师在布置教学作业时可以重点让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比如,学生在学习了细胞、蛋白质、维生素等概念后就应该让学生平时多注意自己所吃的食物
5、,并且分析不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生物中学习的“酶”,让学生自己动手腌制一些咸菜,并且设置一些小实验让学生充分认识“酶”的重要性。 二、如何很好地提升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效果4 教师在生物教学中首先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这样,学生的学习体验才会更好,面对一些实践操作性较高的生物理论时,教师往往需要要求学生从具体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自身的实践感知、分析事物,而教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将抽象的理论转化成比较直观的画面,让学生可以感受直观的生物景象。 比如,在学习“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去
6、调研自身所在地的基本环境情况或者是空气质量,并且拍摄一些图片进行分析,最后探求空气质量不佳的原因,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先通过观看一些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乃至世界环境的基本情况,比如,可以播放1850前后伦敦重污染的模拟视频资料,让学生明白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我国两个城市在同一季节、同一时间的空气质量,像北京和上海,由于气候和人口结构的不同,让学生认识改善环境的基本方法,像植被和水源的重要性都应该让学生了解。 总之,只有将具体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并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才能让学生充分认识生
7、物学习其实是与自身的生活有很大关联的,只有学好了生物才能很好地生活,同时生物的学习更是生活实践的拓展,生物的理论和对应的分析问题的方式都需要学生从生活中发掘,并且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而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细化,并尽可能运用课堂上的生物知识进行讲解,或者直接回归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这样学生学习生物的形式不仅新颖,而且学习效果也会更佳。 参考文献:4 [1]吴长胜.高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3(12). [2]龚彩霞.生物教学生活化: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有效性教学[J].
8、教育教学论坛,2012(34). [3]张吉省.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学周刊,2012(14). 编辑李琴芳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