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立足点的教学中的语文知识取向

论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立足点的教学中的语文知识取向

ID:31133851

大小:7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6

论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立足点的教学中的语文知识取向_第1页
论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立足点的教学中的语文知识取向_第2页
论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立足点的教学中的语文知识取向_第3页
论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立足点的教学中的语文知识取向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立足点的教学中的语文知识取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内容摘要】语文知识在教学中存在多种教学取向,有的完全摒弃语文知识,有的将文本知识当做语文知识来教,这些大多源于对语文知识在教学屮的功能不明确。实践证明,掌握了概念性的知识并不能转化为个体的能力及素养,而语文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形成语文素养,在教学屮应该注重学生个体知识的系统性,联系生活实践进行语文知识教学,培养学生批判的思维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关键词】语文知识;语文素养;教学关于语文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朱红英老师将这种论争归结为三种:一种观点认为,语文课程改革不能放弃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另一种观点认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不是教授系统的语文知

2、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对语文知识需要重新认识,它的内容需要重新构建。'这些分歧来源于不同的知识观,即在语文课程改革中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最能帮助学生提升语文能力,形成语文素养。对此,教学中的语文知识取向成了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本文拟将从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对语文知识加以探讨。一、语文知识与语文素养1・什么是“语文知识”“知识”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成果或结晶。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它是经过一批人的概括和提炼形成的,具有很强的概括性。语文知识就是关于运用语言文字的知识,是人类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学校教学中

3、,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空间不能也不可能传递人类社会所有类型的知识,因此必须根据一定标准进行知识的选择。2不同的课程承载不同的知识,不同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对待知识性质的态度。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知识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知识,2011年新课标规定语文课程性质“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决定了它的知识是多元的、变化的。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乂决定了语文知识旨在帮助个体在培养能力的同时,尊重每个个体的发展。所以,每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制约着语文知识的选择,使之呈现具多元化的特点。从知识测量的角度来讲,语文知识的测量不可能像自然科学知识一样准

4、确、客观,特别是语文知识中的缄默知识不具有外显性。问题在新课改中得以初步解决,即不刻意强调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目前对于教学中的语文知识的内容和分类却一直存在争议。语文知识的内容从20世纪60年代所提出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到90年代提倡语言学、文章学和文学三大基础学科知识,到2011年新课标提出不刻意追求语文1朱红英:《语文知识的论争》,载《语文建设》,2002年第6期。2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127页。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对于语文知识的分类,韩雪屏先生提出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二分法',也有人将语文知识

5、分为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无论依据什么进行分类,获得语文知识并不是语文课程的目的,语文教学最终要指向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才是终极目标。2•语文素养与语文知识的关系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习涵养。《汉书•李寻传》:“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宋陆游《上殿札子》:“气不素养,临事惶遽。”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士氣不可不素養。如明昌、泰和间,崇文养士,故一時士大夫,争以敢説敢为相尚。”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六:“他虽然是一位经济学专家,而对于国学却有深湛的素养。”从上而例证中可以看出,素养具有如下特性:第一,素养对于个体发展十分重要,可以借助某些外在的

6、东西培养起来。第二,素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语文素养就是运用语言文字的修习涵养,语文素养的形成可以帮助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更大的发展。语文素养的形成有赖于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如何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为个体的素养,是语文教学所承担的使命。语文知识是语文素养形成的基础,当个体语文知识积累到一定数量之后,在生活实践中加以运用,形成语文能力,这种能力会慢慢内化为个体的语文素养。但知识基本都具有高度概括的屈性,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囊括所有。语文知识是为了教学的方便,从语文实践中归纳和总结提出的概括性的知识,当学生习得这类知识之后,还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内化

7、,这就意味着掌握了概念性的知识,不一定就可以转化为实际的语文能力。在教学中应该注重选择有效的、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素养的知识作为我们语文教学中的知识。二、语文知识在教学中的三种倾向虽然新课标倡导淡化语文知识在教学中的系统性,这不意味着我们在教学中不用教语文知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大致存在这么三种倾向:1.将教材内容当做验证语文知识的例证来教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提出语文知识的“八字宪法”,依据这些知识编排教科书,在教学大纲中规定语文知识作为教学内容的要求下,部分教师为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把教材文木当做是验证知识的例证,忽视学生对于文木审美的需求。在讲到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