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78887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例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例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方法 一、自主探究的含义 数学教育的目标不仅是数学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让每个孩子学会“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不依靠老师、父母和朋友等人的力量,而用自己的力量进行学习。这叫做“自己学习”,也叫做“独自学习”,主要是自己全力以赴向学习挑战;二是与多数人在一起学习,主要指在集体学习中的自主探究。 二、自主生成课堂模式的内涵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各类学校不断发现知识的学习百分之七十可以通过学生自学获得,百分之二十
2、通过学生讨论可以解决,只有百分之十的知识是需要教师讲解的。自主生成课堂主要由五个环节组成:第一个环节是自学,即学生认真自学,教师认真钻研;第二个环节是思考,学生通过学习认真思考,找出问题和困惑;第三个环节是讨论,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解决不了的做下记录;第四个环节是展示,对于有困惑的问题向老师请教,然后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个环节是评价,小组的多元化评价、小组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等,表扬突出小组和个人。在自主生成的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体验促进学生的思考讨论,以讨论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生成,最终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
3、力。 三、初中数学自主生成模式教学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环节4 为了创建有助于培养孩子自主探究能力的课,决心从知识自主生成的角度出发重新考虑每节课学习活动的场面。 (一)做好上课的准备 能否成为自主学习的课与孩子自己是否做好上课的准备情况有很大关系。上课的准备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上课所需物品的准备。例如,教科书、必要的参考资料、笔记本、学习用品、乐器、图画手工用的工具、体育用品(红、白帽子和带子)等; 2.服装的准备。例如,准备与音乐、图画手工、技术家政、体育相适应的服装等; 3.学习的准备。在上课
4、之前,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考虑好自己的问题。在数学课上课之前,学生主要做好的准备工作就是课前预习。课前预习不等于自学,主要是对即将学习的新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特别是要善于发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带着问题去听课、思考、讨论,这样预习效果会更好。 (二)排好学生的座位 1.应该在与学习形式多样化、灵活化相适应的座次上下功夫。学习活动趋于多样化,有时是自主学习;有时是小组或班级学习;有时是调查思考;有时是书写与创造;有时是发表意见和互相对话等。座次也应与此相适应,重要的是创建可移动性的座位。4 2.上课时多采用以对话为
5、主的形式,应考虑一下与对话相适应的座位。课堂上所开展的学习活动,是以老师发问和孩子应答为主,把每个人的想法拿到小组或班级进行反复琢磨和推敲。当学习方式由个人学习转向集体学习或由集体学习转向个人学习时,座位的安排也应与此相适应。 3.老师应特别注意孩子自己的座位与邻座或小组里的其他座位的关系。在这个方面笔者觉得安排座位的时候应该脱离传统的方式,可以减少小组人数,一个小组的人数为5-6人,采用围坐一桌的方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讨论和展示。 (三)注意提问的方法 问答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
6、们的思考力,推进自主学习。问答要注意不能只限于少数孩子,而大多数孩子被置于问答范围之外,这样容易有被抛弃的感觉。尤其是在一个班里,若有几名脑子转得快、发言能力强的孩子的话,他们对老师的发问应答自如,其他孩子只作为旁听者或者会误解回答是他人的事,与己无关。为此,老师的发问要渗透到每个孩子中去,留把发问返回到个人的余地。在问题的设置上要有铺设阶梯、层层推进,让学生都能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和成就感。比如,在教授《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时,笔者从两组照片开始,让学生观察他们的异同,发现有一组照片是大小形状都一样,而另外一组是形
7、状一样,但是大小不同,于是,就从全等出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上,让学生感知了相似图形的存在。 (四)引导学生的对话4 老师应诱导学生通过对话挖掘问题和掌握问题。这不是老师单方面的意愿指示和强迫孩子们对话,而是让孩子们认识到对话的必要性才要求对话的。每个孩子在数学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想把自己的问题拿出来,与大家共同商讨、互相补充,使问题更加明确,从而产生了对话的欲求。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对话的气氛,对话时机成熟,可以展开对话,对话要求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等设备,特别是实物投影仪,在展示学生的
8、问题和解答过程方面很有用。 (五)发挥笔记本的作用 笔记本不单纯是记录本,也是重要的学习材料。数学自主学习的笔记本就是每个孩子自己在笔记本上记录自己学习的情况,并以此为基础重视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认真地加以改正。也就是说,这样的笔记本反映了每个人的个性,而不是老师教给的那种千篇一律的“复制笔记本”。每个孩子在笔记本上不断地记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