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考点突破_掌握核心题型提升专题素养课案2鉴赏古代诗歌的三大形象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案2 鉴赏古代诗歌的三大形象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等。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要把握古代诗歌形象的特征,品味其深刻的内涵,进而理解诗歌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概括出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或社会意义。从考查内容上看,该考点主要包括概括形象的特点、赏析诗歌中的形象、概括诗歌中的画面、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等。从考查题型上看,在高考卷中,对该考点的考查往往以主观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
2、的人物形象。1.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诗歌是作者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作者的痕迹。作者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值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往往实际上就是作者自己的形象。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词)时所感悟和想象的作者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2.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在诗歌作品中,作者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考点1 人物形象考点解读知识储备一、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类型及特点类 型典 例傲视权贵、傲岸不羁
3、。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
4、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矢志报国、慷慨愤世。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友人送别、思念故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献身边塞、反对征伐。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爱恨情长、感时伤别。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
5、艺术形象。历经磨难、坚持追求。如屈原《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再现了一位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着地追求真理的形象。胸怀宽广、豪放洒脱。如苏轼《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寂寞愁苦、身世飘零。如在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我们看到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形象。国恨家愁,重重地压在她的心头,在她身上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续表辛苦劳
6、作、纯朴善良。如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一个年迈而勤劳的卖炭翁的形象,劳动之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这样一个最下层的劳动者多么生动、感人。二、诗歌塑造人物形象常用的方法名 称精 析典 例比兴手法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
7、内容。比兴手法最早出现于《诗经》。如《氓》第三章以传统的比兴开头,写“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先以葱茏茂盛的桑树比照自己的青春,继而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贪食而快乐的小鸟,谆谆告诫之:不能沉溺于爱情,否则,结局悲惨,悔之晚矣。细节刻画细节刻画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的感情,明确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使描写更加细腻、丰富。如张籍的《秋思》前三句平平常常
8、,“意万重”也好,“说不尽”也好,只是一般地直抒胸臆,而结语“行人临发又开封”,使境界突现,形神毕露,骤然振起了全篇的精神,有点铁成金之妙。烘托渲染烘托渲染本是中国画的一种传统的绘画技法,意在用周围的景物来烘托渲染画面上的中心事物,以表现画的主题。诗歌中的烘托渲染便是借鉴中国山水画的这一传统技法以深化意境、渲染氛围、突出主题。如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