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703672
大小:18.2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2
《药物性皮疹住院患儿104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药物性皮疹住院患儿104例临床分析【关键词】皮疹药物性皮疹是儿童过敏性疾病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了探讨儿童药物性皮疹的年龄分布、皮疹类型、致敏药物及治疗的特点,本文对我院104例药物性皮疹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编辑。本组来源于XX年1月至XX年12月住院病例,共104例,男65例,女39例。门诊直接以药物性皮疹收入院治疗38例,余66例均因在治疗其他疾病过程中出现皮
2、疹而诊断。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瘙痒,52例患儿有发热,其中10例重症药物性皮疹均有发热。诊断方法诊断均依据病史中出疹前有明确的用药史,多在初次用药后7~10d出疹,若以前接受同样或同类药物治疗,可数小时或1~d出疹。临床上排除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皮疹,则诊断药物性皮疹。皮疹类型按赵辨[1]提出的分型方法,致敏药物依据《新编药物学》分类。治疗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
3、,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一经诊断立即停用致敏药物,除新生儿外均选用一种抗组胺药口服。全部病例予以葡萄糖酸钙和维生素C治疗。18例轻中型药物性皮疹予以地塞米松~/(kg·d)治疗,23例予以甲基强的松龙1~mg/(kg·d)治疗。重型药物性皮疹一经诊断立即使用足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7例予以甲基强的松龙3~mg/(kg·次),每1h一次,其中3例联合予以高效丙种球蛋白治疗。3例予以琥珀酸氢化可的松mg/(kg·次),每h一次,静脉滴注,其中1例予以高效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高效丙种球蛋白用法是:400~60
4、0mg/(kg·d)静脉滴注,连用d。重症药物性皮疹治疗中1例转院。治愈标准临床治愈:体温正常,皮疹无新发,原有皮疹色泽明显暗淡,明显消退,皮疹肿胀消退,瘙痒明显减轻。痊愈:皮疹全部消退,仅有少量脱屑及有色素沉着。结果.1患儿年龄分布104例患儿,年龄最小7天,最大9岁。新生儿10例,~1岁38例,~3岁37例,>3岁19例。3岁以下85例,占%。.2皮疹潜伏期从数分钟到21d不等。其中d16例,最长为21d。.3药物性皮疹类型与致敏药物的关系结果见表1。表1药物性皮疹类型与致敏药物的关系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
5、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本组致敏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类65例,占%,其中青霉素类37例,头孢菌素类27例,泰能1例;解热镇痛药13例,占%;抗癫痫药10例,占%和中药制剂10例,占%;疫苗3例,占%;其他3例,占%。皮疹类型第一是多形性红斑48例,其次是发疹型38例,荨麻疹型8例,重型多型红斑型9例,剥脱皮炎型1例。在48例多形红斑型药物性皮疹中主要致敏
6、药物是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28例,占%,其次是解热镇痛药和中药制剂各6例,占%。在38例发疹型药物性皮疹中主要是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共26例,占%,其次是解热镇痛药类6例,占%。10例重型多形红斑型药物性皮疹中抗癫痫药5例,青霉素类2例,解热镇痛药1例,头孢菌素类1例。剥脱皮炎型1例由头孢菌素类所致。104例患儿中,单一药物致敏82例,有2种可疑药物致敏22例,常见于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联合应用或抗菌素类与解热镇痛药类联合用药。.4转归3例轻型药物性皮疹经停用可疑药物采取抗组胺药物及钙剂、维生素C治疗后3~d痊愈。41例轻中型药物
7、性皮疹中,18例予以地塞米松治疗,均获痊愈,平均治愈时间d,23例予以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全部痊愈,平均治愈时间d,两种治疗方法的治愈时间比较,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例重型药物性皮疹治疗效果见表2。表2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10例重型药物性皮疹两种治疗方法治疗结果比较讨论药物性皮疹是指药物进入人体引起
8、的皮肤粘膜反应。引起药物性皮疹的机制非常复杂,可以是免疫性或非免疫性机制[1]。药物及其降解产物与机体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物质才能引起机体对该药物的特异免疫反应。药物引起的非免疫反应可能是有以下因素:药物积聚或过量、药物副作用及菌群失调、药物的相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