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25617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积极心理学指导农村寄宿制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积极心理学指导农村寄宿制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 摘要:农村寄宿制初中为贫困偏远地区的学生创造了便利的就学条件,提供了学生自主生活能力提高的环境,为贫困地区学生改变命运搭建了平台,但寄宿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与走读生相比,他们与父母接触较少,家庭缓冲时间少,来自家庭的情感支持少,教育引导不当,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调查结果表明:寄宿学生比非寄宿学生在多个维度上更易表现出轻度或轻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有学习压力较大、情绪不稳定、适应不良、偏执、焦虑、敌对和抑郁等。寄宿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对寄宿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机制;积极
2、心理学 20世纪末,积极心理学在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里格曼先生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动下迅速兴起。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反转了20世纪中后期心理学过分关注人性的消极面和弱点的研究取向,开始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面。它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学问,是关于引导人们懂得如何实现自我,如何幸福生活,如何使社会和谐发展的科学,其目标是促进人们建立生命中美好品质,增进幸福感,以造就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且具有幸福感的优秀人才。积极心理学的目标与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不谋而合。4 我校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特别在指导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尝
3、试,现分享如下,请大家指正。 一、引入积极心理学,全员实践积极心理教育 (一)在教育教学理念中引入积极心理学 学校教育应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去教书育人。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只是心理教师的事,而是所有一线教师的职责。传播积极心理学,让全体教师关注人的积极力量,致力于培养人的积极品质。 (二)在教育教学中进行积极心理教育模式实践 运用多种方式、途径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抵御心理挫折和心理逆境,主动而积极地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 二、建立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一)建立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预防机制 1.运用积极心理学指引教师成长 积极
4、心理学认为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成长中、发展中的个体,他们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中的引导者,培养自身积极心理,阳光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阳光的学生。教师使用积极的、正向的话语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心理环境,增进学生幸福感。 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积极心理学知识,开办心理讲座,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学校多次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分两次派教师参加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研讨会。目前,学校的一名心理教师已获得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2.运用积极心理学指导心理活动课4 积极心理品质即拥有积极人格因素,运用积极心理学指导心理活动课,旨在进行积极的人格教育。中小学生正处于人
5、格形成时期,是积极人格培养的关键期。人格心理学认为人的内心深处存在积极与消极两种抗争的力量,这两种力量谁占上风,关键要看个体给哪一股力量注入能量。鉴于此理论,我校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为分布在各级年级的寄宿生组织心理活动课,为他们内心注入积极的力量。 (二)建立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阶段性预警机制 1.进行心理健康测量,建立心理档案,及时预警 通过观察、访谈、心理测试、问卷调查、知情人反映等方式,定期对寄宿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检测、分析,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做到防患于未然。 2.培养心理委员,设立心理社团 对从各班选拔的心理委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
6、较好的沟通能力。通过心理委员了解班上学生的心理状况,特别是关心寄宿生心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心理教师沟通。心理社团的成立协调了班级和宿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寄宿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多一重的保障。组织心理沙龙,在心理拓展游戏中学生体验成长、交流情感、促进成长。心理社团通过校园广播、校报、黑板报等途径宣传基础性的心理健康知识。4 建立同年级互助小组。同年级寄宿生之间对相似心理困惑,如,学习经验、人际交往等问题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放下焦虑,产生感悟,提升生活的积极追求;建立高、低年级寄宿生之间的结对帮扶小组。挖掘高年级寄宿生积极心态的潜能,以其榜样示范力量和经历者的经验,如,适应新环境、人
7、际交往等方面帮助低年级同学排除内心困惑。 在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建立寄宿生积极社会支持系统,探索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方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正面教育策略之路还很长。但我相信,以积极心理学理念搭建我校寄宿生幸福感桥梁并不遥远,因为,这里的每一个寄宿生都不是孤独、无助的! 参考文献: [1]周静薇.双语学校寄宿生与非寄宿生心理健康调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12). [2]苗江元,朱晓红,龚继峰.转型与建构:积极心理学历史与沿革[J].中小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