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中

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中

ID:30993121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中_第1页
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中_第2页
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中_第3页
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中_第4页
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中_第5页
资源描述:

《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中  寓德育于教学中,是每个教师的职责,把德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不仅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而且是达到小学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恰当选择文本,创设与之相关的情境,构建合适的教育氛围,才能寓德育于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训练之中。  一、吃透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是外加的任务,而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言文字训练中进行渗透,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感染,这样就能使学生点点入心头,对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起重要作用。教师在备课和

2、讲课时不能把德育与智育割裂开来,要紧密地结合教材进行渗透教育。教师课前必须深入备课,对教材的来龙去脉、编写意图一清二楚,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了如指掌,对教材的内在的教育因素深入体会。5  根据以上要求,要在备课前,先吃透教材,然后联系学生实际,挖掘教材中固有的思想内容,找准渗透点,写在教案上,标在教材上,记在心头上,在课堂上实施,这样做才能自然而然地、恰如其分地进行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找准了渗透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才不至于穿靴戴帽、牵强附会,才不至于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失去语文课的特点。比如:《

3、詹天佑》这一课,在备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抓住渗透点设疑,让学生体会:1.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2.遇到困难时,他是怎样想的?3.这表现了詹天佑的什么精神?这样设疑能使学生体会到詹天佑热爱祖国的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在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时,教师还要精心设计教法,这样做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的教育更加深刻。如在教学《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时,在教案上我这样设疑:为什么聂将军要救两个日本小姑娘

4、?这样的设疑是让学生明白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痛苦,受害者不仅是中国人民还是日本人民,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聂将军的至仁至义,有国际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痛恨战争、热爱和平的情感。  二、通过教师示范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师自身的敬业态度、责任感、气质性格、道德修养,特别是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被学生有意无意地仿效。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这种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每一位学生往往会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体会教师的为人处世方法。正所

5、谓言传不如身教,尤其是责任感较强的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塑造高尚的师德形象,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  三、把德育渗透于语文课堂教学中  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潜移默化,在渗透上下工夫,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教育。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如果过于偏重语文能力的培养,忽视悟“道”的因素,或是在揭示“道”5的过程中不从语言文字入手

6、,采取操之过急的说教方法,学生的思维认识就处于似懂非懂的模糊状态,自然无法被文章的美好情感所熏陶。因此,我力求在语文教学中顺应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特点,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在一步步的披文过程中使学生能透过语言形式深刻体会出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泼好动的孩子,德育教育光靠口头说教效果不佳,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从教材的运用到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及应用,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课文固有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自然而然地给予学生思想教育。例如

7、:《一定要争气》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地周刻苦钻研,勇攀高峰,为中国人民争气的感人事迹。教学时,首先从题目入手,要求学生找出课题的关键词“争气”,知道“争气”是全文的文眼,一以贯之,洋溢着童地周的爱国志向和爱国豪情。在释题时,抓住关键字眼“争气”进行有机渗透。首先,在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争气”在题目中的意思,领会题目的意思,渗透坚强意志。其次,初读课文思考:1.课文中有几处讲“争气”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2.读了课文以后,你受到什么启发?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通览

8、全文,通过突破题眼,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学习童地周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勇于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思想。5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还应当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这既是德育教育本身的任务,又是由儿童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如部分学生在一段时间里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我在教学《钱学森》一课时,指导学生仿照先总述后分述的写作方法,围绕“我们的学习条件多好啊”即兴演讲,这样既深化了课文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进行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