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964322
大小:7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05
《以体验为基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体验为基点,提咼学生语文素养一“作文先导式”语文教学改革实验于课题:“生活体验计及”系列活动研究浙江省永康市人民小学胡蔚(321300)[内容摘要]传统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体系包括课文阅读与听说训练两个系列,每个单元安排了3—4篇课文与一个听说训练。但课文与说话训练并不相关,课文阅读的学习结果对说话训练并无帮助,对学生表达能力提高训练价值不大。语文能力既是一种整体性的能儿也是一种以表达与交际为核心的能力。根据人类学习语言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本研究尝试将“作文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打破原先以书本为中心的学习模
2、式,根据“作文教学”的实际需要与进度,灵活安排和穿插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并通过录音、表演、游戏、活动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力求形成一种以生活为基础;在生活场景中生成体验,形成表达欲望;在阅读相关文章中学习表达方法;在尝试写作中展示表达结果;在交流拓展中积累表达材料,从而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关键词]体验感悟表达提高问题的提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
3、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强调学生自读自悟,不能用教师喋喋不休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学语文。但是由于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疼爱之至,一走出家门就怕这怕那,学校也感到肩头的责任重大,能不出校门,尽量不出校门。丰富他们的生活,扩大他们的眼界,充实他们的知识,也就成了一张空头支票。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脱节,学生在没有相关体验的基础上学习语文,使学生自己理解课文有一定难度,只能听记教师作出的所谓分析讲解,进而逐步失去对文章的兴趣。说话、写话训练也是
4、如此,由于没有相关生活体验,学生竟写出了这样的句子:“风一吹,秋千就摇摆了起来。风越吹越大,秋千也越荡越高。风停了,秋千也停住了。”一看就知道这学生肯定没荡过秋千,不然怎会主出这样的想象?语文学习归根到底是积累生活、积累思想情感、培养和发展灵性的。因此,我们在“作文先导式”语文教学改革研究的基础上提岀了“生活体验作文”系列活动课教学子课题研究研究,尝试着创设情景带孩子进入他们所向往的大自然,领着他们踏入他们所困惑的社会生活,引导进入他们自己的日常生活,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生成体验;学习相关文章,提高表达能力,
5、进而能写出纯纯的自然韵味的,浓浓的儿童情趣的文章来。理论基础1•从小学生作文过程中的认识规律看,小学生作文要经历“双重转换冬1、由“物”一“意”一“情”,形成情理——对客观事物通过观察,获得认识,产生情感倾向。2、由“情理”一“文辞”,用一定的语言和技能完成作文的形式。本研究尝试以生活为基础,在生活场景中生成体验,形成表达欲望;在阅读相关文章中学习表达方法;在尝试写作中展示表达结果;在交流拓展中积累表达材料,帮助学生完成作文“双重转换”。2.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历来主张,作文要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并把
6、“作文要与生活联系”的要求列入作文教学两大原则之一。他曾要求命题必须尽可能涉及到学生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参加过的活动,接触过的人,体验过的感情,思考过的问题。只有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才会有东西可写,有话可说,而且愿意写,乐意说;才会有效地调动他们作文的积极性,写得具体、生动、真实。3.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的理论研究屮,大力提倡人人树立“与生活相沟通的写作观”,并指出作文与生活相沟通的做有效途径,“每天的生活不同,就能使每天的文字不同”。陶行知先生的这些主张体现了作文教学与生活相沟通的生活教育思想,告诉我们
7、写实是小学作文的出发点和归宿。一、价值性原则以素质教育为基点,以创新为核心,突破旧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力求形成一种“在主活中体验,在需要中求知,在开放中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二、学生主体性原则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证明: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衡量小学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习作过程本身就是学生主体思维、主体创作的过程,是学生启动积累、独立思维、组合加工的过程。教师强化学生主体性教学的意识,主动学习教育理论
8、知识,广泛吸取他人的做治,认真钻研,不断创新。在充分钻研现有教材、理解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要求的前提下,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屮心,兼顾学科体系,儿童经验和社会需求,重新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活动内容。在尊重主体的志趣、思想、情感、性格等的基础上,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富有生活情趣,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挥和张扬,并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为今后的独创性学习充分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