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试论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ID:31159575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试论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_第1页
试论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_第2页
试论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_第3页
试论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论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本文阐述了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在教学中尝试和实践了以“指导阅读――组织讨论――引导交流――巧妙点拨――反馈总结”为基本结构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达到了最佳有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模式有效课堂新颖教法  当前的历史课堂教学“新”劲十足,可高中历史课堂仍“涛声依旧”,新课程呼唤新型的课堂教学,即以学生主体为核心,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目标。在短短40分钟内,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呢?本人在教学中尝试和实践了以“指导阅读――组织讨论――引导交流―

2、―巧妙点拨――反馈总结”为基本结构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下面以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七章第一节《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和洪宪制度的破产》为例阐明了“新五步教学法”的运作:  一、指导阅读  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让学生默读全文,以了解其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出示导读提纲(如下):  1.北洋军阀政权的建立:袁世凯是怎样建立北洋政权的?分析该政权的性质。  2.反袁的“二次革命”4:(1)宋教仁为何要改组同盟会?(2)宋的悲剧说明了什么?(3)袁世凯借款的目的是什么?(4)“二次革命”的起因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1)帝国主义侵华为何加剧?(

3、2)列举帝国主义侵华的事件。(3)为何说“二十一条”旨在灭亡中国?其影响怎样?  4.洪宪帝制和护国运动:(1)列举袁世凯复辟帝制“五步曲”。(2)哪些力量起而反袁?(3)护国运动成功了吗?民主革命成功了吗?  在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把存在的疑、难点做好标记,以待讨论时商议。  二、组织讨论  在学生阅读并独立归纳要点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以10人为一组,开展讨论,要求每组1人作记录。讨论后的结果,待全班进行交流时阐述。  三、引导交流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各组指定一名代表阐述本组讨论的结果,重点交流在讨论中存在的疑、难点。如“袁世凯帝制梦的破灭说明了什

4、么”这一问题,学生的分歧较大,有的认为“袁世凯多行不义必自毙”,有的认为“辛亥革命以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有的认为“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倒行逆施终将受到历史的惩罚”。以此为基础,教师可引导其他学生对小组代表们的交流结果作评议。  四、巧妙点拨  在学生分组讨论、集体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要有的放矢、重点点拨,以指点迷津。如部分学生对“护国运动的结果”4这一问题分析还不够全面,教师应启发他们思考:1.护国运动的预期目标是什么?这一目标实现了吗?2.护国运动有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有没有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有没有改变?如此一点拨,学生很快就得出结论:护国运

5、动挫败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恢复了“民国”的国号,基本上实现了倒袁的预期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护国运动取得了胜利。但是,护国运动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中国仍然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并没有完成。  五、反馈总结  经过上述四个环节后,学生已能基本掌握本课内容。这时,教师可指定一学生对全课的主要内容作一概括,对回答不完整的地方,可让其他学生作补充,教师再给予肯定或纠正。最后,教师应对全课内容作一总结。小结时,应抓住本课的三条主要线索:1.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政权,走向专制独裁,洪宪帝制失败;2.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受蒙骗到逐渐清醒,进

6、行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3.帝国主义侵华。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本人总结出运用新五步教学法必须把握好以下4个环节:1.精心设计问题;2.灵活恰当的引导、启发;3.有的放矢地精讲;4.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  运用新五步教学法,既能在短短的40分钟里落实历史教学的三大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学生装”的局面,符合历史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向。4  综上所述,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运用新五步教学法,能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交流彼此的

7、情感、体验,丰富教学内容,积极构建师生互动、积极平等的评价关系,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宁军选择是一种能力.中国教育学刊,2012,(6)。  [2][美]梅里?尔哈明著罗得荣译教学的革命――创新课堂新五步法.宇航出版社,2012,3。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  [4]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会向教师提出哪些挑战.教育发展研究,2010,(1),国内外教育文稿,2012,(7-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