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

ID:31172945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_第1页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_第2页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_第3页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  摘要: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是人类的创造、再创造来推动的,即是说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是因为人类自身的素质能够不断提高,现代社会建设急需学校培养下一代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树立创造志向,增强创新意识外,还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什么样的思维是创造性思维呢?通俗的说就是能够独立地提出或解决新问题、新思想、新方法的思维品德。也就是说教师在讲授新课时不要直接告诉学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的支撑点,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已

2、想到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该是什么。  关键词:创造思维;思想;学生主动参与  那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创造思维境界  创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们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设想都会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因此,在导入新课时要力求新颖、有趣,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被要学的内容所吸引,思维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创设问题情景就其内容形式来说,有故事法、生活事例法、实验操作法、联系旧知法、伴随解决实际问题法等;

3、就其意图来说,有调动学习积极性引起兴趣的趣味性问题,有以回顾所学知识强化练习的类比性问题,有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性问题等。例如:在上“4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时,引用了国际象棋的例子,从而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  二、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才能  一堂课效率的高低,不光要看教师能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还要看能否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即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还要使学生“会学”,成为获取知识的主人和新知识的“发现者”。因此,教师必须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新规律,提出新问题,并

4、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前几项和公式的教学中,由于过多地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般都把求和公式的推导的思想方法看得较轻,而把如何利用求和公式解答习题的技能技巧的训练看得较重。而创造性思维教学的观点不只是要求学生能掌握和利用求和公式,而且要求学生首先要深刻理解推导求和公式的思想方法。也就是要求学生在已掌握“加法”“乘法”“等差数列的性质”等旧知识的基础上,转化出推导等差数列前几项和的公式的新的思想方法。即在等差数列{an}中,当d=0时,Sn=na1,当d≠0时,让学生较独立地想到:(

5、1)为了求n个不相同的数的和,应转化为求n个相同数的和;(2)为完成上述转化,怎样去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去构造一个辅助数列,进而得到Sn=n(a1+an)/2,这里还应把推导公式的思想引入深入,即利用合并同类项化简多项式的思维方法,有了这种思想基础,我们在学习等比数列{an}前几项和公式时,当q≠41时,虽然这里不能够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把n个不同数的和转化为n个相同数的和,但学生是能够独立想到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构造等比数列{qan},利用错位相消法(实质上仍是合并同类项)求得Sn=a1-anq/1-q。

6、实践证明,教师准确地把握好教学时机,有利于在思维的最佳突破口点拨学生,启迪学生智慧的火花。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要求教师当学生心愤求通、口悱难达,急需教师启示开导的时候,适时而教,便如“时雨化之”,可收到良好效果。同时,教师启发思维的问题的难易要适中,速度的快慢要得宜,广度的大小要恰当,量度的多少要相应,恰到好处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另外,教师启发思维还应注意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师循其“序”而导引,可以使学生课堂思维活动

7、富有节奏感和逻辑性。  三、让学生主动参与,开发创造思维  要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就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棱柱的性质”时,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塑料棒,502胶水等)要求学生分组制作四棱柱然后对照模型,进行思考和讨论,最后教师从中挑出几个特殊的四棱柱,全班进行交流。我们深深体会到: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不仅能激发不同层次知识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有效开发他们创造思维的潜能。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

8、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理论,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4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总之,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有创新思维的意向;能分析:解决问题,说明有创新思维能力。  四、诱发学生的灵感,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灵感是一种突发性的创造劳动。它一经触发,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