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

ID:31645569

大小:64.4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6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_第1页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_第2页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_第3页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_第4页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摘要: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诞生背景和主要观点。然后简耍回顾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丿力史,并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大学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提出设想。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046-03一、引言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定位主要在于防治性,以预防和解决学生的

2、心理问题为目标,却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这是日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大学牛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做出初步探索,以期为大学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提升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二、积极心理学概述1.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积极心理学的概念是由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和奇克森米海首先提出的,随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领域,逐渐发展成了积极心理学运动[1]。国际积极心理学网站认为,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使个体和社会走向繁荣的科学研究。具休來说,积极心理学包含两层含义:其一,“积极”是积

3、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尤其是人自身的积极品质和力量,它的任务能使人类自身的积极力量得到充分关注和发掘;其二,积极心理学不仅要激发个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更要将目标延伸至社会制度以及大众层面,使个人与社会都能感受到积极心理学的作用和意义[2]o1.积极心理学的诞牛背景。积极心理学的诞牛有着特殊的社会时代背景和心理学发展背景。首先,从社会时代背景来看,一方血,现代人类社会种族和宗教冲突愈演愈烈,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只有每个人有着自尊、满意、快乐等积极的情感品质,这些冲突才有可能消失,而如何建立这些积极的情感,成为积极心理学产牛的根源之一。另一方面

4、,随着现代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精神生活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协调促使人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自我认知也在提高,人们不再单纯地追求物质生活的质量,而是向着更好的精神生活质量方向发展,更加渴望过有意义的幸福牛活,充实自己的内心。这就要求找到一种科学的方法去实现向更高层次的跨越。英次,作为心理学的一部分,积极心理学的诞生也与心理学自身的发展有关。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來,心理学的研究面临着危机。由于战争催生了许多心理问题,于是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心放在了对

5、心理问题的研究上,这就导致主流心理学走向了以研究心理问题为核心的研究道路,变成了类似于病理学性质的学科,心理学发展走向了歧路。但是现实生活中还是以正常人居多,而心理学却不能为大部分人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违背了心理学的使命和存在价值。因而,新的历史时期,心理学血临着新的抉择[3]。止是基于这样的社会时代背景和心理学背景,1998年,“积极心理学Z父”塞利格曼提出了建立积极心理学的建议[4]。自此以后,关于积极心理学的专门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时至今日,积极心理学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已经成为当今心理学界的一股重要力量。3

6、•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把主要任务聚焦于研究和培养人的有的积极品质上,用更加开放的、多元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和能力,关注那些美好的心理品质,通过培养或挖掘人的积极力量使之成为真正健康并牛活幸福的人。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预防是应对心理疾病的重要途径,而预防的关键则来自于对人的内部的积极潜力的塑造或唤醒。除此以外,积极心理学还强调,心理学的研究视野要兼顾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在对个体心理展开研究的同时,也应注重对群体和社会心理的探索。三、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

7、康教育事业开始蓬勃发展,展现岀良好的势头,特别是近10年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都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为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在这30余年的时间里,大多高校心理工作者所做的是力求解释和治愈消极心理和行为,而积极人格特质则鲜少被关注[5]。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难以促进整个大学生群体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可能存在着以下不足。1•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存在不平衡性。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冃标总体上侧重解决大学生的

8、心理障碍和心理冲突,而对心理发展和成长的引导重视不够,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发展需求。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于使学生在认知、情绪、意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