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中国近代词学的开山之作

《人间词话》:中国近代词学的开山之作

ID:30982301

大小:11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5

《人间词话》:中国近代词学的开山之作_第1页
《人间词话》:中国近代词学的开山之作_第2页
《人间词话》:中国近代词学的开山之作_第3页
《人间词话》:中国近代词学的开山之作_第4页
《人间词话》:中国近代词学的开山之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间词话》:中国近代词学的开山之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间词话》:中国近代词学的开山之作  一、初识经典  《人间词话》是我国近代学者王国维撰写的词论著作,对历代词作名篇及作家作了精辟的评点,并提出了以“境界”说为核心的词论观点,代表了作者文艺思想的精髓,是“晚清以来论词的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王国维(1877―1927),初名国桢,字静安、伯隅,号观堂,是我国近代著名学者,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包括美学、哲学、文学、史学、考古学等,留下了许多有深远影响的著作,其中不少是开风气之先,为当时的学术研究开辟了崭新的视角和道路,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例如在文学研究中第一个用西方理论来阐释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文论著作除《人间词话》外还有《红楼梦评论》

2、等。在史学和考古学方面,他首创“二重证据法”,用出土文物和文献资料互相对照来考证古史和甲骨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王国维的学术造诣,与他的治学方法关系极大。他精通英、日、德三种外语,饱读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著作,在治学思路和方法上受西方哲学思想影响很深。《人间词话》虽然名为“词话”,体例上似乎也与传统的“诗话”一类批评著作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实际上却有其颇富创见的理论体系,是“新观念与旧修养的结合”,是“可以导引现代的读者通向古代的文学、结合西方之观念与中国传统之心智的一座重要桥梁”。  二、深入品评8  《人间词话》最初发表于1908年,分三期刊登在《国粹学报》上。此后有一些学者对

3、其进行标点、注解。王国维逝世后,又陆续有学者辑录他未发表的遗稿,搜集他在其他著作中论词的部分,不断补入,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人间词话》较最初发表时的内容更为丰富。  今天通行的《人间词话》,全书分三卷,都是针对历代词家及词作的短评,共一百余则。这种体例看似与传统的“诗话”“词话”类著作没有什么区别,但王国维的创举在于,他建立了以“境界”为核心的词论体系(这一理论有时也被用于词之外的其他体裁文学批评中),对后世的词学研究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境界”一词,来源于佛教,本不是王国维首创,他以“境界”作为评词的术语,其含义当然与佛典中不同。究竟什么是王国维所谓的“意境”呢?作者本人在书

4、中并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但多有举例,明确赞赏“有境界”的作品,肯定能写出“境界”的作家。有学者认为王国维所谓的“境界”,“其含义乃是说凡作者能把自己所感知之‘境界’,在作品中作鲜明真切的表现,使读者也可得到同样鲜明真切之感受者,如此才是‘有境界’的作品”(叶嘉莹语)。简单地说,即作品在描写上能做到“情景交融”,准确写出所见之景或所感之情,并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树立了“境界”这一标准,作者进一步对“境界”作出划分,提出词中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认为“有我之境”是“以我观物”,“无我之境”是“以物观物”,此二者“一优美一宏壮也”。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含义,也有许多解释。

5、简单地说,“有我之境”是将作者本人的感情带入对景物的描绘中,使景物也带上作者的个人色彩;“无我之境”则是作者泯灭自我意识,与外物融为一体。这是对“境界”8的进一步分类和阐述。  除了对“境界”本身的描述,关于营造“境界”的手法,王国维也提出了“造境”与“写境”两种,认为它们是“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有学者认为“理想与写实”的提法来源于叔本华,但“造境”“写境”的观念本身却是中国传统文论、诗论中所固有,这种区别正体现了王国维以西方哲学思维治中国学术的方法。王国维虽然将这二者并举,但同时他自己也认为它们“颇难分别”。由于文学形象来源于客观存在而又必然不同于客观存在,所以“写实家亦理想家

6、”,“理想家亦写实家”,“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可见“造境”与“写境”大体上是作品因取材不同而产生的区别,是两种有区别又不对立的创作手法。  三、名篇选读  (一)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①,“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②,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③,“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④,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

7、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8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⑤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⑥。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注释】  ①“泪眼”二句:出自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