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846406
大小:12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4
《高中语文 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故都的秋班级:;小组:;姓名:;评价:;课题故都的秋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主备人审核人时间学习目标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以及严谨呼应的结构。3、体会作者深沉的情感。重点难点1、把握文中的意蕴和情味2、引导学生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方法1、 移情法欣赏北京秋天的视频,营造浓浓的秋意、秋的文化氛围,将学生引入一个欣赏秋景,感受秋文化的情境中去2、 朗读法带着美好
2、的感情,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来读,读出作品的“原味”来,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3、 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疑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合作探究,掌握课文内容内容部分一、探知部分(学生独立完成)(一)基础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混( )沌 潭柘( )寺 一椽( )破屋 驯( )鸽 落蕊( ) 耗( )子 平仄( ) 椭( )圆 颓( )废 廿( )四桥答案:2、解释下列词语⑴混混沌沌:
3、 ⑵一椽破屋: ⑶落寞: ⑷一叶知秋:
4、 ⑸教师或学生课堂随笔、后记等。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不能自已: (二)、作家及作品。 郁达夫(1896—1945),
5、现代散文家、小说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
6、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著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三)、写作背景 郁达夫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
7、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间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四)、释题 明确:“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二、研究部分(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8、师生或生生评价)1、听录音,朗读课文朗读指导:本文是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