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式评价——德育评价创新一块基石-

过程式评价——德育评价创新一块基石-

ID:31198909

大小:59.9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7

过程式评价——德育评价创新一块基石-_第1页
过程式评价——德育评价创新一块基石-_第2页
过程式评价——德育评价创新一块基石-_第3页
过程式评价——德育评价创新一块基石-_第4页
过程式评价——德育评价创新一块基石-_第5页
资源描述:

《过程式评价——德育评价创新一块基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过程式评价一一德育评价创新一块基石*过程式评价是一种新型的德育评价方式,它不仅内在地契合了终身学习、赢在终点、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德得相通和德福一致等先进的德育理念,而且较好地回应了当前德育评价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注重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德育实践的发展性和德育评价的互动性,有利于纠正学校德育目标递进层次不明确、"终结性评价”一统天下以及一元评价主体等弊端,因而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高校德育评价创新的一块基石。过程式评价德育创新人本德育过程式评价是一种新型的德育评价方式,具体来说,是指根据分层次的德育目标,采用多元的评价主体,将评价视角从终结性

2、评价转向学生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强调评价者和学生的双向沟通互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评和他评结合起来,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技术,对学生德育成效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过程式评价因其既内在地契合了现代先进的德育理念,而且较好地回应了当前德育评价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因而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德育评价创新的一块基石。一、过程式评价内在地契合了现代先进的德育理念一种德育评价是否科学有效,关键之处就在于它是否符合先进的德育理念。综合来看,过程式评价内在地契合了以下德育核心理念,并为在德育实践中践行这些先进理念提供了价值判断的尺度。1•契合了终身学习、赢

3、在终点的德育理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学习型德育理念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生不是一次短跑,而更像一次马拉松,因此在人生道路上某个阶段或某一次的得失成败并不足以形成对一个人客观完整的评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良好道德的养成是一个不断内省、不断追求的过程。换言之,一个人完善的人格、高尚的品德是一个不断完善、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个体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诸多方面做出持续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才能日臻成熟和完善,到达理想的境界。过程式评价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通过对个

4、体道德养成过程以及德育实施过程和效果的评价,能够很好地体现终生学习、赢在终点的德育理念,从而更好地促进个体由仅仅关注自身需要的自然人、生物人向兼而重视社会规范和道德要求的社会人、道德人转变。2•契合了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人本型德育是目前广受推崇的现代先进核心理念。德育,归根到底就是塑造人、培养人的工作,其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公众普遍认同的道德伦理规范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我国,“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崇德”、'‘尚德”、“好德”、“敬德”的优良传统,孔子讲:“志于道,据于德”。《

5、世说新语》也有云:“百行以德为首。”同时,从德育的过程和结果来看,“人”才是“本”,人本身才是道德教育的立足点和归宿点,一切德育的理论和实践都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和道德的不断完善为根本旨归,偏离这个根本旨归,就会失去依托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个体德行的修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日积月累“外得于人、内得于己”的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对于这一过程,即使是先圣孔子也由衷地发出“闻道”难,"知德”不易的感慨。《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子曰:'由,知德者鲜矣。‘”这说明孔子把德行的修养看作是一个高、深、难、久的学问。过程式评价正是基于个体“知

6、德不易、行德更难”这一基本判断,把目光聚焦于受教育者日常德育养成过程,从一点一滴中关注他们道德认知的获取、道德情感的体验、道德意志的评估以及道德行为的实施全过程,从而在尊重德育优先地位和以人为本基础上更好地促进个体道德的全面持续发展。3.契合了德得相通和德福一致的理念“德得相通”和“德福一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历来受到文人志士的推崇。《管子•心术上》指出:“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说明“德”是合乎“道”的存在,万物只有得到了“道”,才能称为"德”。《中庸》有云:'

7、‘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德福一致”理念是''德得相通”理念在德育目标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认为道德修养才是导向主体幸福的最终路径。现代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增进主体幸福感的提升,使其在现代社会中幸福和有尊严地生活。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鲁洁教授指出,“道德教育从根本归旨说是成人的教育,就其具体目标来说就是成就人的德性的教育,它使人成为人”。这里,后一个“人”应该就是一个具备“德性”的幸福的人。可见,“德”和“得”是相通的,“德”和“福”是一致的。过程式德育评价正是基于不同个体对于"幸福”的感知和理解

8、存在差异的现实,从"德得相通”、"德福一致”的高度考量德育工作和环节,促进个体道德感和幸福感的协同提升。通过真诚地双向沟通,从个体日常道德养成入手,真正弄清楚他们在某个特定阶段最迫切的“得”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