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72762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浅谈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众所周知,当今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多元化快速化的新世纪,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彰显出合作的重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这也意味着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不应只是关注教给学生多少固定的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掌握生存的本领,塑造具有健全人格和适合未来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创新型人才。本文主要介绍了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合作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67-01 一、背
2、景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教学方式基本上是灌输式的讲授法,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听讲、模仿、记忆、重现教师所授的知识。这样的教学在抽象能力要求相对较高的数学教学活动中,遏制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枯燥无味,从而产生畏惧心理。这种缺乏师生、生生合作、互动的教学活动,使得老师苦于教,学生累于学,而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合作学习摆脱了“填鸭式”4的教学,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而达到了高效学习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但在我国仍属新生事物。能否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鉴于此,我将结合教学实
3、践谈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合作学习。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指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充分开发利用教学系统中的各种动态因素,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使学生在共同目标的引导下的共同学习;以小组成绩为评价依据,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心理促进学生知识建构、塑造良好心理品质的一种教学策略。 三、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迫切地感觉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我们有必要对合作学习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在教学中发挥其优越性,给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鉴于此,笔者拟就高中数
4、学教师应该如何实施合作学习谈谈个人的看法。 1.更新教学理念,将合作理念渗透到教学中 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引导者,教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一味的讲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往往使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被占据,使学生缺乏主动性、被动接受知识,从而造成不少学生厌学。合作学习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将合作的意识渗透于教学中,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效果,合作的力量,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减轻了教师传授的难度与广度。 2.改变教学方式,将合作模式推广到教学中 如何真正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习惯呢?“4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标理念下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5、“合作学习”使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指导的学习方法转变为以生为本、教师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学过程,真正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习小组中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去教别人,在学会如何教好同伴的同时,也为其在其他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创造了机会,给自己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在指导同伴的过程中也会激发自己学习的热情,努力地完成学习任务,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这种“合作”的方法其实是通过学生“教”来促进学生“学”的过程,学生不仅自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还能有效地指导他人进行学习,使学生可以从中更深刻地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和喜悦,从而形成良好的
6、学习氛围,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3.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合作的方法 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在渗透合作学习理念的过程中,往往会针对不同的学生发现不同的教学方法,依据这样的教学实践,教师要主动探究合适于自己学生的合作方式,进而应用于课堂教学。比如让学生围绕问题,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并对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再形成结论。鼓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采用小组协同合作,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应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附加指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路、作出完整的推理,完成学习任务。 4.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合作活动4 教师在教授知识时
7、,要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其探讨问题的答案,才能达到合作的最佳成果。另外,教师除了在课堂之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合作,在课外也应当安排课上的活动小组继续探讨,将合作延续到课外。 合作学习要求老师要有良性的合作教育理念,在实际的教学中创新实践,将合作培养的方式方法结合学生实际,给学生适当充足的时间来组成讨论组或者合作团队,改变灌输性教学。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创新精神、交往能力、承受能力、主动学习精神。 参考文献: [1]韩晓燕等.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