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有生于无”今论

《老子》“有生于无”今论

ID:31277012

大小:10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8

《老子》“有生于无”今论_第1页
《老子》“有生于无”今论_第2页
《老子》“有生于无”今论_第3页
《老子》“有生于无”今论_第4页
《老子》“有生于无”今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子》“有生于无”今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老子》“有生于无”今论  摘要:文章分别从文字史、观念史、“无”的方法论意义、康德哲学、海德格尔哲学的角度,回答了“无中生有,何以可能”这一问题,并论述了“有生于无”之“无”背后的思维特点与思想意义。  关键词:老子;有;无  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051-02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虽只有两句话,却引发了后人无尽的讨论。特别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句,因其内含一个“无中生有”,与日常经验有较大距离,甚至“不可思议”,

2、因而倍受历代学者重视,对它的诠释可谓汗牛充栋,见仁见智。本文不揣谫陋,力图从“无中生有,何以可能?”这一问题入手,对该句予以今解、今论,这种今论,应已超出了《老子》作者本人的思想视域。  一  “无”在甲骨文中写作,在金文中写作,在篆文中写作。从构造来看,在甲骨文中“?”、“舞”、“无”为同一字,像一人手持舞具举手投足舞蹈之形,金文繁化,篆文分为三形:一形另加义符“亡”,用以表示没有之义;二形另加义符“舛”(双足),用以表示舞蹈之义;三形简化,只留下一个舞人形。隶变后楷书分别写作“?”、“舞”、“无”,如今规范化,8“?”简化用“无”,舞

3、蹈之义仍用“舞”。①  在人类早期,乃至现在的一些原始部落,跳舞不仅是一种娱乐,而且往往是人神沟通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在祭祀活动中。“无”字与“舞”字的同一,表明“无”可能有一种观念史上的神秘主义渊薮,“无”在华夏族群的“原发经验”中,可能有一种与“神”相通的神秘色彩,具有某种超越性。如果“无”是超越性存在者,那么“有生于无”就具有了一种宗教或神学的解释。  二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②显然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有的生活体验;“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③这是种站在“民”之外,把“民”当

4、作一个“他者”的思考言说方式;“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④乃对治国之术的关切与沉思;对“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⑤等与物质财富贫乏相关的话题的只字未题。这些都表明《老子》作者的生活境况不但不是一个墨家式的平民境况,也不是一个儒家式的“士”境况,《老子》作者属于贵族。贵族生活所具有的闲暇使《老子》作者可以思考“道”、“一”、“有”、“无”等在今天看来纯粹的哲学现象。就“无为”来说,显然不是站在具体执行者的层次而言的,而是站在今天所谓的“管理层”角度而言的。这使《老子》一书透出一股贵族哲学的气质。书中除了对“无”作形上、本体的思考外,还含有对

5、于贵族来说最重要的两件事:治国与养生的方法。而“无”在《老子》中恰恰被当作治国与养生的“方法”反复提及,比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⑥“为无为,则无不治”,⑦“8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⑧“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⑨“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⑩“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11“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12  形下层面的“无为”、“无常心”、“无事”、“无欲”等种种“无”的方法,需要形上层面的“无”作为“基础

6、”。因此,“无”作为本体就成为理论必然,否则,形下层面以“无”为本的“方法”就无法获得“合法性”,形上、形下难以贯通,《老子》一书就具有内在的理论矛盾,无法自洽。“无”的方法论意义让“无中生有”成为可能。  三  “无中生有,何以可能?”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有”、“无”的理解。康德的划界思维,可以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一个思路。显象界或现象界的“有”、“无”都不可能是“本体”,因其必须通过人类的感官被给予,是有“待”的。而物自身因其永远不能被感官获取,永远不可“知”,所以其是“无”;但其确实存在,可以被“思”,否则将难以解决纯粹理性的

7、二论背反。康德这样言说物自体(身):“有事物作为存在于我们之外的我们感官的对象被给予我们,但关于它们就自身而言可能是什么,我们却一无所知,我们只认识它们的显象,也就是它们在刺激我们的感官时在我们里面所造成的表象。据此,我当然承认,在我们之外有物自体存在,也就是说,有这样一些事物存在,虽然根据这些事物就自身而言所可能是的样子,它们完全不为我们所知,但我们通过它们对我们的感性的影响给我们所造成的表象来认识它们,而且我们把它们称之为物体。”138与此相应,《老子》中亦有“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14的无法通过感性给

8、予的“三者”。15  中国哲学史对《老子》“有无之辩”、“知太虚即气,则无无”16等的传统解释都是在显象与物自身未分的思想视域下来谈论的。康德认为:“感性认识绝不是如其所是地表象事物,而是仅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